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 新刊亮相'

""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 新刊亮相

不確定性下的長週期視角

文/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

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持續減弱,放緩趨勢日趨明顯。從逆全球化思潮下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的中美貿易爭端、美歐及美日等國的貿易爭端,到發達國家民粹主義興起,再到地緣政治的局部矛盾加劇,多方面、多層次的結構性矛盾激化,對全球經濟發展、金融穩定、資本流動乃至創新,都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與此相應,世界銀行對全球經濟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3%降至2019年的2.9%,並在2020年至2021年達到2.8%,下行風險愈加突出。世界貿易組織 (WTO)在4月2日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也對貿易形勢作了悲觀預測:2019年及2020年這兩年貿易形勢將繼續承受巨大壓力。該機構對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調至2.6%。

從國家層面看,美國處在其歷史上最長的經濟週期和現代金融史上最長的信貸週期的尾聲階段。隨著特朗普政府減稅刺激效益的減弱,美國政府面臨財政赤字、私營企業負債、金融市場的“悲觀”預期等多方挑戰,美聯儲“保險性降息”在即。

在中國,經濟發展在經過40年快速增長後,已進入轉型和戰略機遇期。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爭端的外部衝擊還將持續,內部在長期深化供給側改革、鞏固經濟中長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方面,還在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政策組合。

面對多重不確定性下的任何判斷和決策都是艱難的。在本期專刊中,12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將從長週期的視角出發,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經濟動態趨勢背後的若干長期核心要素,進行深入分析探討,並從政策、產業佈局、投資和創新等方面,為讀者提出新的問題,為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提供理性的框架和聚焦的建議。

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層面,多位專家將在當前去全球化浪潮下、貿易體系發生結構性變化的關鍵時點,從中美貿易摩擦、西方民粹主義抬頭的根源、寬鬆貨幣政策、企業和資本市場基本面等角度出發,對中長期經濟增長的要素作評估,對下行風險作審慎研判,探討應對性政策工具的設計和選擇。

在中國經濟層面,除開對中美貿易摩擦的進一步研究,本期作者將探討一系列當前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課題:創新中國對外投資方式、跨境資本流動監管、有效的經濟政策工具設計、國內產業佈局、創新等等。

在多重不確定因素驅動的全球及中國經濟發展當下,新的角度、新的信息和理性合理的框架思路,是正確認清和把握未來長期趨勢不可或缺的。這正是本期封面專題和各位專家學者關注的主要課題。我們期待與關注全球經濟發展格局變遷和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廣大讀者,一道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前行。

"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 新刊亮相

不確定性下的長週期視角

文/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

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持續減弱,放緩趨勢日趨明顯。從逆全球化思潮下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的中美貿易爭端、美歐及美日等國的貿易爭端,到發達國家民粹主義興起,再到地緣政治的局部矛盾加劇,多方面、多層次的結構性矛盾激化,對全球經濟發展、金融穩定、資本流動乃至創新,都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與此相應,世界銀行對全球經濟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3%降至2019年的2.9%,並在2020年至2021年達到2.8%,下行風險愈加突出。世界貿易組織 (WTO)在4月2日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也對貿易形勢作了悲觀預測:2019年及2020年這兩年貿易形勢將繼續承受巨大壓力。該機構對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調至2.6%。

從國家層面看,美國處在其歷史上最長的經濟週期和現代金融史上最長的信貸週期的尾聲階段。隨著特朗普政府減稅刺激效益的減弱,美國政府面臨財政赤字、私營企業負債、金融市場的“悲觀”預期等多方挑戰,美聯儲“保險性降息”在即。

在中國,經濟發展在經過40年快速增長後,已進入轉型和戰略機遇期。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爭端的外部衝擊還將持續,內部在長期深化供給側改革、鞏固經濟中長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方面,還在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政策組合。

面對多重不確定性下的任何判斷和決策都是艱難的。在本期專刊中,12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將從長週期的視角出發,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經濟動態趨勢背後的若干長期核心要素,進行深入分析探討,並從政策、產業佈局、投資和創新等方面,為讀者提出新的問題,為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提供理性的框架和聚焦的建議。

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層面,多位專家將在當前去全球化浪潮下、貿易體系發生結構性變化的關鍵時點,從中美貿易摩擦、西方民粹主義抬頭的根源、寬鬆貨幣政策、企業和資本市場基本面等角度出發,對中長期經濟增長的要素作評估,對下行風險作審慎研判,探討應對性政策工具的設計和選擇。

