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動脈之變遷

九寨動脈之變遷

何昌燕(中共九寨溝縣委黨校)

南坪縣是個風光秀麗的小山城,雖然它有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富饒的礦產資源和水利資源,但數千年來,它隱藏在川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嶺中,滄桑變遷只隨自然,人類活動在這裡顯得微不足道,加之交通閉塞,地區偏僻,經濟不發達,建國前的南坪縣鮮為人知。

建國後,隨著九寨溝景區開發和南坪旅遊業發展,1998年南坪縣改名為九寨溝縣,九寨溝縣漸漸被世人熟知、熱愛、嚮往。其中,九寨溝縣的道路隨著旅遊業發展發揮著動脈作用,隨時代發展與九寨溝縣一起脈動。而九寨動脈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變化,也只是九寨溝縣歷史長河瞬息變遷間的一面。

舊時的南坪縣域只有馬道和山間小路,上至松潘,下至文縣碧口,高山重疊,道路曲折,全是羊腸小道,沿途荒無人煙,往來非常困難。周邊來南坪的人也多是不惜翻山越嶺,繞山涉水,沿著崎嶇羊腸小道來“南土”趕煙場的。

舊時通南坪的古道小路網絡大致是:成都、綿陽、南充等所屬各縣都取道中壩,再由平武走火機溝,翻黃土樑到勿角,或由水晶堡翻貓兒山,再翻黃土樑到勿角。有少數川西各縣從茂縣取道松潘來南坪。甘、陝兩省各縣都從武都、西固(現舟曲)兩縣集中,分道來南坪。武都、成縣、徽縣、康縣、宕昌等都由武都的兩水渡白龍江進煙筒溝,順溝上翻越木頭嶺再下中路河,進通同溝翻野豬關樑,出黑角浪,直抵南坪城;另一路線,由通同溝翻抹地溝樑,出抹地溝,直到南坪雙河下塘各寨。西固、西和、禮縣、岷縣等都取道西固縣,翻插崗嶺進迭壩河到博峪河後有三條路到南坪:一路由第二坎岔路溝翻甲勿樑,出刀口壩溝,直抵南坪縣城;二路由第二坎進曲瑪溝又進谷當溝,翻架杆壩樑,出巖裡家溝,到南坪陵江鄉;三路由第二坎進曲瑪溝,又進谷當溝,翻大葉子樑,出大葉子溝,直到南坪吊壩。甘肅各縣從迭部縣所轄的嘎兒河壩,翻越青山樑到達舍寨,出達舍溝,直抵南坪頭道城。西安、寶雞、天水、蘭州都取道武都或西固、選部翻山來南坪。文縣雖近在咫尺,也要翻山來南坪,文縣四周及沿河各鄉進白馬峪河,翻石葉子樑下走勿角文縣溝由卡子出來,到大勿角至南坪。文縣馬蓮河、洋湯河取道堡子壩翻張家樑,一是從石雞壩溝進哈南寨來南坪,二是順張家樑下馬營裡進通同溝,翻抹地溝樑或野豬關樑,到雙河或南坪城。這些古道小路只能行人,只有少數幾處可行騾馬。由於山高谷深林密,荒無人煙,給土匪造就了搶劫機會,不少單人行走的客商慘死途中,拋屍荒山老林,常見不鮮。

南坪縣地貌層巒疊嶂、谷地幽深、河流湍急、谷坡陡峭。為利於生活生產,後來縣域內架設了許多木橋,較大的橋有:抹地橋和謂子壩橋(公路未通之前是平武、文縣來南坪必經之橋)、南坪上橋、南坪下橋、馬廠橋、燕子埡橋、黑河塘橋、三道橋、寧慶塘橋、店房壩橋、隆康橋、羊峒橋、漳扎橋、黑河羌河溝橋、吊壩橋、頭道城橋、繞臘口橋、石門溝橋、八郎溝橋、四道城橋、玉瓦橋、香扎橋、大錄橋、東北橋、湯珠河橋、上下甘座橋、樺木橋、二道橋。此外在回龍、郭元、中田山等處,還架有竹質溜索橋。這些古老的木橋,歷史上在各族人民的生活、生產和交融中,真正起到了重要的橋樑作用。如今這些木橋早已不能擔負新的歷史任務,取而代之的是現代鋼筋水泥結構的橋樑。

