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職業棋手總能看到自己最想下的一手棋?——井山裕太(1)

井山裕太 跳槽那些事兒 石田芳夫 圍棋 找藉口安靜 2019-05-02


為什麼職業棋手總能看到自己最想下的一手棋?——井山裕太(1)


原址:https://gentosha-go.com/articles/-/20236

原題:天才棋士・井山裕太の思考法から學ぶ「最善の一手」の打ち方~書籍『勝ちきる頭脳』より【第1回】なぜ、プロ棋士には「打つべき一手」が見えるのか?

作者:井山裕太

摘自:幻冬舍

翻譯和整理:找藉口安靜 令和元年


為什麼職業棋手總能看到自己最想下的一手棋?——井山裕太(1)


根據“經驗得出的棋感”,指引正確的方向

棋感與經驗和走勢有關

很多棋迷給我提了很多問題,在這當中問得最多的是“經常提到計算的問題,那麼算了多少手才能算是算清楚了呢”。

特別是對圍棋並不瞭解的人來說,對職業棋手這種特殊的職業倍感興趣,或許總會覺得“這些人究竟能算到多少手”。我也很能體會這種感受。因為我在和職業棒球投手見面時,我也會問“你的球速大概能有多少公里”,遇到職業高爾夫球手我也會問“你能飛多少碼”。

關於這個問題,以前有過一個故事,石田芳夫老師在被棋迷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回答了“一目千手”,周圍的人對此大吃一驚。

當然了,石田芳夫老師的答案也並非空口而談,也絕不是荒唐無稽想出來的數字。如果將所有的計算像樹枝一樣換算下來的話,或許能得出這個數值。

但是在職業棋手的對局中,腦子裡究竟是怎麼計算的,然後是怎麼決定要下哪一手棋的。如果要說明這些內容,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棋感”的話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所以我們先不談“計算”,先從“棋感”進行一番說明。

對職業棋手來說,只要對手一下在任何地方,自己就會浮現出“在這個局面下我應該要下在這裡”或者“我想下這手棋”的想法。當然這些候選手段有可能是唯一的,還有可能有兩種或者三種選擇,而實際上這手棋或者這些手段,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正確答案。

那麼,這些手段從何而來?或許每個人的答案或多或少有些不同,而我的回答是“經驗和走勢”。

首先從“經驗”開始說明吧。

因為我們已經下過了數不勝數的對局,所以即便是自己沒有遇到過的局面,我們總能從過去的對局中回憶起相似的局面。並且我們可以反覆地進行回憶,並非用過一次就不再用了。

所以我們的大腦中還留著之前的數據,所以即便是完全不一樣的局面,只要有一些相似處,自己就會直覺“這麼下應該是對的吧”。

如果是遇到關係到棋子生死的“死活”局面的話,或許還能更加容易解釋一些。職業棋手從小就開始做大數量的死活題,所以只要在實戰中遇到相似的棋型,自己的直覺就會告訴我“這裡是急所”,一下子就能知道正確答案。諸如此類從自己之前做過的無數死活題的經驗中得到棋感,這樣的思考方式在關係到全局性的手段時也經常被使用。

帶入某一局面的“走勢”也很重要

那麼下面就圍繞“走勢”進行說明。

如果想要某一局面的話,必然會有“走勢”的因素。自己的手段和對手的手段,每一手棋其實都有各自的故事。

而棋手們會根據棋局的“走勢”考慮手段。經常會遇到“這盤棋是這樣一個趨勢走過來的,下一手棋下在這裡應該是最自然的”的情況。

換而言之,如果逆著“走勢”行棋的話看似不簡單,或者很難想到。不過在局後經常會有人說:“這個情況下下在這裡你覺得怎麼樣呢?”的問題,而往往被指出來的手段確實也是可以考慮的手段。但是對我來說每一手棋都有各自的故事,因為自己是根據這樣一個“走勢”選擇手段的,所以說如果被指出來的手段偏離了自己的故事,這手棋就不會隨著“棋感”浮現出來。

所以說,如果自己讓我直接面對從沒接觸過的別人的棋局,然後問我“這個局面下該怎麼下”的時候,我總是很難判斷。所以在這個時候希望能告訴我這個局面是怎麼下出來的,這樣我就能說出:“原來如此。如果是這麼下出來的話,下一手棋我可能會這麼下”的見解。

所以對棋手們來說,“棋感”是根據經驗和走勢為得出的內容。

當然了,既然是“棋感”,所以瞬間就能想得出來。即便對手下出打破常規的手段,都會有“面對這手棋,或許這麼應對會比較好”的嗅覺。如果時間比較充裕的話,為了對這手棋進一步驗證,進行深入的計算,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就用最低限的計算面對棋局,相信自己的“棋感”然後行棋。

而我在大部分局面下,都會用同樣的思考方法進行面對,極少情況下會有4到5個選項。如果一下子出現5種選擇的話,這或許就不能被成為是“棋感”了,但是實際上一下子能想到幾種手段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第4,甚至是第5個選項,或許對其他棋手而言,這些手段並非在“棋感”的範疇當中。但是對我來說,這些選項也是在“棋感”的範疇裡面。即便看上去棋型非常不好,但是正因為之前有過憑藉這些手段讓我大獲成功的“經驗”,才讓我有這樣的思考方式吧。

而其他人選擇放棄的手段而我卻選擇保留,其實還有一個理由。

我在每天的學習中都會進行擺譜,而我在這時不會漠然地根據手順進行擺譜,我會稍有意識地尋找一般情況下難以發覺的其他選擇項。

而這種訓練,讓我在其他人選擇放棄這類手段的時候,我會選擇把這些手段留在“棋感”的範疇當中。

另外,“靈光一現”這一詞和“棋感”也有相似處,但是我覺得兩者之間稍微有些區別,所以對此我也稍微進行一些解釋。

根據“棋感”我們會想出很多手段,但是自己在推演出之後的手段後,感覺任何一種手段的結果都比較一般。所以在那個時候會尋找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手段,在反覆思考之後突然浮現出來的手段,這才可以稱為是“靈光一現”。

所以說,“靈光一現”一般在形勢稍差的情況下需要的內容。如果形勢比較順風順水的話,只要“通過”棋感下出符合常規的手段就已經足夠了。

如果只有“棋感”的話就很難打開不利局面,所以需要再進一步提升到“靈光一現”層面,這才是我們棋手的思考次序。


為什麼職業棋手總能看到自己最想下的一手棋?——井山裕太(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