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

久經不衰的三國題材

距離CA社旗下的系列作品《三國:全面戰爭》發售的時間已經很短了,對於這款經歷了多次跳票遊戲,玩家們其實給足了信心。

畢竟,從現有的實機視頻以及預告片中配樂、臺詞以及種種細節來看,作為“非我族類”的英國人能夠做出這樣一款作品已經是令人乍舌了。

三國題材可以說是屬於我國文化的隗寶,市場上有著無數質量參差不齊的三國題材遊戲,但將這個題材在遊戲中發揚光大的確是來自日本的光榮。

《三國志》系列追求的歷史厚重感與主內政和策略的遊戲性,《真三國無雙》系列講究的人物個人以及追求爽快感的動作系統,都深深的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三國愛好者。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其實還有《三國無雙》這個黑歷史

然而光榮的旗下諸多的三國遊戲,卻沒有一款能夠體現那段歷史時期中宏大的戰爭場面的,而這在這戰爭場面和戰術這點上,CA社可以說是出道即是巔峰。

1999年,作為EA打工仔CA社做出了《幕府將軍:全面戰爭》,採用了全3D的視角配合即時戰略和回合制混合的遊戲模式。

要知道在RTS遊戲還是斜角45度視角+2D畫面(《紅警》、《星際》)的年代,給玩家們帶來了這種全景式的戰場環境幾乎是顛覆性的。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幕府將軍:全面戰爭》(1999)遊戲畫面

追溯回千禧年初的國產單機遊戲的巔峰時期,比起今天那些三國題材的粗製濫造的頁遊手遊和山寨遊戲,在那個時候依然是有不錯的三國題材作品出現的。

說道這裡順便提一下“玩法抄襲”的問題,我認為“玩法抄襲”與“換皮”還是有著較大的差別,現在市面有的自走棋類的遊戲幾乎都是原封不動的“換皮”。

而在那個時候,不少國產廠商會選擇借鑑先進遊戲的玩法,在其基礎上加以創新,就像《刀劍封魔錄》有著獨有的世界觀與動作連擊系統,並不是純粹的《暗黑破壞神》換皮。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可以看到左上角的連擊數

同樣的三國題材遊戲《三國趙雲傳》也是其中之一,戰鬥系統看似和《暗黑》差別不大,但其內含的優秀故事和三種獨有的武器系統等等也不乏是如今回想起來的一款佳作。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三國趙雲傳》

三國群英傳

我今天要講的這個系列遊戲也屬於這類遊戲,《三國群英傳》是融合了世嘉土星上的遊戲《龍之力量》(1996)與光榮旗下的《三國志》(1989)二者特點打造的策略遊戲。

誕生於1998年的初代《三國群英傳》在排兵佈陣和體現戰爭的宏大場面這兩點上可以說是走在了今天的CA社的前列。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戰鬥畫面

對於在那個時代的我而言,光榮的《三國志》雖然看似有深度但玩法過於“文縐縐”有些枯燥,而卡普空的《吞食天地》也顯得有些簡單粗暴不夠耐玩。

倒是當時還未與萬代合併的南夢宮的《三國志2霸王的大陸》有那麼一絲印象中三國遊戲的味道,直到奧汀公司的《三國群英傳》的出現,我心中的三國遊戲終於有了樣子。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三國群英傳》遊戲畫面

可以從上面圖中看到,《三國群英傳》的戰鬥場面在一張橫向的大卷軸的進行,雙方可以在戰前排兵佈陣,不用的陣型存在不同效果,在戰鬥中和可以隨時對部隊發出指令。

初代《三國群英傳》的兵種相對較少,後續作品也豐富的兵種的種類和效果,加入了類似藤甲兵、象兵甚至女兵等等多樣化的兵種,且有著不同的效果和剋制關係。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三國群英傳7》中已經很玄幻的各類兵種

這樣以集團為單位來操控的部隊的戰鬥方式以及超脫了傳統RTS遊戲的玩法,跟後來的《全戰》系列有那麼點相似了。

戰鬥面板上除了對顯示士兵的數量之外,主要是雙方武將的面板,不同於較寫實的《三國志》,《三國群英傳》中武將在戰場上的作用也是讓玩家喜愛這款遊戲的一點。

對於三國,有人喜歡的是其中劇情的百轉千回,有人喜歡的是其中權謀的爾虞我詐,也有人喜歡的是在那個時代誕生的一個個幾乎被“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三國群英傳》提供了這個可以操控和培養這些歷史上的名將馳騁沙場的機會,並加入了RPG遊戲才有的成長系統。

武將到了一定等級可以獲得更高的官職,對應就能學會更多的可以在戰場上使用的武將技,在後期的作品中武將技幾乎可以在戰場上做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三國群英傳3》中的五嶽華斬

