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結構調整還在路上'

"

作為全球最大的聚氯乙烯(PVC)生產和消費國,中國正在由氯鹼大國向強國邁進。PVC行業需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開發高端化產品,以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這是金聯創上週在西安召開的2019中國聚氯乙烯產業鏈高峰論壇上,業內專家達成的共識。

調結構任重道遠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蔡傑介紹,中國在全球獨有的電石法PVC產能,佔全國總產能的80%以上,並且PVC產業重心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日益明顯,目前西北地區PVC總產能佔全國的49.7%,基本均為電石法。其中新疆和內蒙古分居第一和第二,合計產能佔全國總產能的40%。

“我國電石法PVC資源優勢明顯,成本比乙烯法路線低,且原料比乙烯容易獲得,因此近年來電石法PVC產能迅猛增長,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蔡傑介紹說,目前受電石供應和市場疲軟影響,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地PVC裝置開工率持續下降,很多裝置已停產。

根據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嚴格控制電石、燒鹼、聚氯乙烯等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鼓勵通過其他工藝路線的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但現實中缺乏操作層面的實施細則,地方政府隨意性較大。

“乙烯法路線替代電石法並不容易。”蔡傑坦言,相對於聚乙烯、乙二醇等乙烯下游產品,乙烯法PVC項目投資較大,配套要求多,投資回報率並不高,企業熱情不足。山東、青海等幾家企業已建成的甲醇制烯烴或煤制烯烴與PVC結合升級改造,實際運營並不理想。

蔡傑建議,PVC行業要擺脫單純以追求規模擴張為目的的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包括原料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比如原料方面,可與石油化工、現代煤化工結合,實現多種原料組合,在有條件的地區實施改造;產品方面,要提高專用樹脂等高端產品的比重,實現氯鹼大國向強國轉變。

高附加值產品缺乏

中國石化齊魯石化分公司高級工程師於國良認為,目前我國生產的PVC產品多為通用型,受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等影響,下游塑料建材需求減少,PVC市場整體不振,但下游製品潛在市場仍然較大。因此,業內企業應堅持向國際看齊,提升產品質量,開發專用及高附加值的PVC樹脂新產品,比如高聚合度PVC、高透明PVC、增韌型PVC等。

據瞭解,國內企業已在高端產品開發和應用上發力。如新疆天業的高附加值PVC與普通PVC業務存在協同效應,部分產品生產過程中可共用原材料、半成品、副產品、能源等,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陝西北元化工開發的超消光PVC新品成功試生產並下線,該新品比常規牌號的產品消光性更優異;河北金牛化工開發出消光樹脂、高聚合度樹脂及透明製品、熱收縮膜等多種高端專用樹脂;海南立昇淨水科技在世界率先實現PVC材料生產優質超濾膜,使每立方米膜的售價降至百元以內。

市場預期不理想

近年來,外購電石或乙烯的PVC獨立裝置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差,正在逐步退出,建立從基礎原材料到產品的完整產業鏈條,成為企業的選擇。但由於PVC市場波動較大,加之國家產業政策限制電石及PVC產能,企業新建PVC項目的熱情並不高。

蔡傑表示,去年國內PVC產能達2404萬噸,消費量1900萬噸,裝置開工率恢復至77.9%。預計今後新增產能年均增長3%~4%,增速呈小幅下降態勢。

金聯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氯鹼產業鏈高級分析師朱姍姍預計,2019年我國PVC產能2639萬噸,同比增長7.28%,佔全球總產能的44%。在房地產政策調控影響下,PVC需求增速下滑,預計今年需求量1986萬噸。

“從整體來看,上半年PVC行業開工率逐漸上升,整體庫存居於高位,市場走勢低迷,華東電石法PVC主流價維持在6400~7000元/噸,但也沒有大幅下跌。”金聯創氯鹼產業鏈高級分析師劉天暘介紹說。

對於下半年整體走勢,劉天暘認為,受國內環保高壓政策,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美聯儲降息等影響,儘管今年計劃10多套裝置建成,但部分裝置可能不會如期投產,保守估計2019年PVC產能在2500萬~2550萬噸,供大於求的局面難以改變,預計下半年市場將呈倒“V”字走勢,“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難以達到預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