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無論是藍色激光器的發明、還是藍色LED的發明,都是一件影響歷史的事情。如果沒有二者,我們今天常見的半導體照明和顯示產業就會‘不復存在’。”

—中村修二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被譽為“藍光之父”的中村修二到訪中國,專程來到一家位於深圳的企業——光峰科技參與交流,並給予充分的肯定。

當時的報道不過寥寥數語,瞭解光峰科技的也僅限於業內人士。直到今年初,光峰科技接連完成了春晚深圳分會場和故宮“上元之夜”大型激光投影秀,兩場技驚四座的“畫卷”,頃刻間,光峰科技闖入大眾的視野。

帶著對企業的好奇,帶著對技術的不解,也帶著對未來的想象,《艾問頂級人物》之光峰科技CEO薄連明,我們一窺究竟。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艾問:谷歌是光峰科技的一面鏡子?

在艾問對話過的一千多位創始人中,他們大多都身兼公司的CEO職位。光峰科技有些不同,李屹博士作為創始人,把精力都放在了技術的研發上,對於公司的管理,他交到了薄連明的手裡。

“這個安排我覺得還是挺有獨創性的,創始人願意把CEO的位置,全盤運營管理的責任交給別人,首先是有胸懷。李屹博士推崇的管理模式,就像谷歌的管理模式,創始人是兩個年輕人,他們在技術方面、創業精神方面確實非常獨到,但如果從管理角度來講,需要多年的沉澱和積累,他們就請施密特過來。所以我來之前,李屹博士不斷給我講這個故事。”

薄連明是誰?


薄連明 曾任陝西財經學院貿易經濟系副主任、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深圳市華星光電有限公司CEO及董事長、TCL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CEO及董事長。


2018年3月,從TCL集團總裁職位卸任的薄連明,正式加盟光峰科技。創始人李屹為了請來薄連明花了近兩年的時間。讓李屹看重的,是薄連明的管理學出身的專業背景,是18年間帶領TCL走過風風雨雨的成功經驗。

在今日頭條發佈的“2018中國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上,薄連明以年薪710萬位列其中。對於離開TCL加盟光峰科技的抉擇,薄連明表示,深層次打動自己的是對光峰科技創始人及創始研發團隊的欽佩和內心深處的創業衝動。因為同處顯示行業,薄連明和李屹相識多年,有一次李屹對他說,“乾脆來我們這裡一塊來創業吧”。谷歌團隊的經營管理模式,加上創業情懷的吸引,薄連明動心了。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當然,對於光峰科技是不是一家好公司,薄連明也有著自己的判斷:

“第一條,它是不是在一個高速成長的賽道里頭,比如說共享單車,坦率講,我覺得賽道太短,不等你完全發揮到極至的時候,這個賽道已經結束了;

第二個,在這個高速發展的行業裡是一個領導者或者技術的引領者,如果僅僅是個跟隨者,都沒有太大機會;

第三個,就是它的增長是可以預期的。從目前看,我覺得光峰科技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最終打動薄連明的,正是光峰科技所在的這個賽道和技術上的硬核實力。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精彩對話:


艾誠:在人生的這個階段選擇加入光峰科技,為什麼?

薄連明:這個變化確實讓很多業界的朋友都感覺很驚訝,說你已經是55歲之人了,應該好好再待5年,等到60歲在TCL退休就算了,似乎在別人看來,你真的沒有必要在這個年齡再去挑戰自己了。但我這人的性格,好像覺得一進入到舒適圈的時候,反而自己很不舒服,或者事業發展得太順,太按部就班了,我覺得對我來講就沒多大刺激,我還是喜歡挑戰的一個人。

艾誠:挑戰的背後是什麼呢?

薄連明:還是內在想不斷去開發自己的人生新曲線,我經常用若干互相迭代的S曲線來形容企業發展軌跡,我說企業發展無論多少年,哪怕一百年的歷史,百年老店,它都不可能一條直線走到底,它中間肯定都是若干條S曲線不斷的迭代。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艾問:做一家盈利的技術公司有多難?

在光峰科技的持股機構上,除第一大股東光峰控股外,持有光峰科技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東還有知名投資人閻焱執掌的SAIF HK。

閻焱對艾問表示,“所有的偉大和成功都是熬出來的。光峰科技這家企業是我們十年前投的,一直熬了十年。”閻焱說,投資技術型企業的難處就在於,一個有真技術的公司,可能在最初的幾年,甚至於上市以後的五、六年都不賺錢,這是有可能的。但幸運的是,光峰科技已經開始賺錢了。

財務數據顯示,光峰科技2016年-2018年分別實現營收3.55億元、8.06億元、13.86億元,歸母淨利潤1394.36萬元、1.05億元、1.77億元。

對於從2017年開始的快速增長,薄連明表示,這得益於光峰科技兩個產品的普及化,第一個是激光影廳在全國的大規模擴張,另一個是光峰科技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全球首款一萬元以下的激光電視,打進市場。

