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箇中心環節,是調整和優化現有的金融體系結構

肖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箇中心環節,是調整和優化現有的金融體系結構肖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箇中心環節,是調整和優化現有的金融體系結構

7月10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申萬宏源2019夏季策略會上發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演講。肖鋼認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箇中心環節,就是要調整和優化現有的金融體系結構。

他指出,機構體系中的很多方面必須要做調整,比如說銀行體系,在信貸資源的配置上存在問題。非銀行金融體系的結構也需要調整,比如公募基金,公募基金髮展了十多年,十年前大概是3萬億的股票基金,十年之後,公募基金的總額到了大概30萬億,但是股票基金仍然在3萬億以下。

他還表示,加快和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還是要著眼於制度和機制,比如資本市場的註冊制就是一個制度性的改革。

肖鋼認為,近幾年,一批中小銀行存在很大風險,原因首先在於過多的跨界經營、跨省經營,造成戰線過長引發風險。第二,內部公司制度不完善,被大股東當成取款機。第三,盲目擴張資產導致信用下降。

來看肖鋼發言的主要內容:

我認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箇中心環節,就是要調整和優化現有的金融體系結構。機構體系中的很多方面必須要做調整,比如說銀行體系,在信貸資源的配置上存在問題。從2013年開始,民營企業貸款佔整個銀行的信貸比重持續下降,而國有企業的貸款比重卻持續上升,這個結構和民營企業的地位是不相稱的,因為民營企業佔了整體稅收的50%以上,GDP的60%以上,就業的70%以上,創新的80%以上,全國70%的新產品是民營企業生產的。另外,新增銀行體系貸款的50%是房地產及其相關的產業,這也是不合理的。

非銀行金融體系的結構也需要調整,比如公募基金,公募基金髮展了十多年,十年前大概是3萬億的股票基金,十年之後,公募基金的總額到了大概30萬億,但是股票基金仍然在3萬億以下。市場體系、產品體系也不健全,尤其是產品體系同質化比較嚴重,而我們對金融的需求卻是差異化、多元化的。

調整和優化金融體系的目的在於“雙向目標”。一方面,金融要脫虛向實,服務於實體經濟和人民生活。另一方面,金融要提供精準服務,就是有效需求和精準服務的對接,實現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保證金融業本身的高質量的發展。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有以下幾點:

第一,著眼於供給側,而不是信用擴張的需求側。中央反覆強調,不能搞大水漫灌,不能夠簡單的放鬆銀根,所以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定不是在需求側,因為我們的信用總量已經很大了。

第二,著眼於服務功能與服務質量效率並重,而不是做大規模的粗放式經營。

第三,著眼於精準供給與需求有效匹配,而不是增加無效、低效的供給。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資金效率比較低且在下降,對經濟支持的邊際效應也在下降。所以提高我們的資金使用效率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第四,著眼於制度改革與機制轉換,而不是簡單等同於政策執行與調控手段。隨著信息、經濟、金融的形勢變化,我們需要採取一些微調、預調的措施來適應形勢的變化,但這並不能夠代替改革。加快和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還是要著眼於制度和機制,比如資本市場的註冊制就是一個制度性的改革。

為什麼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一是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的需要。2018年中美貿易衝突以來我們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2018年的4月份資管新規出臺以後,社會融資增量驟然下降,增量比上一年減少3萬多億,主要由於信託貸款、委託貸款和承兌匯票大幅下降,對經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民營企業首當其衝,遭遇信用危機,借不到銀行貸款。

第二是解決債券違約問題的需要。截至2018年,債券違約金額已經超過800億,今年1-5月份超過600億,在這樣的宏觀環境下,我們需要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三是經濟水平與產業發展階段的需要。首先,我國今年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9000美元,處於收入中等偏上的位置,需要對直接融資的比重進行提高。第二,創新型、創意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使得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直接融資有廣闊的市場潛力。第三,隨著法治、文化、信用制度的建設加強,促進直接融資快速發展。最後,利率、匯率、資本兌換、綜合經營改革也會推動金融結構的改變。

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什麼關係?

