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大敗局:從市值23億美金到退市破產,這家夫妻企業,只用6年

金融 信用卡 美股 美國 一本財經 一本財經 2017-10-04

信貸大敗局:從市值23億美金到退市破產,這家夫妻企業,只用6年

文 | 戈森

在信貸歷史上,有一家不得不提的公司,它出生之時,光芒萬丈,在1996年就提出了純互聯網獲客的信用卡。

此後備受資本市場熱捧,只有3年時間就上市,市值一度衝到23億美金。

然而僅過了3年,它就出現嚴重的壞賬危機,並在上演一出高管和外部審計公司合謀“美化財報”的鬧劇之後,狼狽退市,宣佈破產。

這家公司就是NextCard。

如今,它的故事,放在互聯網金融爆發的中國去品讀,更具有啟示和借鑑意義…

01明星降生

2002年3月13日,NextCard的546名員工遭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天。

他們抱著紙箱離開空蕩的辦公大樓,彼此相擁而泣,從這一天起,他們失業了。

誰也不曾料到,曾經開創一段歷史的金鳳凰,一夜之間從枝頭跌落谷底,從此從歷史上消失。

故事要從1996年開始說起……

1996年是個神奇的年份,微軟推出了95版本的Windows,簡化了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正式宣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網上衝浪”成為時髦的代名詞。

人們如新生兒,睜開蒙昧的雙眼,好奇地看著科技改變的新鮮世界。

而此時,伴隨著互聯網浪潮崛起的,還有美國的消費信貸市場。

20世紀90年代後期,消費經濟崛起,美國中產階級成為一股中堅力量,推動了整個消費升級。

這是一個敢想敢做的年代,Jeremy夫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了NextCard。

信貸大敗局:從市值23億美金到退市破產,這家夫妻企業,只用6年

△ 維基百科對NextCard的介紹

在當時,信用卡的獲客方式都比較傳統,大多是線下推廣。

美國的髮卡機構需要經歷一套繁瑣的程序,普通市民辦一張信用卡,需要在門店填寫表格,出示證明。

而髮卡機構,需要半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判斷是否通過申請,最終通過郵寄的方式將卡寄到用戶家裡。

而此時的NextCard,提出了一個性感而大膽的設想:他們準備純互聯網獲客,完全脫離線下。

Jeremy夫婦為NextCard設計了一套極為簡單的商業模式:僅憑一套VISA卡網上信用審批系統,用戶登入網站,填入信息,幾分鐘後頁面跳出一個批准額度的小窗口,用戶點擊同意,便完成了全部的授信流程。

1998年,NextCard發行了第一張只通過網絡獲客的信用卡,線上幾分鐘審批,這無疑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這套系統,就是純機器審核、在線信貸的雛形。

NextCard一問世,就挑戰了傳統金融幾十年的規則,迅速成為金融界的明星。

“當時,NextCard一出現,幾乎奪走了Capital One的光芒”,正在Capital One工作的牛佳耕記得,Capital One針對次貸人群,做過諸多創新,並提出“數據驅動”,一度是資本的寵兒。

但當時,就連Capital One也無法做到完全的線上獲客,他們大多還是通過給潛在客戶寄送信件的方式觸達。

然而NextCard提出了純線上的獲客和放款。

“這個模式,太超前,太有想象空間了”,牛佳耕稱,當時引發了各大傳統金額機構的人才,都紛紛想加入這家公司,目的就是,“看看他們到底怎麼幹的”。

“當時的金融會議,只要NextCard上臺演講,下面都擠著人去聽,因為這是現象級的創新”,牛佳耕回憶。

NextCard確實是一部創新機器,有很多頗有亮點的創意。

比如,當時的信用卡利率,普遍都在18%,NextCard會為信譽良好的用戶,提供利率低至9.9%的信用卡;但一旦你逾期,利率將也會比其他信用卡高,甚至有高達23.2%的滯納金。