武將們可以裝備不同的武器、兵書以及坐騎,一些像我們熟悉的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等知名的武器自然也會被關羽、張飛以及呂布天生持有。

作為君主,玩家也可以把這些武器、兵書和名駒賞賜給其他武將以培養武將的屬性以及忠誠度。

《三國群英傳》系列一共推出了7代遊戲作用,其實二代與三代因為在國內網吧有較高的普及率有著較高傳唱度,也是被玩家最認可的兩代。

二代與三代一點一滴的在初代《三國群英傳》的基礎上改進,不斷更新出的新的內容,直到四代開始是這個系列的一個分水嶺。

首先《三國群英傳4》因為其光盤加密技術,傳播力大大的低於前幾代作品,玩過四代的玩家並沒有二代和三代那麼多。

再加上當時加入了MOD支持的前代作品,玩家在各種改版中樂此不彼的同時並不會想去嘗試售價昂貴激活麻煩的《三國群英傳4》。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三國群英傳4》遊戲畫面

《三國群英傳4》一改曾經類似回合制遊戲的系統,改成了更像今天《三國:全面戰爭》一樣武將帶部隊大地圖自由行走隨時可暫停的玩法,遭遇與收穫也會變得更加突然。

二來,與前幾作差別最大的地方是從《三國群英傳4》開始,遊戲在史時的基礎上開始加入了玄幻設定,主要體現在新系統火影忍者中忍術一般的“必殺技”和各種“神獸”。

這裡也引出了系列的弊端,雖然這是一款綜合性很強的三國“爽遊”但其的內政部分比起戰鬥部分和武將培養實在過於薄弱。

雖然每一代就在不斷改進內政部分,但比起其他部分的大改,內政部分顯得特別沒有存在感,無非就是冊封、徵兵、開發城市、搜索人才寶物,外交與計略可有可無。

在加入了玄幻設定之後,武將的個體能力變的異常強大,又一人之力橫掃千軍在遊戲的後期更是不在話下。

古代神話傳說中“龍馬”,上古凶獸“窮奇”等神獸可以成為武將的坐騎,“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麒麟等神獸也能成為武將的召喚獸有抵擋三軍之神力。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玄幻的戰場

這樣的設定,讓遊戲顯得有點過於的“超脫”主題,讓遊戲在後期喪失了調兵遣將,排兵佈陣的感覺,純屬神仙打架,成為了系列的“槽點”之一。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Bug兵種“鐵人”和朱雀

還有與光榮精美的人物頭像相比,《三國群英傳》系列的人物頭像除了初代的3D渲染版本顯得誠意之外,二代的風格迥異與後來的寫實風都是可以說是系列的“黑歷史”了。

二代採用的是一種漫畫風,但是畫師似乎有點過於放飛自我,導致大都督周瑜變成了藍髮殺馬特,趙子龍將軍變成了一張奸詐臉,大將文丑真的已經醜到超脫人類的範疇。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略顯鬼畜的二代頭像

而三代的寫實頭像實在過於寫實,基本一眼就能看的出是誰來,我就不直接了,找一個對比圖你們看看吧。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古天樂“飾演”太史慈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本拉登“飾演”張角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劉備”“飾演”迷當大王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吳建豪“飾演”馬謖

結語

隨著國產單機行業的日益衰落,《三國群英傳》系列的創新越來越少,五代六代七代幾乎看不出是三個遊戲,而其中僅有的變化也讓遊戲變的越來越面目全非。

由於當時的市場原因,這款遊戲並沒有面向海外發售,對比脫離了EA傍上了動視大腿之後一飛沖天的CA社,宇峻奧汀的結局顯得有些淒涼。

《三國群英傳》系列與《幻想三國志》系列都因為自身的能力、市場的趨勢等多種原因沒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沉寂在裡歷史的長河之中。

2017年宇峻奧汀推出的《幻想三國志》系列的最新作《幻想三國志5》,而且遊戲素質平平,劇情老套,評價非常不樂觀,連玩家的情懷也消費不動了。

想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卻是靠的日本遊戲在向國外輸出,而偌大的中國市場竟沒有一款能拿的出手的三國遊戲。

在驚歎於CA社的《三國:全面戰爭》處處細節的同時,一絲悲哀油然而生,在去年臺北電玩節上宇峻奧汀正式宣佈《三國群英傳8》立項,然後自此以後遊戲再無音訊……

從《幻想三國志5》的質量上來看,《三國群英傳8》的未來令人堪憂,或許這就是一個系列真正衰退的現實。

當然就像老版《三國演義》的片尾曲唱的,歲月帶不走熟悉的姓名,我們的記憶中會一直存在著這段三國遊戲,這段中國單機最輝煌的歷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這款十多年前的三國遊戲,就已經可以排兵佈陣調兵遣將了

歡迎關注本號,定期更新各類遊戲資訊與原創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