工信部曾在解讀《中國製造2025》時提到,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

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缺乏創新性技術、高精尖技術。

對於激光顯示行業,由於產品尤其是核心器件的技術含量較高,部分境內外廠商難以在短時間內通過自主研發掌握其生產製造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了中國激光顯示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深知中國激光顯示行業困境的光峰科技創始人李屹,自2006年開始就把精力放在了技術的研發上,2007年獨創顛覆性的ALPD®激光顯示技術。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ALPD®,即激光顯示技術,基於激光激發熒光材料、混合多色激光的路線用於圖像顯示。簡單來說,就是既有激光,又有熒光,集成了兩者優點,摒棄兩者缺點。

在光峰科技埋頭技術、持續創新的十三年來,實現了屢屢突破:

ALPD®技術架構的推出改變了激光顯示長期處於試驗探索階段的局面,大幅推進了激光顯示進入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產業化進程,突破了美歐日韓等國家與地區在先進顯示技術上的全面領先地位。

圍繞ALPD®技術,光峰科技構建了完善的知識產權體系,並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專利申請。截至2019年2月28日,已獲授權專利766項,申請中專利超700項,公司專利申請數量在全球熒光激光顯示領域排名第一。光峰科技的熒光激光光源底層基礎架構技術專利已被同行業巨頭如荷蘭飛利浦,美國德州儀器,日本愛普生、NEC、卡西歐、索尼等公司先後引證390餘次。

ALPD®激光放映設備為全國超過14000家影院選擇,打破了國外企業在核心放映技術上的壟斷。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我欽佩李屹博士的創始團隊,他們非常踏實,十幾年如一日地來死磕一個技術”,薄連明說光峰科技的技術特別打動自己,“作為中國企業,做原創技術而且引領全球潮流的還不是特別多。”


精彩對話:


艾誠: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光峰科技,您會用什麼詞?

薄連明:執著,對技術本身的堅信、執著、不動搖,我覺得這是團隊最難能可貴的品格。從0到1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坎坎坷坷是很難想象的,大部分創業不成功就是因為遇到這些困難,中間沒有堅持下去,就放棄了。

艾誠:您觀察到光峰科技從2006年開始堅持原創自主的技術,最難攻堅的點在哪?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薄連明:最難攻堅的點還是找到商業化應用的場景,大家要看到實際的效果,不是說因為你講得好,很多人不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是因為看見了才相信。

艾誠:那團隊在開始之前憑什麼相信這個技術?

薄連明:作為創始人來講,和經營團隊要秉持一種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但是從市場推廣來講是反過來的,要讓人家看見了才相信,所以你展示的效果,包括給人推的產品要過關。這樣不斷地滾雪球,才能一點點往上滾,滾雪球式地擴大。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在光峰科技總部的展廳中,我們看到了用於故宮“上元之夜”的激光顯示方案展示,薄連明道出了當時最棘手的兩個難題:


“故宮的上元之夜,我們投影面積是3000平米,而且投影面積不是一個規則的平面,它是有各種形狀的,因為大家知道太和門立體化非常強,所以靠其它的顯示方式很難在一個3000平米且凹凸不平的立體畫面當中展示圖像。

而且古建築物是非常珍貴的,你不能是有溫度的光源,溫度光源打上之後把漆烤壞了,這是對古建築物的破壞。我們激光投影機出來的光是冷光源,摸上去之後都是非常冰涼的,所以對整個建築物是沒有任何破壞作用的。”

為了避免在故宮內進行過度的搭建工程,光峰最終採用了相對簡易的搭建方案,將ALPD®激光投影機定位於太和門前80米處,直接暴露在嚴寒風雪之中。事實證明,光峰的技術經得住考驗。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艾問:科創板是前進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默默耕耘了十幾年的光峰科技,在2019年進入大眾視野。除了春晚深圳分會場和故宮“上元之夜”激光投影秀帶給大眾的驚鴻一瞥,今年3月27日,科創板受理的第二批名單中,光峰科技赫然在列,接受資本市場的新挑戰。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無論是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是對於中國的科創企業,科創板的設立都被視作是一次轉折性的契機。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這將成為改革的試驗田,進而帶動資本市場的全面深化改革。”

於光峰科技而言,上市更像是漫長征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光峰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本次科創板上市擬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總額為10億元,主要投向為新一代激光顯示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光峰科技總部研發中心項目、信息化系統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科創板對我們來講,不是一個終點,募集來的資金會進一步投放到我們的研發項目當中去,還是為了不斷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增加我們研發實力,因為光峰科技是被定義成靠科技驅動的一家企業。”薄連明說道。


精彩對話:


艾誠:預見未來,您心目中十年後的光峰科技,會是怎樣?

薄連明:十年以後我們還真的不止要追求規模比現在要大多少倍,我覺得還是要追求用激光顯示能夠改變人類生活。改變人類生活的場景有很多種,現在我們僅僅是在電影院和電視這兩個主要領域體會到給別人帶來的特別美好的視覺體驗,我相信將來這種場景還是很多。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艾誠:十年後薄連明會在做什麼?


薄連明:這個問題很難預測,我很難把自己十年以後定格化,我覺得人生還是要保持不斷的學習,首先要活在當下,同時要保持學習,保證創造力,一步步往前走。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對話薄連明:擁有硬核科技的這家科創板企業不是一天煉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