在中國經濟層面,除開對中美貿易摩擦的進一步研究,本期作者將探討一系列當前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課題:創新中國對外投資方式、跨境資本流動監管、有效的經濟政策工具設計、國內產業佈局、創新等等。

在多重不確定因素驅動的全球及中國經濟發展當下,新的角度、新的信息和理性合理的框架思路,是正確認清和把握未來長期趨勢不可或缺的。這正是本期封面專題和各位專家學者關注的主要課題。我們期待與關注全球經濟發展格局變遷和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廣大讀者,一道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前行。

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 新刊亮相

本期目錄

封面專題

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2019年正值國際貿易格局劇變與全球化發展的關鍵時刻。在貿易摩擦背景下,世界經濟儘管有所復甦,但進程緩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23日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再次下調了對2019年和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為3.2%和3.5%,較4月的預測值均下調0.1個百分點。具體看,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經濟增速下滑、失業率增長、金融風險累積等壓力,不少經濟體陸續降息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在我國,2019年上半年6.3%的經濟增速顯示經濟運行平穩,但時刻留意外部週期變化也至關重要。值此關鍵時刻,本期封面專題邀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全球和中國經濟長週期的發展趨勢,為降低全球經濟風險、提高經濟韌性、鞏固經濟增長建言獻策。

1

祁斌:創新對外投資方式 推動全球經濟協同增長

中國創新對外投資方式,率先探索出新型雙邊基金與跨境投資平臺結合的方式,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先進技術“引進來”,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2

陳文玲:粵港澳大灣區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

中國有長期的抗風險的能力,有保證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向遠的能力。粵港澳大灣區一定能夠實現它的戰略定位,逐步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3

巴曙鬆、巴晴: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的國際經驗與中國探索

繼續推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建設,進一步發展成熟且具有流動性的本國市場,是應對外來資本衝擊的更有效方式。

4

Edward I. Altman:全球信貸週期的現狀和前景展望

目前在2019年中,四個指標都表明,我們仍處於一個良性的信貸週期中。但對比歷史經驗,下一次不良信貸的週期或將更持久,影響更為深遠。

5

白明:G20大阪峰會後中美經貿關係的研判與期待

中美貿易戰在一定時期內休戰很有可能,但休戰不易,停戰更難,現階段還很難用畫上“休止符”來形容今後一段時間貿易戰的走向。

6

朱海斌:中國貨幣政策工具框架改革的挑戰與思考

面對挑戰,央行需要理清市場利率和市場化利率,減少和取消政策管制,推動金融市場主體的市場化;同時處理好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的聯繫,促使金融市場改革和貨幣政策改革與實體經濟的改革同步推進。

7

黃小軍、吳昊:美國經濟週期和貨幣政策的新拐點

始於2009年6月的此輪經濟週期已走過了120個月,成為美國曆史上最長的經濟週期。當期的諸多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已經進入週期後半段。

8

沈建光、張曉晨、徐天辰:全球經濟放緩環境下的新興經濟體展望

近期,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確實將對新興經濟體發展造成影響,但並無必要過度悲觀,對新興經濟體發展的中長期判斷,仍應保持理性認識。

9

莫恆勇:去全球化浪潮下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

雖然目前這次經濟和政治條件遠沒有上一次那麼可怕,但對目前的民粹主義運動,不應低估它們對政治穩定、經濟政策以及金融市場的潛在長期影響。

10

趙聞哲:貿易新週期下的全球宏觀經濟變革

建成新的貿易體系要靠主要國家勇於承擔現有經濟矛盾中自身的責任,以相互妥協讓步為基礎,達成新的秩序上的平衡。

11

屠新泉、劉斌:變革中的全球化:科技革命與國際生產分工

科技革命是推動國際生產分工的根本動力。人類從蒸汽時代邁入電氣時代,再發展到信息時代。歷次科技革命都極大提升了社會分工效率,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12

