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鬆:憤怒,不會是金融危機的終點

金融 經濟 投資 美國 巴曙鬆 2017-05-20

✎小編語:對2007年金融危機的研究專著已有很多,而本書卻超越了金融體系的反思,深刻揭示了人性醜惡的一面。“地獄空蕩蕩,眾魔在人間”,讀一讀《眾魔在人間》,相信你對金融危機會有新的認知。

巴曙鬆:憤怒,不會是金融危機的終點


在讀完《眾魔在人間》的中譯本併為這本書撰寫序言時,此次危機的發源地華爾街正充滿怒火。“佔領華爾街”的活動一度如火如荼,並擴散到全球不少的城市。恰好與這個現實形成呼應的是,《眾魔在人間》最後一章的標題就是“對體制的憤怒”。憤怒當然可以作為一本書的結束,因為在詳細介紹了次貸危機的形成與演進過程之後,對於在危機中推波助瀾的金融機構,憤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從整個金融危機的應對和發展歷程來說,憤怒,並不會成為金融危機的終點。

從歷次金融危機的形成與演變過程看,金融危機通常會經歷幾個十分典型的發展階段,首先是危機帶來的市場恐慌與大幅波動,隨後是對危機的診斷,進而根據診斷對經濟金融體系進行調整或者監管體系的改革完善,最為關鍵的階段則是在不同主體之間分配損失,隨後才可能促使金融體系取得再平衡。目前看來,次貸危機發展到現在,應當說大致處於損失分配的階段,而這個階段最容易引發爭端和憤怒,損失者會憤怒,例如目前佔領華爾街的美國部分公眾;需要承擔損失者也會憤怒,例如當前的德國。

《眾魔在人間》一書對2007年爆發於美國隨後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的起源進行了細緻描述,正如其副標題所言,披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背後的故事”。該書依編年體例展開,提供了大量素材描繪了此次金融危機的起源:美聯儲為刺激經濟而採取極端貨幣政策所造成的資產泡沫膨脹;缺乏嚴格統一監管的金融機構的不可遏制的貪婪。該書名借用了莎士比亞劇本《暴風雨》中的一句臺詞“地獄空蕩蕩,眾魔在人間”。

巴曙鬆:憤怒,不會是金融危機的終點

在該書中,被作者批判的惡魔比比皆是:金融危機中的那些卑劣人物、追逐金錢與地位的華爾街富豪們、還有曾被尊崇為全球經濟增長大師而現在聲譽日漸掃地的前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作者認為他所信奉的自由市場可自動調節的看法,實際上助長了金融市場上規避監管的種種魯莽行為,而這最終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爆發。在該書中,作者也對所謂“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自己的住房”這個美國神話進行了深刻的審視和反思。也許在初期,基於此信念建立且發展起來的住房信貸市場運行良好;但不可否認的是,隨後充斥於住房信貸市場的種種欺騙行為皆以這個信念為掩飾,並使一些美國人住進了自己本來負擔不起的住房裡。同時,大量形形色色的相關金融機構應運而生,這些金融機構不僅依賴次級貸款市場生存更藉此大發其財。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虛妄且貪婪的假設之上:所有這些房貸還款、包括許多超過貸款人還款能力的房貸將會持續流入從而支撐這個遊戲一直持續下去,而房價也會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使得危機的風險不斷擴散的是,華爾街內外的很多人也同樣有意或者無意地強調這個假設,包括政治家、投資銀行家、金融投機者以及房地產投機者。他們雖懷著不同的動機,卻不約而同地認同“房地產價格不會下跌,而且房貸再融資可永遠持續下去”這一假定。當風險累積進而爆發為金融危機時,當數百萬貸款違約者的住房被銀行收回時,金融危機的事實嚴酷地告誡所有的參與者,金融市場不可能永遠構建於假設和錯覺之上,只有當潮水退去時,我們才知道誰沒有穿游泳褲。

在本書中,作者描述了銀行、華爾街和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微妙關係。根據美國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提供的證據,銀行對其推出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存在嚴重問題一事,早就瞭然於胸;華爾街出於利益因素對此亦保持沉默,而曾經大量持有此類證券並獲利頗豐的機構投資者,一直要等到危機爆發後,才開始指責銀行並將訴諸法律。

巴曙鬆:憤怒,不會是金融危機的終點

本書也試圖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進行反思。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相當長的時期內,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一直採用低利率的貨幣政策,以圖減緩自2000年網絡泡沫破滅之後的經濟衰退。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為了設法刺激經濟增長並降低目前仍徘徊在10%左右的失業率,亦將利率壓低到零水平附近。伯南克是否正在重複他的前任格林斯潘曾犯下的錯誤,現今仍然存在爭議。

對危機進行反思,對危機中的貪婪爆發出憤怒,說明危機還處於演進過程中,只有從憤怒中總結出危機改進的方向,落實為體制改進的措施和行動,才是真正結束危機的關鍵。因此,我認為,通過閱讀本書在內的一系列關於美國次貸危機的著作,有助於更為深入地瞭解這場正在演進中的危機,並且把我們對華爾街的憤怒轉化為理性的危機應對措施,促進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

文/巴曙鬆

文章來源:本文為巴曙鬆教授為貝薩尼·麥克萊恩和喬·諾塞拉的著作《眾魔在人間》所做中文序言。該書於2011年12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作為一位研究人員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和看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