南坪縣處高山峽谷地帶,地勢險要,修建公路難度大,建國前縣境內無一寸公路,交通非常閉塞,嚴重製約經濟發展。建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交通建設和基礎設施改善。

1958年5月鬆(松潘)南(南坪)公路破土動工,1959年10月1日舉行了鬆南公路通車典禮。1966年又修通了南坪去文縣的公路。1977年至1979年修築雙河至黃土樑林區公路。六七十年代,為了開發森林資源,森工部門還修築了黑河塘至玉瓦、繞臘溝、八郎溝及中查溝、九寨溝、牙屯溝、撒務溝等林區支線公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給南坪縣的公路交通事業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藉此契機,全縣有關單位和人民積極投入到公路建設中,公路交通事業得到跨越發展。1981年至1986年,完成南(南坪)平(平武)公路黃土樑至雙河段53公里部頒四級公路改擴建工程。1992年至1995年,完成南(南坪)若(若爾蓋)路境內16公里國家四級公路打通斷頭線工程,從而使南坪縣有了第4條過境公路。1995年,完成淨跨40米、長60米的鋼筋混凝土鋼架雙車道縣城至永豐的大橋工程。1994年至1999年,國家投入巨資完成成都至九寨溝旅遊環線,九寨溝縣至松潘縣、平武縣153公里山嶺重丘三級公路與6公里二級水泥路改擴建工程,實現了“朝發成都、暮宿九寨”,大大縮短了遊客到九寨溝的在途時間,實現了遊客不走回頭線,增加沿途觀賞景觀的願望;1997年至1999年,完成四級單車道草地鄉公路30公里的施工;80年代又修通了玉瓦至雅隆溝、則久溝、大路溝、若爾蓋銀青的林區專用公路,各鄉鎮完成大量鄉村道路建設。建國後九寨溝縣的道路狀況大大提升,同時也拉開了城市骨架,有力地促進了九寨溝縣的經濟發展。

2003年9月28日,九黃機場通航。九黃機場為中國國內旅遊支線機場,是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九寨溝和黃龍風景區的空中交通樞紐,也是阿壩州的首個機場。九黃機場除了發揮著旅遊支線作用外,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阿壩州及九寨溝、黃龍景區通往成都的地面交通全部中斷,確保了傷員安全轉運、受困旅客有效疏運、救災物資及時運達,發揮了生命線的作用。

為與“九環線”公路相匹配, 九寨溝縣交通局在2000—2003年期間,將省道九寨溝縣至文縣公路原來的林區單車土路改造為山嶺重丘三級公路,2009年縣城至黃土樑“三改二”時,該路段再次納入改造;2003—2005年對省道九寨溝縣至松潘公路,從九寨溝縣城至弓槓嶺分兩期進行改造提升;省道九寨溝縣至若爾蓋的公路,道路等級低,通車能力差,2003年10月至2005年3月,縣政府爭取項目投資進行改造,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後,縣政府又爭取災後重建項目進行再改造提升;2009—2010年對省道九寨溝縣至平武縣的公路進行了九寨溝縣城至黃土樑(三改二)改造工程,2014年對該路段路面實施再改造。

縣道九迭公路全長約78公里,第一期工程玉瓦寨溝口至玉瓦寺院於2016年10月開工,2017年底完成,該公路為山嶺重丘四級雙車道,列入國家川甘青三邊工程。該公路的建設為九寨溝縣的出境又多提供了一條通道,也為西北方向來九寨溝旅遊打通了一條最便捷的通道,將為九寨溝縣玉瓦片區四個鄉的經濟帶來極大良機。

截至2016年底,縣境內鄉道主要有:馬家鄉的溝口至鄉政府5公里;羅依鄉的溝口至鄉政府6公里;草地鄉的溝口至鄉政府6公里;永和鄉的川甘交界處至鄉政府6公里;保華鄉的鄉政府至山腳6公里。

