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在數字化趨勢下重新定義貨幣的微觀基礎'

"

加密數字貨幣的出現,顯示數字化對金融產業鏈、金融組織的邊界帶來了重構的可能性,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變革已“撲面而來”。這就需要從理論到實踐的全新思考。我們必須以此為切入點,深入梳理和分析背後的理論、政策、技術與實踐邏輯。

加密數字貨幣冒出頭來,原有的貨幣概念、理論與運行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挑戰,原有的貨幣數字化路徑與新型數字貨幣的衝擊、法定數字貨幣與私營數字貨幣、傳統場景的“私營貨幣”與互聯網場景的“數字私營貨幣”,各種概念糾纏在一起,也增加了理解問題的難度和複雜性。

對此,筆者認為,以眼下Facebook將推出Libra的熱議作為契機,姑且不論其影響究竟有多大,現在必須面對的是,數字化的衝擊已從經濟社會向金融領域不斷延伸。數字化趨勢改變了經濟組織模式、社會分工架構、產業組織的邊界,進而從需求端影響金融服務的模式,也對金融產業鏈、金融組織的邊界帶來重構的可能性,由此衍生了大量新興金融主體、金融業務分工模式等。與此相對應,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也必然受到深刻影響,支付清算體系就是最核心的基礎設施。所有這些,都需要從理論到實踐的全新思考。

當下最要緊的是,對數字貨幣,先應在同一語境基礎上觀察分析。以筆者之見,可從如下幾個視角著手詳加探討。

第一個視角,貨幣與貨幣制度。數字化新技術的湧現究竟給原有的貨幣概念、貨幣邊界帶來怎樣的衝擊和影響,給貨幣所伴隨的一系列制度帶來什麼挑戰。據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定義,貨幣有價值尺度、貯藏手段、交易媒介等功能,而貨幣的不同功能必須合一,才能形成完整的貨幣概念。當然也有非主流研究者曾在歷史上引發一些討論,比如新貨幣經濟學研究者,有些就探討貨幣功能是否可被分開來,如記賬功能和交易媒介功能可否分離。與此同時,各方也都在探索在新形勢下如何重新定義貨幣的微觀基礎。著眼這方面研究的人,大概也有兩條思路:或在宏觀分析中如何確定貨幣的位置,或討論其他一些金融資產是否可能替代貨幣。

由此來看,如果基於貨幣視角,就需進一步判斷,Libra的影響究竟是不是在貨幣層面,還是距離貨幣仍然很遠。事實上,Libra雖然產生了某些貨幣萌芽式的影響,但距離貨幣視角的探討還相距甚遠。

第二個視角,支付清算。長期以來,貨幣和支付常被混在一起。當我們討論支付時,或許是貨幣的一部分功能,但兩者的研究重點和內涵並非一致,有時甚至還有較大差異。支付清算作為最重要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內涵非常豐富。研究支付問題時,一方面涵蓋的類型可包括支付系統、中央證券存管、證券結算系統、交易數據庫等,另一方面考慮的要素可能包括支付功能、支付服務主體、支付賬戶、支付監管、支付制度安排等。近年來興起的支付經濟學,研究在整個支付交易機制中涉及哪些定價、交易費用、委託代理問題。若從這個視角來看,就需回答Libra是不是在零售支付特別是跨境零售支付方面帶來一定影響。如果有,怎樣剖析其帶來變化的內部機理。比如,是基於原有的、銀行賬戶為主導體系下的零售支付衝擊,還是完全基於去賬戶的、加密數字貨幣格局下潛在的衝擊和影響。

在全球零售支付體系中,跨境零售支付確實是重要的“痛點”領域,存在大量值得優化的地方。不過,跨境零售支付規模有限,Libra在此的拓展空間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大。

Libra可能在解決跨境零售支付痛點方面有所改善,卻並非能產生顛覆式的影響,畢竟仍離不開技術、合規、產品等多方面的約束。或許在某些“弱勢貨幣”、支付效率低下的發展中國家,能贏得一些發展場景。

第三個視角,法律與規制。歷史上曾有一批學者認為,貨幣、金融體系並非自然演進,而是法律限制或政府管制的必然結果。在自由放任的競爭性市場條件下,不一定存在集記賬功能和交換手段兩大職能於一身的貨幣,貨幣現有的兩大職能將由不同的物質分別承擔,市場上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最終將被“精密的物物交換”所取代。可見,討論包括Libra在內的任何金融創新,都離不開所面臨的法律環境的變化。客觀來看,數字經濟與數字金融的快速發展,已給原有的法律規則帶來重大影響,在數字化條件下的金融基礎設施領域,更是未來遭遇挑戰的重中之重。

那麼,Libra在貨幣層面和支付層面對現有法律規則帶來什麼樣的挑戰,在未來可能的法律規則變化中會獲得怎樣的發展空間呢?就眼下的觀察,在日益複雜的各國金融監管規則之下,Libra或許能獲得與一些“監管沙盒”類的空間,但整體前景並不樂觀。

第四個視角,純粹技術和商業模式。也有人認為,Libra與新技術的結合尤其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似乎並不那麼密切,即便採用區塊鏈技術,在實驗環境下的指標顯然過於樂觀,在實際運行中更難以達到。今天,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技術、分佈式技術、安全技術等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全面改變了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金融規則。在這個大歷史背景下,Libra究竟體現出怎樣的新技術特徵,又是一個重要研究視角。與之相應,從一款互聯網產品的角度看,究竟Libra給Facebook商業模式、商業邏輯帶來什麼樣的挑戰,是否促使其更多介入金融領域,都值得深思。至少目前Libra還未充分表現出其背後的技術先進性,似乎更多體現為商業模式變革。

面對數字化時代,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變革已“撲面而來”。我們必須以此為切入點,深入梳理和分析背後的理論、政策、技術與實踐邏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