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2月5日,美國無數人舉起酒杯歡慶“禁酒令”解除,連白宮裡的“富蘭克林·羅斯福”也不例外。

以國家法令形式,全面干預人們生活習慣、禁止人們飲酒,聽起來有些荒唐、不可思議。但它確實發生了,而且就發生在那個號稱“自由”的美國。

那麼,這個曾被稱作“偉大的社會和經濟實驗,動機高尚,目的深遠”的禁令,如何產生,如何消亡,又實際引發了哪些問題?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貪杯”的美國人

既然是“禁酒”,自然與美國人歷史上的“貪杯”有關。自美國建國之前,“酒文化”就植根於人們心中。

在福吉谷,喬治·華盛頓盡力確保他的軍隊每天能喝上一點朗姆酒或威士忌。托馬斯·傑斐遜熱衷收藏法國葡萄酒,並且希望有一天美國也能出產好酒。安德魯·傑克遜的總統就職典禮上,醉酒的支持者們擠進白宮,獲得了“國王的暴徒”稱號。

總之,歷史上的美國人確實喜歡喝酒,甚至不亞於好酒的俄羅斯人。在巔峰的1830年,美國人均飲酒量達到了7.1加侖(26.8升),比2010年高居榜首的白俄羅斯還要高出許多(17.6升)。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美國人均飲酒量曲線圖:1840年後有一個明顯下降的趨勢,斷崖處則是“禁酒令”時代

常言“物極必反”,喝酒本身沒錯,但“酗酒”就是一個大問題。自殖民地時代起,美國就有人關注這個問題。特別是那些從漂到新大陸的清教徒們認為:“人必須禁慾和節約”,對待“飲酒”問題是毫無疑問的反對。

19世紀中後葉,隨著釀酒業發展、酒吧數量增多,酗酒現象越來越多。很多人喝的醉醺醺的去上班,極易導致“工傷”及致死。下班再去喝酒,醉酒後又極易引發社會和家庭暴力。對當時普遍的“單職工”家庭而言,無論是“工傷”還是“酒錢”都會影響家庭經濟。

於是,在清教徒的反對中、社會學家的擔憂中、女性的反抗中,美國禁酒呼聲越來越高。還形成了“反沙龍聯盟”和“基督教婦女戒酒聯合會”等團體。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反沙龍聯盟”和“基督教婦女戒酒聯合會”的戒酒漫畫:稱喝酒就是酒廠對人們進行的“水刑”

“禁酒”的法令如何確立

在美國,以法律形式出現的“禁酒令”最早能追溯到1838年。馬薩諸塞州通過“法令”,禁止以少於15加侖的數量出售烈酒(遏制小額消費)。雖然僅2年後就被廢除,卻是開創了“禁酒令”先河。

之後,緬因州在1846年通過了一部“禁酒令”。儘管禁酒困難重重,他們還是在1851年頒佈了更嚴格的法律。1861年南北戰爭開始後,其他各州也陸續效仿。到一戰開始前,美國已有2/3進行了“禁酒”。

不過區域性禁酒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真正的好酒者是不在乎路途遙遠的,他們往往跑到相鄰的州(或郡)去買酒喝......於是,全國性的“禁酒令”呼之欲出。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一個pose:沒有酒,毋寧死

1913年2月3日,美國憲法第16條修正案通過,批准聯邦政府徵收所得稅。有了新的稅收來源,聯邦政府對酒類稅收的依賴性就會降低。對主張禁酒人士而言,這無疑是促進“禁酒令”絕好的機會。

當年12月,“基督教女性戒酒聯合會”和“禁酒聯盟”的人馬就雲集國會山,他們遊行要求國會制定禁酒令修正案。如果他們成功,那麼“禁酒令”就被置於憲法之中,而此前還不曾有過“憲法修正案”被廢除的先例。

“憲法修正案”夠保險,但操作起來也不容易。不同於普通法令,它要得到參眾兩院2/3以上的選票。顯然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光靠“曉之以理”是不足以說服國會山上那群老爺們的...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儘管很多人都支持“禁酒修正案”,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出於“禁酒”的目的。

安德烈·卡耐基和亨利·福特支持禁酒,是應為他們覺得酒精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工人們也支持禁酒,因為他們堅信酒精是資本家剝削他們的圈套之一。

