舌尖上中國的導演陳曉卿說,這個地方的肥腸好吃到流淚

中國人愛吃,對一切可食之物的探索飽含了一片熱忱,但同時也是絕對的愛憎分明。比如“肥腸”,愛它的人視之為人間極品,不喜之人則丁點不沾、嗤之以鼻。

舌尖上中國的導演陳曉卿說,這個地方的肥腸好吃到流淚

圖/網絡

四川人大概是嗜腸如命的,在這裡隨處走上一走,都能體驗到肥腸不同的獨特吃法。但對於廣大的肥腸忠實愛好者來說,四川江油的肥腸算得上“此生必吃”。

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江油,距離成都160公里。這裡最為出名,但卻最被當地人“平常以待”的一道美食,便是江油肥腸。

舌尖上中國的導演陳曉卿說,這個地方的肥腸好吃到流淚

圖/網絡

在江油,肥腸多食於早餐。許多店只做早晨或中午兩市,過了下午兩點後便關門休息。米粉或乾飯都不挑,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肥腸,吃完以後一整天都美滋滋的。

對於江油人來說,“肥腸”是他們一種早已習慣的生活方式。一碗肥腸,一碗乾飯,一碗飄著蔥花的醋湯……便是全部的生活至味。

舌尖上中國的導演陳曉卿說,這個地方的肥腸好吃到流淚

圖/網絡

同樣會讓不少人望而卻步的美食——滷煮,肥腸在其中絕對是當之無愧的C位。

滷煮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傳,光緒年間,因五花肉煮至的“蘇造肉”價格過於高昂,老百姓們便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來代替,再經過民間不斷的更迭傳播,久而久之成就了今天的滷煮火燒。

舌尖上中國的導演陳曉卿說,這個地方的肥腸好吃到流淚

圖/soogif

一碗地道的滷煮裡,放有火燒、肥腸、豬肺、炸豆腐、可有可無的五花肉。豬腸的柔韌以及動物獨有的香氣混於濃郁的老湯之中,再配上韭菜花、蒜泥、醬豆腐汁……這大概是人世間就為樸實真誠的滋味了。

當然,只要是在漢地餐桌,下到市井,上到廳堂,總有肥腸的立足之地。魯菜中的傳統名菜”九轉大腸”就讓肥腸完成了華麗的變身。

九轉大腸始於清朝光緒年間的“紅燒大腸”,因製作像道家煉製“九轉金丹”一般的精工細作,於是稱作“九轉大腸”。

舌尖上中國的導演陳曉卿說,這個地方的肥腸好吃到流淚

圖/網絡

肥腸通常分為大腸、小腸、腸頭,主要區別在於脂肪含量。這道菜採用的是“腸中”部分,是豬大腸最長的一段。烹製時,需加入肉桂、豆蔻等調料。

而所謂的“九轉”,即將一條豬大腸層層相扣,先過水、再油炸,出勺入鍋反覆數次,直到變色為金黃後盛盤取出,分而切塊,每一塊都帶著百轉千回的層疊質感。

九轉大腸集合了酸甜香辣鹹五味,端上桌前再撒把香菜碎。一口下去,香氣濃郁、柔韌脆軟的肥腸讓人愛不釋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