張斌:增強中國經濟韌性的宏觀經濟對策組合

作者從貨幣、財政和對外政策三個方面,討論中國宏觀經濟接下來的對策組合,這些對策力圖在解決短期問題的同時,也增強中國經濟未來的韌性。

最新關注

1

前瞻

2

回顧

3

觀點&數字

宏觀經濟

1

尹中立:房地產金融政策導向出現的變化及原因

按揭貸款的過快增長擠佔了居民消費,而低收入居民加槓桿買房隱藏較大風險,同時中國經濟面臨新的挑戰,製造業成為優先確保的對象。

2

羅工書 :破解消費增長的遠慮和近憂

消費增速能否保持穩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能否進一步提升是我國實現中短期增長目標,並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因素。

3

高善文 :二季度經濟回顧:短期反彈難掩下行隱憂

考慮到全球貿易收縮和中美衝突的長期性將會持續對出口以及製造業投資產生壓制,基建的回升可能相對溫和,經濟仍然面臨向下的壓力。

央行與貨幣

1

溫信祥 :從支付看消費:如何催生高質量供給

推動消費領域的供給側改革,要從改革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著手,完善正向激勵價格機制,夯實高質量消費信任基礎。

2

樑斯、範文博 :對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思考

數字貨幣的發行有助於央行更加便捷地管理和控制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降低維護成本,有助於防範各類違法犯罪和交易行為。

銀行與信貸

1

全丹:開放式銀行的實踐與挑戰

開放式銀行經營促進了金融創新,金融創新又進一步推動了開放式銀行經營,而金融數據的共享則是開放式銀行經營和金融創新的主動脈。

2

於守金: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歷史、現狀與未來

隨著交易資質及監管規範,銀行結構性存款市場將進一步分化。

資本市場

1

艾仁智、高暢、陳茵 :股權質押與債券違約險的關聯與預警

本文提出利用股權質押判斷債券違約風險的預警規則,並在實踐中取得較好效果。

2

張宏元: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外開放的探究及建議

自2012年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重啟以來,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為順應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大趨勢,探究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外開放具有重大意義。

財富管理

1

閆化海:受託直投與養老金資產配置的思考

受託直投是受託人履行資產配置職能的實現形式和有效措施。

2

徐正國: 兩週期視角下居民財富演進規律對投資的啟示

工業化週期和人口老年化週期影響居民財富的規模和結構。

互聯網金融

1

劉傳會、汪小亞:個人信息權利的法律保護——香港的立法與啟示

確立個人信息保護基本原則,以信息保護基本原則為核心,構建完整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機制。

2

山成英、趙大偉:人工智能在合規科技中的應用研究

合規科技需要抓住人工智能這一趨勢,實現監管合規的及時和高效,維護金融安全,防範系統風險。

論文故事匯

1

張曉燕 :個股期權微笑如何預測未來股票收益

波動率偏度對股票未來收益率具有統計學上顯著的預測能力,並且其預測能力至少持續六個月。

國際

1

王家強: 浴火重生,行穩必將致遠 ——人民幣國際化十週年成就與未來展望

2019年是人民幣國際化啟程的十週年,未來十年將是人民幣國際化深化發展、邁向第三大貨幣地位的十年。

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 新刊亮相

不確定性下的長週期視角

文/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

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持續減弱,放緩趨勢日趨明顯。從逆全球化思潮下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的中美貿易爭端、美歐及美日等國的貿易爭端,到發達國家民粹主義興起,再到地緣政治的局部矛盾加劇,多方面、多層次的結構性矛盾激化,對全球經濟發展、金融穩定、資本流動乃至創新,都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與此相應,世界銀行對全球經濟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3%降至2019年的2.9%,並在2020年至2021年達到2.8%,下行風險愈加突出。世界貿易組織 (WTO)在4月2日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也對貿易形勢作了悲觀預測:2019年及2020年這兩年貿易形勢將繼續承受巨大壓力。該機構對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調至2.6%。

從國家層面看,美國處在其歷史上最長的經濟週期和現代金融史上最長的信貸週期的尾聲階段。隨著特朗普政府減稅刺激效益的減弱,美國政府面臨財政赤字、私營企業負債、金融市場的“悲觀”預期等多方挑戰,美聯儲“保險性降息”在即。

在中國,經濟發展在經過40年快速增長後,已進入轉型和戰略機遇期。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爭端的外部衝擊還將持續,內部在長期深化供給側改革、鞏固經濟中長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方面,還在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政策組合。

面對多重不確定性下的任何判斷和決策都是艱難的。在本期專刊中,12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將從長週期的視角出發,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經濟動態趨勢背後的若干長期核心要素,進行深入分析探討,並從政策、產業佈局、投資和創新等方面,為讀者提出新的問題,為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提供理性的框架和聚焦的建議。