社會學家們支持禁酒,因為覺得是酒精妨礙了黑人的進步;南部的白人支持禁酒,是因為他們認為是酒精讓黑人變成了“畜生”。總之,一切的鍋都可以甩在“酒精”頭上,如今酒精就成了“替罪羊”。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反諷漫畫:酒桶舉著“我們使人貧窮”、“我們反對進步”的牌子,至於“德國佬”完全是在利用反德情緒

來自世界大戰的刺激

沒過多久,世界大戰打響了,特別是在“盧西塔尼亞”號事件之後,美國上下普遍存在仇視仇視德國的情緒。

由於德國啤酒太過出名,且許多德裔從事釀酒行業,於是酒類也又被帶入了旋渦的中心。一時間不喝啤酒成了美國人的愛國象徵,而反對禁酒的德裔則完全被排除到了“民意”之外。

由於,戰爭時期糧食的重要性,用糧食釀酒也被視為一種浪費。禁酒聯盟很好的抓住了這次機會,呼籲對糧食釀酒和蒸餾酒的銷售啟動戰時禁令。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這幅漫畫中,喝酒被描述為“幫助敵人”。通敵的罪名可是不小

也是同一年,國會提交了憲法第18條修正案,禁止在美國製造、銷售、運輸致醉酒類,酒類進口和出口也同時被禁止。在國會那裡,“修正案”以超過2/3的多數票順利通過,隨後轉給各州議會投票。

雖然,國會定下了7年的實現,但各州批准修正案都相當速度。1919年1月16日,內布拉加斯州成為第36個批准“憲法第18條修正案”的州,按照程序“憲法修正案”正式通過。(按程序美國憲法修正案需經3/4的州批准,當時美國有48個州)

1919年10月,美國國會又通過了《國家禁酒法案》,用以執行“憲法第18條修正案”。期間威爾遜總統雖然動用了總統否決權,卻依舊被參眾兩院駁回。由於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安德魯·沃爾斯特德在其中出了大力,也被稱作“沃爾斯特德法案”。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商店也提醒大家,買酒抓緊了,最後的機會了

禁而不止的“禁酒令”

1920年1月17日(通過整1年後),美國曆史上長達13年的“禁酒令時期”開始了。儘管一開始時人均飲酒量呈現了斷崖式下跌,但沒過多久就開始反彈。

結果“禁酒令”非但禁而不止,相反還帶來了一大票社會問題。僅在禁酒當年,美國犯罪率就飆升了24%。甚至在禁令剛生效的第59分鐘就發生了一起與酒有關的犯罪——有人搶了價值10萬美元的醫用威士忌。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禁酒令之前,人們擠在商店扎堆買酒

禁酒令漏洞:《國家禁酒法案》禁止製造、出售、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品,但持有和飲酒並不違法。對有錢人而言,可以趕在禁酒令生效前儘可能多的囤積酒,然後慢慢享受。

當然只是自己在家喝點沒事,如果叫上朋友分享就是違法了。此外,“禁酒令”還允許個人每年釀造不超過200加侖的果汁或蘋果酒。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禁酒令一出,酒館什麼的就關門大吉了

還有些飲品的酒精含量剛好在“禁酒令”規定的0.5%之下,比如說“淡啤酒”。為證明自己遵守禁酒令,廠家會“用心良苦”告訴大家哪些是不能做的,人們也認真體會廠家的“用心良苦”,稍作加工將之變成真酒。

有些葡萄酒廠在轉行生產果汁後也耍起了同樣的把戲——在包裝上註明“不得添加糖或酵母,否則會導致發酵”。所以只要你勤勞且有耐心,還是不愁喝到酒的。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讓這位好學的女士教你如何藏酒

此外,“入教”和“稱病”也是喝酒的好辦法,因為“禁酒令”並未禁止教堂聖餐葡萄酒和醫用威士忌的供應。

所以“禁酒令”施行後,天主教和聖公會的信徒倍增,而且是格外的虔誠。醫生那裡也門庭若市,需要用酒的“病號”不斷增多。據說1921-1930年期間,醫生們因此大賺4000萬美元。

