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金融數據超出市場一致預期 降準仍具有可能性

3月金融數據超出市場一致預期。

央行發佈2019年3月份金融信貸數據顯示,新增信貸1.69萬億元(前值8858億元);新口徑下新增社會融資總額2.86萬億元(前值7029萬億元);新口徑下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7%(前值10.1%);M2同比增速8.6%(前值8%),體現出全面改善態勢。

債務提升

“金融數據的全面轉好預示著‘社融底’已過,社融後續預期在10.5%的水平線以上運行。”中信證券認為,展望二季度,貨幣政策將保持合理穩定,而伴隨融資結構持續優化,“寬信用”或將踏春而來。

在3月信貸大幅反彈之後,瑞銀認為短期內央行降準的可能性或幅度會有所降低。瑞銀預計2019年年底整體信貸增速會從2018年年底的9.5%反彈至11.5%左右,官方社融餘額同比增速反彈至12%左右,不過反彈幅度應較此前幾輪寬鬆更為溫和。這意味著整體信貸目前的強勁反彈勢頭在未來可能會有所減弱。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今年央行不會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有可能再次降準、但幅度可能要小於此前預期的200個基點。

另一方面,整體信貸增速提高2個百分點、名義GDP增速放緩,意味著今年非金融部門債務佔GDP的比重可能提高6個百分點左右,與去年的下降形成鮮明對比。雖然再次加槓桿可以支撐短期增長、提振金融市場,但也可能加劇投資者對於中長期控制槓桿率、防範金融風險的擔憂。

實體經濟“前低後高”

信貸連續12個月保持月度同比高增。中信證券認為,結構上看,居民部門方面,居民貸款的高增主要受股票市場的顯著升溫及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兩方面影響。伴隨大中城市樓市政策的相對放鬆,以及股市成交量的持續景氣,居民貸款短期增速有望持續。

企業部門層面,3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信貸新增1.07萬億元,環比同比均出現顯著上升(環比多增2359億元)。其中,3月中長期貸款新增6053億元,而短期貸款的淨貢獻較前序月份有顯著提升。

這反映了兩個特點,即:1)整體企業流動性有所改善(體現為從票據向短期貸款的傳導開始出現);2)中央和地方財政政策逆週期的效果持續顯現。

向後看,中信證券認為PMI的環比改善還將繼續,而伴隨資金供給和中小企業需求的雙升,企業部門貸款同比還將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後續企業部門融資結構還將繼續優化(即票據減、短期和中長期增),而實體經濟也將“前低後高”。

中信證券認為社融增速低點已過,後續受益於地方專項債的持續發行、非標融資的逐步回暖、以及人民幣貸款在結構改善下的穩健增速,預計社融增速的運行中樞將穩定在10.5%以上的水平。

降準仍具有可能性

廣義貨幣供給方面,3月M2增速環比改善略超預期,增速達8.6%,環比提升0.6個百分點,有較為顯著的修復。M2的回升主要受持續較為寬鬆的貨幣市場環境以及商業銀行加大資金運用兩大因素所致,而非標的回暖也適當放大了貨幣乘數。另一方面,M1同比增速也大幅回升至4.6%,環比回升2.6個百分點,這一回升也符合M1增速的底部已過。向後看,伴隨企業流動性的修復及企業預期的改善,預計M1與M2的剪刀差還將進一步縮小,在二季度M1增速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

整體來看,6月MLF到期壓力較大,6月降準仍具有可能性,但在合理穩定的基調下,亦不排除央行通過MLF或TMLF等工具進行流動性補充。中信證券認為,融資結構的持續改善將是貫穿今年的主要旋律,而伴隨結構改善,信用的疏通渠道也將繼續恢復,幫助實體經濟企穩回升。

週期性復甦

3月的信貸數據也讓不少投資者頗為吃驚。

有私募基金經理評述稱:“你知道這個金融數據有多瘋狂嗎?央行公佈數據時,明顯就明白了。因為它不說社融、人民幣貸款的同比增速。但是我告訴你,這個數據,已經不是大水漫灌了,是洪水氾濫。當前的經濟政策目標就是不計代價把經濟拉上去,其他次要目標全部不考慮。這次要目標有:通脹、人民幣貶值壓力、房地產泡沫……這是有巨大後遺症的。”

交銀國際策略師洪灝認為,史詩級的貨幣和信貸增長顯示重振經濟的決心。當前,中國重振經濟的決心已經躍然紙上。短期票據融資激增反而可能成為近期市場投機活動的一個流動性來源。

儘管中國央行可能不得不在稍後階段重新平衡3月天量的貨幣增長,但這些貨幣統計數據顯示出的決心也印證了穩定經濟的重要性。很難想象有誰會願意把剛剛復甦的經濟扼殺在萌芽狀態。大規模的流動性供應遲早會轉化為基本面的進一步好轉。

洪灝撰文稱,隨著史詩級的貨幣數據出爐,市場將開始尋找,並應很快就會找到週期性復甦的確鑿證據。這是因為基本面的改善往往會在強勁的流動性增長後隨之而來,並將建立一個良性的市場價格和基本面之間的反饋循環。因此,市場普遍的謹慎反而暗示市場將進一步上漲。

近期的經濟數據驗證了經濟週期在2019年復甦的預測, 但週期性板塊並沒有完全參與市場週期性的復甦,週期性板塊應該很快將跑贏市場。房地產建設投資的增長,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激增所暗示的、即將開啟的基建投資,以及重新顯示經濟擴張的PMI,都表明中國經濟出現了週期性復甦。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本輪政策並未走舉債刺激的老路,當前的社融回升仍主要以短期類貸款為主,後續並不具備持續飆升的可能性。此外,基建投資增速的回升源於地方專項債的提前發行,但地方隱性債務的規範仍制約了基建投資上升的空間。加上棚改目標的大幅下調製約了三線以下城市地產銷售,當前的地產銷售反彈也難以持續。

總體來看,無論是貨幣增速還是經濟通脹增速,未來更多呈L型而非V型反轉,因而低利率時代並未結束,利率超調之後或帶來配置機會。

首先,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們的利率水平依舊非常可觀。目前我們的10年期國債利率是3.3%,高於美國的2.5%,而且遠高於日本、歐元區的零利率。而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成熟市場無一例外都進入了低利率時代,相信中國也不會例外。

在過去的兩年,我們進行了轟轟烈烈的金融去槓桿,將貨幣增速從過去10年的15%降至目前的8.6%。參照海外經驗,貨幣增速中樞的下降會帶來利率中樞的下降,因此相信中國已經正式步入低利率時代。雖然從短期來看利率的下行會有反覆,但利率波動的高點和低點會逐步下移。

其次,隨著利率中樞的下降,居民財富必然會從銀行流出,尋找新的投資機會。房市在過去已經充分受益,因而未來最有希望的是股市。

本文源自理財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