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騰訊新聞原子智庫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2019騰訊夏季達沃斯主題夜話活動在大連舉行,活動的主題是“數字驅動下的金融與消費”。與會嘉賓就數字經濟時代的消費和金融變革進行了探討。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表示,數字時代的消費和原來有很大不同,正在慢慢成為主流消費形態。如英語在線教學、數字音樂、網絡文學等消費領域的消費數字都非常驚人。數字時代消費的供給方式也和過去有很大不同,生產者不再侷限於專業化的少數人,非專業化的生產者也開始廣受歡迎。

“例如,每天大概有2億字的網絡文學、200萬個視頻被放到網上去,每天大概有30萬名主播活躍在網上,他們都是內容的生產者,但是都不是專業人士。”江小涓說。

江小涓認為,在這一變化之下,互聯網平臺的作用至關重要,一定程度上,平臺提供了局部的治理功能。“比如說,在保護產權方面,騰訊有3900萬篇的文章被標記為原創。阿里巴巴平臺上每天有3000萬件的新商品要上線,靠政府原來的產權保護體系無法實現全覆蓋,所以它有一套智能比對、大眾評判、專業評判的體系,這套體系非常有效果。”

江小涓表示,面對這些變化,大公司要敢於放權,才能實現不斷創新。同時,要進行全球化合作,否則無法和他人競爭。

談及數字技術對於金融業產生的影響,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金融業要發展新技術,金融監管也應該擁抱新技術,不應讓過於嚴苛的監管影響行業發展。

目前的分業監管框架需要更新,因為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是混業經營、金融控股公司。儘管它們有風險,但與金融科技相結合,能帶來很多生產力。

黃益平還表示,監管層要花更大力量來支持金融科技發展,建設基礎設施,並關注大數據的整合和運用,在大數據的效率和保護隱私之間取得平衡。

談及數字技術帶來的金融風險,鹿昇資本創始人張璐表示,只靠監管很難完全規避所有風險,因為監管很多時候跟著技術和創新走,防範金融科技風險,要加強民眾的金融教育,使得他們明白,做投資選擇的時候要選擇什麼樣的投資平臺,避免追求看起來很好但是不切實際的投資回報。

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表示,對於金融科技公司來說,應該明確自己的定位,主要是做平臺公司、工具,還是做金融。

“金融科技企業需要定位非常清楚,是要幫助傳統金融機構做得更好——幫助它建立客戶關係,強化既有客戶關係,還是要滿足未被傳統金融體系覆蓋的某類客戶群體,並擁有這個客戶群體呢?”唐寧說。

2019騰訊夏季達沃斯主題夜話活動在大連舉行

(經濟日報 記者:袁勇 責編:胡達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