金融供給側改革仍然是經濟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部分,並且服從服務於經濟供給側改革,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在研究金融供給側改革和經濟供給側改革時,既要看到它給金融業帶來的機遇,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它給經濟帶來的挑戰。

機遇方面,加快推進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增強微觀主體的活力,提升產業鏈水平,加快經濟動能轉換,為金融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挑戰方面,首先主要是結構性去槓桿問題,當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居民的槓桿率水平都比較高。其次包括殭屍企業的處置、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較多等問題都給金融業帶來很大的壓力。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兩者是並行不悖、目標統一的,都是為了促進經濟高速增長。在穩增長的基礎上,在高質量的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而防控風險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既要做到堅定可控,又要做到有序適當。近幾年,一批中小銀行存在很大風險,原因首先在於過多的跨界經營、跨省經營,造成戰線過長引發風險。第二,內部公司制度不完善,被大股東當成取款機。第三,盲目擴張資產導致信用下降。由於中小銀行的部分資金委託給中小證券公司運營,當中小銀行存在風險時,很可能也將風險傳導給了這些中小證券公司。

當前做好整個經濟工作,應該要把握好三大關係:

第一,統籌好國內和國際關係——凝心聚力辦好自己的事。

第二,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決不能讓經濟增長滑出合理區間。合理的區間在6%到6.5%。如果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那就會給經濟循環帶來阻礙,甚至於有可能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所以防風險一定要在保增長的基礎上進行。

第三,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依靠改革開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當前來看,微觀主體的活力是檢驗我們能否處理好這兩者關係的一個重要標誌。

穩金融一共包括六部分的內容:

第一,穩流動性。巴菲特有句名言說流動性就像空氣一樣,有的時候沒感覺,一旦沒有了,人就會馬上窒息。

第二,穩社融。

第三,穩股市。

第四,穩債市。今年以來債市發展總體不錯,但地方政府債發得過多,要防止地方債務鏈斷裂導致地方建設阻滯。

第五,穩匯市。這一點由於目前國內外環境的變化而顯得非常重要,當前對外金融風險明顯增加,主要包括匯率、外匯儲備、跨境資本的流動、國際收支平衡等方面。經常項目分兩大類,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我國的貨物貿易長期順差,現在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服務貿易長期逆差,現在呈現增多的趨勢,因此經常項目的順差會逐步減少,甚至可能會變為逆差,我們也要做好準備。從資本和金融項目來說,目前我國是順差,未來的趨勢很可能是資本和金融項下的外匯流入抵補經常項目順差下降的部分。這也會對我們的外匯儲備,對我們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的手段也會帶來重大的影響。

第六,穩房市。

怎樣實施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八字方針。

首先,鞏固。鞏固去槓桿、治亂象的成果。

第二,增強。增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

第三,提升。提升新發展理念、供需匹配度、資產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客戶為中心。對於證券公司而言,把非標的資產和場外市場研究做好,是發展多層次市場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往往過分重視場內市場,忽略大量的場外市場交易,但其實,金融市場的很大潛力是在非標的資產和場外市場。但要做好非標的資產和場外市場的研究存在著很多的困難,比如說透明度高,定價機制缺失,交易的流動性差。未來可以利用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智能科技等手段,使非標資產和場外交易由過去的不透明變成透明,由過去的不可交易變成可交易。

第四,暢通。要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增強改進金融改革開放的緊迫性和使命感是我們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總體而言,我國的國際金融地位在上升中,由此導致改革缺乏一定的緊迫感,然而被迫改革不可取,一定要有自信、自強的追求,來提高金融改革開放。我們不僅要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機制,還要為國際金融的政策、規則制定貢獻出中國的力量。

肖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箇中心環節,是調整和優化現有的金融體系結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