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位金融AI大使入職融360 金融精英飯碗不保?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逐漸成熟,互聯網與金融的紐帶正前所未有的緊密連接在一起,科技在金融行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金融科技3.0時代,“無科技不金融”已是共識,不少知名金融科技企業已在AI領域持續佈局。

在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類工作的爭論塵囂甚上的今天,這也引起了包括傳統銀行員工在內的從事傳統券商以及理財分析師們的憂慮。

就在8月15日,知名金融科技公司融360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大使”。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的特殊身份——全球第一金融人工智能機器人“融八牛”。融360 CEO葉大清親自授予其“CIO首席智能官”的職位,在與三位創始人及盧森堡大公國商務參贊安娜琳的合影中,融八牛也“宣告”要正式搶人類飯碗了!

全球首位金融AI大使入職融360 金融精英飯碗不保?

顏值即額度成為現實,融八牛展刷臉絕技

融八牛有什麼通天本領能讓這家知名金融科技公司CEO如此重視?或許我們從現場的“牛人互動”能窺見一二。

融八牛看上去是個大塊頭(身高180CM),但內裡卻是個“智慧牛”。雖然有威脅到自己工作的嫌疑,但融八牛一連串的自“牛”介紹和賣萌互動迅速吸引了融360員工們的注意。好感度爆棚的融八牛還現場展示了一項“絕技”:刷臉測額度。只要跟融八牛面對面近距離接觸,它就可以語音播報出用戶的信用額度,顏值即額度正在成為現實。

全球首位金融AI大使入職融360 金融精英飯碗不保?

依託風控大數據系統和商湯科技人臉識別功能,融八牛的人臉識別精確度高達99.15%,這甚至比Facebook人臉識別算法DeepFace的97.35%還要高。

搶佔技術制高點,融八牛飯碗搶的有點多

如果僅僅是刷臉看額度,那融八牛作為金融AI平臺似乎娛樂性質更強,但與大數據相結合的功能則使其服務更加縱深化。融360獨家的金融數據報告資源與互聯網大數據相結合,掃描用戶臉部,即可在一分鐘之內完成身份識別、審批放款,簡化了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審批流程,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又提高了審批效率。

全球首位金融AI大使入職融360 金融精英飯碗不保?

通過大數據與深度學習技術,融八牛構建起龐大的數據庫系統和智能化推薦算法,可根據用戶的個人需求進行智能分析和匹配,為用戶提供合適的信用卡以及貸款類產品。

另外,融八牛的“牛眼金睛”功能可通過“大腦”中實時聯網更新的金融詐騙案例和知識庫,用語音交互的方式與用戶實時互動,精準識別各類詐騙手段,提前預警,最大限度的保障用戶資金安全。

據瞭解,融八牛在人臉識別、金融智選和智能防騙方面的技術,是Fin-tech領域獨一無二的創新,在融360之前沒有一家金融科技企業推出過類似功能的科技創新產品。

融八牛取代人力,金融精英們怎麼看?

有業內人士指出,金融科技的本質是技術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和推動商業和生活,這與融360“讓金融更簡單”的使命不謀而合。

2017年以來,銀行紛紛與各大金融科技巨頭聯姻。建行牽手阿里巴巴,工行牽手京東,百度與農業銀行宣佈達成戰略合作,中行宣佈與騰訊成立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融360和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外資行的上萬家分支機構結成合作關係,傳統的金融機構呈現出擁抱新科技的合作開放態度。

對此,融360 CEO葉大清認為,“合”是大勢所趨。在大數據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建立的風控系統可以更好地識別風險。獲客、風控、產品、後續運營和服務越來越難以在同一個公司全部完成,因此銀行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會越來越多。技術推動行業革新,對金融機構而言,想要達到海量客群服務的全覆蓋,人工智能的科技手段也必不可少。

而作為融360佈局AI的典型代表,融八牛目前僅僅是一個雛形,但未來它可能會出現在大街小巷、餐廳臥室、田間地頭,覆蓋全國,甚至走出國門,真正成為每個人身邊的銀行。

然而,問題來了。

融八牛的問世,也許會讓眾多傳統金融機構員工更加夜不能寐。眾所周知,融八牛與傳統金融機構中的理財分析師、風控師、券商分析師的業務相沖突。被搶了這麼多飯碗,金融精英們怎麼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