這種“鑽空子”的方法在海量的需求面前,顯然有些杯水車薪。而且對於貧困家庭而言,他們沒有時間和金錢去整這些。於是“私酒”開始為人們排憂解難...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患者”們正排著隊等著醫生開威士忌

私酒盛行:不得不說,“禁酒令”禁不住人們喝酒的慾望,也大小不了人們逐利的心。酒類的生產、運輸和出售全部轉入地下進行。

從美加邊境的五大湖,到南部的加勒比海,再到美墨邊境上,商人、漁民甚至是海軍陸戰隊隊員都加入到走私酒類的行列。而且他們籌劃周密、裝備齊全,有時禁酒局的船甚至都追不上他們。

比走私更省事的,是在美國本土私自釀酒,地下酒吧則負責兜售。甚至一度力主禁酒的婦女們,有些為了補貼家用,也會私自釀酒提供給到訪“客人”。更嚴重的還有“工業酒精”混入其中,也就是致人中毒、失明的“假酒”。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執法人員正搗毀一家地下酒吧

在執行“禁酒令”方面,美國政府也可謂不遺餘力。據統計,在禁酒時期美國共有50萬人因酒被捕,30多萬人被判刑。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人們喝酒的慾望...

連總統哈丁也經常領著他的“撲克牌內閣”在白宮喝酒,他們的酒由專門的私酒販供應。總統帶頭違法,再加上禁酒執法力量遠不及所需,所以“禁酒令”變成一紙空文也是情理之中的。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私酒運輸花樣百出,圖為執法人員截獲的私酒運輸車

黑幫犯罪與官員腐敗:越禁酒,私酒就越盛行。“禁酒令”下,違法的私酒逐漸成了一本萬利的買賣,而這正是黑幫最擅長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芝加哥黑手黨”及其頭目阿爾·卡彭

通過經營私酒,卡彭每年獲利都在6000萬美元以上。有了鉅額的財富支持,卡彭的勢力快速膨脹,連警方也要畏懼三分。由此,氣焰囂張的黑幫間也常發生火併,引發嚴重社會問題,堪稱美國史上的黑暗時代。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情人節大屠殺”。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明明是想禁酒,不料卻助長了黑幫勢力。警察旁邊下臺階的即是阿爾·卡彭

同時黑幫十分善於上下打點。他們用販賣私酒獲得的收入賄賂官員,然後得以在官員的庇護下繼續發展壯大。還是以阿爾·卡彭為例,他以競選資金為掩護,賄賂了芝加哥市長——“大鈔票”湯普森。

如此,當警察們兢兢業業的端掉一個“地下酒吧”、一個“私酒製造點”後,真正遭殃的只有那些喝酒的人。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禁酒令的廢止

儘管“動機高尚”,但“禁酒令”禁而不止便成一紙空文卻實事實,還引發了更嚴重的問題。於是,在“禁酒”的激情過去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想著解除禁酒。

與此同時,“禁酒聯盟”的力量也在減弱。原本那些居中的“佛系”的人,開始倒向反禁酒一邊。連禁酒主力——婦女團體的力量也在減弱,因為隨著女性地位上升,她們同樣吸菸、喝酒...

禁酒令簡史:動機高尚的“禁酒令”,如何導致美國“黑幫”盛行?

1929年,隨著“大蕭條”的來臨,解除“禁酒令”就顯的更為迫切了。畢竟,禁酒不僅讓聯邦政府每年少了數億美元的收入,還得倒貼錢去“禁”它,實在是個賠本的買賣。

而在總統大選之中,承諾“廢除禁酒令”顯然更能順應民意。最終,支持解除禁令的羅斯福如願當選,並在1933年決意廢除“禁酒令”。

1933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第21條憲法修正案”,將“憲法第18條修正案”廢除。而各州批准的速度,比當年批准禁酒令時還要快。至1933年12月就已經有36個州批准“第21條憲法修正案”。

當年,“反沙龍聯盟”和“基督教女性戒酒聯合會”為求保險,提議將“禁酒”列為憲法修正案。13年後,它的失敗又讓“憲法第18條修正案”成為美國史上第一條被廢除的憲法修正案。對比之下不得不說是造化弄人...

1933年12月5日,無數人舉杯慶祝“禁酒令”結束。一段傳奇的“禁酒令”往事終於落下了帷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