這套全新的風險定價理念,極為超前。

這家夫妻店,不僅僅受到資本的青睞,效仿者也無數。

1997到2000年期間,大大小小的信用卡發行機構,都多多少少有了互聯網髮卡的嘗試。

大獲成功的NextCard開始學Capital One模式,首先他開始以自有品牌發行萬事達卡和Visa卡;其次與知名企業合作發售聯名卡;此外還發行了有擔保的信用卡。

經過短短三四年的發展,NextCard成為主流網絡信用的領軍者,網站每月點擊量達到500萬次,用戶數量突破百萬,成為投資者的寵兒。

整個1996到1999年,美股處於歷史最好的一波牛市中。很多企業藉著互聯網和科技的浪潮,急速發展,幾乎每家企業上市後,都可享受2到5倍的股價攀升。

當時有句名言是“人人都是贏家,沒有失敗者”(everybody is winner,no loser)。

1999年,NextCard正是在這樣的浪潮裹挾上,在成立3年後,就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股價一度達到53.12美元的最高值,市值23億。

這個全新的模式開啟,對金融界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力,但誰也未曾想到,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面…

02崩塌前夜

2000年4月,在互聯網和科技的風潮下,推至頂點的納斯達克,突然從5400多點,狂瀉而下,跌了400多點。

《巴倫週刊》上一篇報道名為《Burning Up》的報道,讓整個互聯網泡沫破滅。

文章對207家互聯網公司進行了調研,並預估51家網絡公司,現金流面臨枯竭,整個互聯網行業都面臨洗牌。

報道讓繼續觀望、心存僥倖的人們,如夢初醒,他們瘋狂湧入股票交易所,去拋售自己的股票,納斯達克指數在這一輪的洗牌中,跌到最低點1114.11。

持續8年的黃金牛市和互聯網泡沫,被徹底戳破。

信貸大敗局:從市值23億美金到退市破產,這家夫妻企業,只用6年

圖片來源:全景網

而依靠互聯網起家的NextCard,同樣遭遇重創。

此時的NextCard,通過網絡獲得的客戶已達100多萬,資產規模16億美金。

在這場大危機面前,NextCard和數千家陷入困境的互聯網公司一樣,股價一瀉千里。

事實上,互聯網泡沫並不是NextCard走向破產的核心原因,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NextCard的業務就已出現崩塌的預兆。

90年代末,美國信用卡趨於飽和,競爭日趨激烈。

為了追求流量和客戶,NextCard一度放鬆了風控——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開。

NextCard忽視了的一點是,互聯網獲取的用戶,往往都是資質最差的一批用戶,他們在線下已無法申請到信用卡。

另一方面,這群用戶,也是造假成本最低的用戶。他們通過偽裝資料,就可輕易繞過NextCard的風控。

資質差、高風險,這兩個因素下,就決定了NextCard的資產質量,並不優質。

此時,市場上對於NextCard的模式,開始出現質疑和動搖。

純互聯網獲客怎麼保證客源的優質?不是必然導致逆向選擇嗎?

徵信還不完備的基礎上,線上審核靠譜嗎?

First Union的分析師梅勒迪斯·惠特尼率先對NextCard的經營方式提出質疑,並將其股票評級由“買進”降至“持有”。

惠特尼指出,鑑於NextCard已開始向風險水平並不低的消費者大肆發行信用卡,該公司的盈利計劃可能完全泡湯。

NextCard曾向公眾保證將在2001年實現收支平衡,但截至2001年4月,公司營收仍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股價受到重挫。

在互聯網泡沫的沖刷下,不理智的股民仍抱著最後一絲幻想,他們期待著曾經的明星熬過難關,觸底反彈。

但現實給了NextCard最後致命一擊。

2001年10月31日,美國貨幣監理署對NextCard進行了一次常規檢查,他們發現,NextCard沒有為它的信貸損失準備足夠的資金。

監管單位要求NextCard準備1.4億美元的監管資金。

對於壞賬纏身的NextCard來說,這根本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因此,10月31日,Jeremy夫婦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他們宣佈將NextCard出售,並僱傭高盛為之尋找買家。

