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因為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有一個具體的行業就特別受關注:芯片。很多人都特別擔心,美國政府會在芯片產品的出口上,對中國公司“卡脖子”。於是,本來一個特別專業的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網上也出現了各種關於芯片行業的文章。有對中國造芯片歷史感到惋惜的、有對華為自己製造芯片叫好的、也有分析臺灣芯片製造巨頭臺積電會怎麼行動的,等等等等。

那麼,中國和美國之間在芯片這個行業上的具體情況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以這個事實為基礎,中國應該為芯片而恐慌嗎?

魏教授是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的所長。之前他還做過大唐電信的總裁。你可能知道,大唐電信早年是跟華為、中興齊名的中國電信公司。他對芯片行業可以說非常熟悉。

他自己曾經被領導叫過去問:中國進口這麼多芯片,如果哪天人家不賣給我們了,我們該怎麼辦?

但有意思的是,當他代表中國去參加全球的行業會議時,國外的芯片公司也會問:你們中國買這麼多芯片,如果哪天中國不買了,我們該怎麼辦?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作為買家很恐慌,其實人家作為賣家也很恐慌。

為什麼這麼說呢?帶你看一組行業數據。數據最能幫助我們從宏觀層面瞭解真實情況。

先來看看中國這邊對芯片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用來製造芯片的核心材料是半導體。2018年,中國進口的半導體價值,是3120億美元。這個額度,佔到整個行業全球銷售額的三分之二。

而在這3000多億美元的進口額中,中國留在本地使用的產品價值,佔到一半左右。剩下的,是用在其他出口的產品裡的。

那對於什麼類型的產品,我們對於出口依賴得最多呢?主要是兩種,一個是CPU處理器,生產這種產品的,的確主要是美國公司,包括我們熟悉的英特爾、IBM、AMD。

另一種產品,是存儲器。生產這種產品的,全球主要有四家供應商:一家是美國公司、兩家韓國公司還有一家日本公司。不過這家日本公司,後來也被美國公司收購了。

好,這是需求端的數據,數據有點多,我來替你小結一下: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採購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半導體。其中,中國留下來自己用的半導體,這一部分,能佔到全球銷售的三分之一。可以說,中國對進口產品的依賴,的確很高。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供給端,美國。

美國在全球芯片產業中的地位是怎樣的呢?從銷售額上來講,美國公司大概佔據了全球芯片半導體市場的半壁江山,2300億美元左右。

不過,從出口數據上而言,按照美國商務部的統計,美國向中國僅僅只出口了100億美元的芯片,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因是,大量的芯片產品雖說是美國設計的,但是在臺灣加工然後到馬來西亞封裝,最後才出口到中國的。如果按照海關統計數據,美國確實只向中國出口了100億美元的產品。所以,中國如果想對美國出口的芯片半導體加關稅,是非常得不償失的,因為名義上只有100億美元。

但是,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還有另外一套統計方法,按照那套方法,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芯片產品總值在100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美國芯片產業總銷售額的一半,都是出口到中國的。

通過這兩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和美國的芯片產業,是相互依賴的關係。

瞭解完這組數據,再來看一下,我們最關心的問題:那中國應該為美國在芯片問題上“卡脖子”而恐慌嗎?

在半導體這個領域,已經形成了全球化的供應鏈。如果現在非要打破它,重新建立一箇中國不依賴美國,或者美國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對兩個國家而言,都是一件壞事。

如果我們把1970年以來全球GDP增長的曲線畫出來,會發現:2002年以來的經濟增長曲線速度格外的快。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產業從那個時候開始繁榮了,而信息產業繁榮的原因,又是因為全球標準的統一和發達的供應鏈。中國和美國都是這一波產業繁榮的大贏家。如果非得要讓兩個國家強行脫鉤,那麼結果對兩國而言都不會好。

這是假設,雙方都很理性。但是萬一,美國真的不理智,對中國斷供芯片會怎麼樣呢?

我們總認為中國在芯片產業上對外依存度很高,這件事成立的前提是:我們在正常做生意。西方公司確實在芯片上技術很好,產品做得又好又便宜。而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呢?這麼多年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並沒有什麼國家佈局,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是5%以下,統計時可以忽略不計。產品總體來說性價比不太高。那在正常做生意的時候,人們當然要選擇又好又便宜的產品。

可是如果進入了非常情況,我們沒得選了,那就只能拿自己的產品來用了。

以華為為例。華為每年有700億美元的對外採購,其中110億美元是給美國公司的。那如果真的斷供了,一方面,華為有自己的備胎計劃,另一方面,即使華為自己不做,或者自己暫時還做不到,也不代表沒有其他的供應商。

只要華為願意,完全可以動員其他中國公司幫它做。原來採購美國公司的產品,是因為美國公司的產品性價比好,但現在沒得選啊。

中國的微電子產業有一個特點:雖然不好,但什麼都有。如果從客戶端能夠給產品持續地進行反饋,不斷迭代,那麼中國自己的產業也可以滿足相當一部分的需求。即使百分之百中國製造不現實,那麼也可以到歐洲、日本或者其他國家去找。

但是,話雖然這麼說,但如果真要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供應鏈,這件事還是風險很大的。他自己是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簡單總結一下,第一,從數據上看,中國採購了全球三分之二的芯片,其中自己用的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美國賣到全球的芯片裡,有一半是賣給中國的。兩國可以說依賴度非常高。

第二,中國很擔心國外公司斷供芯片,其實國外公司也很擔心,中國突然不這麼大規模採購芯片,那他們要怎麼辦。強行脫鉤,對雙方都是傷害,所以不太可能發生突然大規模斷供的情況。

第三,即使最壞的情況發生了,中國也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當然,要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供應鏈,這個想法本身風險很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