縣內所有村寨都修了公路,截至2016年底,通村公路里程達198.899餘公里,極大改善了住在高山偏溝村寨農牧民的生活生產條件。

除以上公路外,縣境內有幾條專用公路,大錄鄉至神仙池、上四寨至神仙池旅遊專線,里程72公里;九寨溝口至長海、原始森林旅遊專線57公里;太平溝溝口至保護站公路15公里;保華海子山景區公路10公里;勿角甲勿天池旅遊專線公路12公里。自2000年以來,政府不斷為道路提檔升級,有力地促進和保障了九寨溝縣全面發展。

此時,九寨道路可謂“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達,遊士之所湊也”“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然而,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九寨溝突發7.0級地震,包括道路在內九寨遭受重創,直接經濟損失80.43億元,間接經濟損失255.7億元。政府和各界人士極為關心九寨人民和九寨重建。震後九寨人民更加團結,這次政府將以重建為契機,與全縣人民一道在這顆被人們呵護的珍寶上進行雕刻,全力打破交通制約。

九寨溝縣委四屆五次全會決定:第一,加強交通體系建設。堅持交通先行,打破交通制約瓶頸,實施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全力構建“對外通達、對內暢達”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第二,暢通外部交通。突出南向,加快九綿高速及支線建設,積極融入環成都經濟圈。優化西向,加快川九路建設,積極打造“綠色生態、安全防災、信息智慧、融合旅遊”的新示範公路,加快川主寺—九寨溝縣城小火車和通用航空機場項目前期工作。拓展北向,加快S445九若路建設,積極爭取喇嘛嶺、多諾庫區陽山隧道項目,全面構建以九黃、紅原機場為樞紐,串聯松潘—紅原—若爾蓋—九寨溝旅遊環線。努力爭取迭九路。提升東向,做好G247雙河至青龍橋段改造升級。第三,暢通內部環線。積極打造縣城—弓槓嶺最美景觀大道,加快推進漳大路、保羅路等縣內重要快速通道建設,全力爭取永和—縣城交通項目,實施一批鄉村道路升級改造工程,不斷完善縣、鄉、村道路網絡。大力推進縣城環線和漳扎鎮騎遊步道、人車分流等項目建設,逐步破解景區和重點旅遊集鎮交通“最後一公里”難題。第四,強化交通管理。加快構建智慧交通管理體系,新建一批生態停車場,切實解決重點景區、城區擁堵和停車難問題。積極推進交通建設生態化,推動“杆管線”、管網入地。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汽車租賃業,構建“規範便利”服務體系。加強交通安全執法,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

截至2018年底,總投資約150億元的九綿高速、九若路、川九路、漳大路等重點交通項目全面開工,其他道路各項升級改造工程有序推進,通用航空機場、川主寺—九寨溝縣城小火車項目準備前期工作。2019年5月30日,國道544線九寨溝雙河至縣城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報告已獲得省發改委批覆。

目前,景區內除了修復道路、棧橋等基礎設施外,在通往景點長海、五彩池的必經之路上,正在建設一段390米長的棚洞,既不破壞生態,也能徹底消除過往行人與車輛可能面臨的安全隱患。棚洞建成後,也將成為九寨溝景區一個新的遊覽點,遊客在棚洞裡看湖“就像在家裡看海景”。景區外將有國內第二長螺旋隧道——九寨溝縣勿角鄉平地螺旋隧道。九綿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九寨溝去成都只要4個小時。

九寨溝災後重建正在世人的關愛中有條不紊地進行。關愛一如既往,從南坪縣到九寨溝縣,她就像一棵幼苗,成長為今天的大樹,離不開黨中央及各界人士的關愛,他們尤如辛勤的園丁一樣熱情地呵護著這棵幼苗茁壯成長,成長為中國旅遊強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天府旅遊名縣、“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

九寨溝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三項國際桂冠。2015年接待遊客659.43萬人次,實現旅遊社會收入896366.71萬元。2016年接待遊客720.173萬人次,實現旅遊社會收入900710.41萬元。2017年接待遊客481萬人(1月至8月),同比減少33.21%。2018年接待遊客23.45萬人,同比減少95.12%。

九寨溝縣的成長還有很多值得述說的地方,比比過去的九寨溝縣,看看今天的九寨溝縣,想想未來的九寨溝縣,更加激發我們重建家園的積極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感恩奮進,建設“兩地一典範,美麗新九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