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HR智能機器人“雪兒”,看用友雲在AI領域佈局

機器人 用友 雲計算 人工智能 道普網 2017-06-16

最近,人工智能在企業服務領域很火,從行業到領域,無不在談AI的商業化落地。日前,繼德勤推出智能機器人後,各大諮詢公司紛紛出拳。其實如果視線回到國內,用友推出的人力智能機器人“雪兒”早已上線,並已在企業客戶經營中開始應用。

人工智能基本價值

2017年,人工智能正式開始場景化落地。不論是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產業龍頭、新銳創業公司,都在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上大力投入。

至今,人工智能在處理重複性、可標準化的事務性工作方面,發展已經較為成熟,也得到了商業實踐驗證,尤以各大電商平臺的客服機器人最具代表性。

其價值在於可以節省大量成本,將人力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轉而投向創造更大價值的工作方面。另外,基於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特性,決定了其在精準度方面能夠遠超人工服務,並可輕鬆實現7*24小時保持平穩狀態的服務。

這些基本特點,決定了人工智能在企業服務場景下創造有力價值的可能性。

這一次,變革者是誰?

用友作為亞太最大的管理軟件、雲服務和企業金融服務供應商,在3.0階段全新發布社會化商業應用基礎設施——用友雲,通過整合新一代企業計算技術,如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提供全面的社會化商業雲服務,賦能中國企業,推動中國企業互聯網化、金融化。

用友人力雲作為用友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面向中大型企業及組織提供的"人力資源工具+業務服務"雲服務平臺,以高效、專業、共享、融合為核心客戶理念,涵蓋招聘服務、人事服務、員工服務、薪酬服務、社保服務和員工福利,旨在通過對人力成本的精益管理,專業的全員應用服務,激活組織,創造人力資本新價值,使人才賦能更落地。

在社會化商業背景下,業務創新、管理智能化成為企業升級的核心需求。人工智能客服機器人“雪兒”,是用友人力雲結合自然語言識別、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推出的員工諮詢智能助手,旨在幫助HR部門及相關業務管理智能化,從而改善員工體驗、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溝通協作效率、充分利用社會化資源、讓人力轉向高價值工作、加速共享服務模式轉型、助力數字化分析評估。

雪兒能夠解決哪些業務痛點?

對於HR從業人員來講,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重複性的問詢類工作上,是一件無奈但又必要的問題。其實,這一問題帶來的影響不僅僅集中在HR部門。

對於員工,服務入口尋找困難、缺少溝通渠道、問題回覆不及時、溝通低效、服務時間受限、回覆不準確不一致等等問題,造成員工與HR部門交互體驗較差。

對於HR部門,過去這類工作,人力投入大、機械重複缺乏成就感、可同時支持人數非常有限、日常工作被頻繁打擾、簡單問題耗費大量時間、培訓成本和流失率高,服務成本太高。

同時,知識庫整理更新費時費力、績效評價缺乏數據支撐、轉接協作困難,易出差錯、無法快速響應業務發展變化、質量改善週期長見效慢、服務過程不能有效跟蹤、員工痛點難以統計分析,導致運營效率低。

雪兒能做什麼?

首先在員工諮詢方面,智能工作助手雪兒幫助HR從繁瑣重複的日常諮詢解答類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通過不斷完善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知識庫,知識庫支持基於場景上下文的複雜應答模式,雪兒經過逐步訓練和深度學習,可以越來越多、越來越準確的回覆員工問題。另外雪兒還可以直連人力資源行業通用知識庫和公共知識庫,包括地方性的制度法規,給員工解答非企業內部的公共性問題,這也為可企業節省大量投入。

人工智能會成為HR的替代者嗎?

在談這些之前,不妨回到科技的意義這個論題上。科技發展的意義是什麼?推動社會及文明進步,科技對於商業的意義則是推動商業進步,幫助企業提高收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控制風險。

從電算化開始,信息化、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無不是在推動商業進步,為社會和企業創造價值。電算化打破,信息化讓人工轉向自動化,雲計算釋放計算資源紅利,移動互聯網打破界域侷限,大數據挖掘企業潛藏多年的金礦,每一種被社會所追逐的新技術的出現,均在創造時代價值。

人工智能的存在同樣如此。以典型的製造業為例,從人工到車間自動化,為製造業的生產效率帶來飛躍。用友人力雲推出AI雪兒,是希望她成為HR與員工的助手和朋友,解決大量的、重複性、標準化工作,如頻繁的問詢問題,將HR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具價值的業務和決策層面,在幫助企業創造價值的同時,讓他們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升級。

HR未來發展的方向?走向專業化,走向業務端

這本身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實質上,HR部門在企業中的定位一直被弱化。管理大師、GE前CEO傑克韋爾奇曾說過“人力資源負責人在任何企業中都應該是第二號人物”,然而在中國大部分企業都無法實現,HR部門更多被視作職能部門,與業務關聯度並不緊密。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CEO希望與HR管理者探討的是戰略執行所需要的文化、組織、人才及管理方面的支持,中高層管理者希望從HR部門得到的是人員管理相關的諮詢、數據和工具。

從這一維度,HR部門被粗略分為三類,一是HR BP,挖掘內部客戶需求,提供諮詢服務和解決方案。他們是確保HR貼近業務需求,從職能導向轉向業務導向的關鍵;二是HR COE,角色是領域專家,類似於HR的技術專家,藉助本領域精深的專業技能和對領先實踐的掌握,負責設計業務導向、創新的HR的政策、流程和方案,併為HR BP提供技術支持;三是HR SSC,HR標準服務的提供者,他們負責解答管理者和員工的問詢,幫助HR BP和HR COE從事務性工作解脫出來,並對服務的滿意度和卓越運營負責。

人工智能在HR領域的應用,影響最深的將會是HR SSC,也就是從事事務性工作的人員。人工智能將會把HR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能夠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專業類服務和企業業務、戰略層面,向HR BP和HR COE轉變,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當前,不可否認的是,如若抗拒新技術形態、新應用形態,則一定會被失業,一如從結繩記事到算盤,再到信息化過程中,我們已經經歷過的變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