人們一大早拿到報紙就詫異地發現,各家大報的頭版頭條刊登的都是有關NextCard出售的報道。

NextCard的CEO,John Hashman,在採訪中稱:“我們相信我們的商業模式已經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我們應該尋找一位更大的公司作為買方,來更好地將我們的價值體現給我們的投資者。”

NextCard能絕地反擊嗎?

03神話破滅

後面的故事,則更為凶險。

“幾分鐘放款,在當時的徵信和技術的條件下,都還是不成熟的,這就決定了,NextCard的資產很難優質”,此後,成為渣打銀行CRO的牛佳耕,還多次覆盤了NextCard的大敗局,並從中總結經驗。

此時,被勝利衝昏頭腦的高管團隊,開始犯下致命錯誤。

公司為了掩蓋高出行業很多的壞賬率,將很多屬於客戶拖欠不還的“不良”和“壞賬”,歸結到“欺詐損失”中。

在美國的信貸體系中,欺詐損失屬於操作風險,不納入“信貸損失”之中。

因此,從財務報表中看,NextCard的客戶的信貸風險並不高。

然而,這個謊言很快被戳破,NextCard的某位高層舉報了這一信息,相關部門介入調查,更誇張的是,這個盛世謊言,外部審計機構E&Y,也涉嫌更改審計報告,參與其中。

此消息一出,NextCard的股價從4.48美元下降到0.87美元,跌幅約為84%。

人們紛紛拋售股票,對這個風行一時的在線信貸模式,徹底失去了信心。

來自SNL Securities的分析師Bjorn Turnquist稱,這對NextCard的競爭者如Capital One來說是一件好事,Captial One可能會獲得一些本來是NextCard的用戶。

風控缺失和對金融的褻玩,讓NextCard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對於它的出售,無人問津。

“誰會收購它,我不知道。誰會想要收購它?”Bjorn Turnquist稱。

2002年3月,NextCard的546名員工,僅剩64人,股票摘牌,黯然退市。

半年之後,NextCard遭到聯邦證券監察機構的調查,窮途末路,宣告破產。

截止此時,NextCard已經發行了超過100萬張信用卡,80萬用戶的賬戶慘遭關閉。FDIC預計,它的信用卡業務失敗將導致3-4億美元的損失。

信貸大敗局:從市值23億美金到退市破產,這家夫妻企業,只用6年

△ SEC起訴五位NextCard前高管和Lendt家庭信託的文件

此後,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證券欺詐的罪名起訴了NextCard的前董事長Jeremy Lent,CEO John Hashman以及其他五位高管。

直到2006年,這場金融欺詐訴訟才得以結束,外部審計公司主要負責人也被判刑。

光鮮的開場,鬧劇般的悽慘結局,讓人唏噓。

“在線信貸的模式是好的,只是他們過於高估了人性,為了追求獲客和放款速度,而放鬆了風控,這就決定了背後悽慘的命運”,多位有國外金融從業經驗的業內人士,在總結這段經歷時,都將失敗歸結於:對金融規律的漠視,和對風險缺乏敬畏之心。

“對金融,不可有任何褻玩之心”,牛佳耕稱。

信貸大敗局:從市值23億美金到退市破產,這家夫妻企業,只用6年

NextCard在金融歷史上,刻上一道深刻而血淋淋的刻痕。

如今,我們又處在了一個相同的時間節點。

互聯網金融興起,在線信貸的盛行,和當年的NextCard一樣,風光無限。

傷痕過去了十幾年,但在很多金融從業者心中,依然隱隱作痛,並提醒他們,悲劇不可重演。

(頭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