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層面,多位專家將在當前去全球化浪潮下、貿易體系發生結構性變化的關鍵時點,從中美貿易摩擦、西方民粹主義抬頭的根源、寬鬆貨幣政策、企業和資本市場基本面等角度出發,對中長期經濟增長的要素作評估,對下行風險作審慎研判,探討應對性政策工具的設計和選擇。

在中國經濟層面,除開對中美貿易摩擦的進一步研究,本期作者將探討一系列當前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課題:創新中國對外投資方式、跨境資本流動監管、有效的經濟政策工具設計、國內產業佈局、創新等等。

在多重不確定因素驅動的全球及中國經濟發展當下,新的角度、新的信息和理性合理的框架思路,是正確認清和把握未來長期趨勢不可或缺的。這正是本期封面專題和各位專家學者關注的主要課題。我們期待與關注全球經濟發展格局變遷和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廣大讀者,一道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前行。

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 新刊亮相

本期目錄

封面專題

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2019年正值國際貿易格局劇變與全球化發展的關鍵時刻。在貿易摩擦背景下,世界經濟儘管有所復甦,但進程緩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23日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再次下調了對2019年和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為3.2%和3.5%,較4月的預測值均下調0.1個百分點。具體看,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經濟增速下滑、失業率增長、金融風險累積等壓力,不少經濟體陸續降息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在我國,2019年上半年6.3%的經濟增速顯示經濟運行平穩,但時刻留意外部週期變化也至關重要。值此關鍵時刻,本期封面專題邀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全球和中國經濟長週期的發展趨勢,為降低全球經濟風險、提高經濟韌性、鞏固經濟增長建言獻策。

1

祁斌:創新對外投資方式 推動全球經濟協同增長

中國創新對外投資方式,率先探索出新型雙邊基金與跨境投資平臺結合的方式,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先進技術“引進來”,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2

陳文玲:粵港澳大灣區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

中國有長期的抗風險的能力,有保證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向遠的能力。粵港澳大灣區一定能夠實現它的戰略定位,逐步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3

巴曙鬆、巴晴: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的國際經驗與中國探索

繼續推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建設,進一步發展成熟且具有流動性的本國市場,是應對外來資本衝擊的更有效方式。

4

Edward I. Altman:全球信貸週期的現狀和前景展望

目前在2019年中,四個指標都表明,我們仍處於一個良性的信貸週期中。但對比歷史經驗,下一次不良信貸的週期或將更持久,影響更為深遠。

5

白明:G20大阪峰會後中美經貿關係的研判與期待

中美貿易戰在一定時期內休戰很有可能,但休戰不易,停戰更難,現階段還很難用畫上“休止符”來形容今後一段時間貿易戰的走向。

6

朱海斌:中國貨幣政策工具框架改革的挑戰與思考

面對挑戰,央行需要理清市場利率和市場化利率,減少和取消政策管制,推動金融市場主體的市場化;同時處理好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的聯繫,促使金融市場改革和貨幣政策改革與實體經濟的改革同步推進。

7

黃小軍、吳昊:美國經濟週期和貨幣政策的新拐點

始於2009年6月的此輪經濟週期已走過了120個月,成為美國曆史上最長的經濟週期。當期的諸多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已經進入週期後半段。

8

沈建光、張曉晨、徐天辰:全球經濟放緩環境下的新興經濟體展望

近期,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確實將對新興經濟體發展造成影響,但並無必要過度悲觀,對新興經濟體發展的中長期判斷,仍應保持理性認識。

9

莫恆勇:去全球化浪潮下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

雖然目前這次經濟和政治條件遠沒有上一次那麼可怕,但對目前的民粹主義運動,不應低估它們對政治穩定、經濟政策以及金融市場的潛在長期影響。

10

趙聞哲:貿易新週期下的全球宏觀經濟變革

建成新的貿易體系要靠主要國家勇於承擔現有經濟矛盾中自身的責任,以相互妥協讓步為基礎,達成新的秩序上的平衡。

11

屠新泉、劉斌:變革中的全球化:科技革命與國際生產分工

科技革命是推動國際生產分工的根本動力。人類從蒸汽時代邁入電氣時代,再發展到信息時代。歷次科技革命都極大提升了社會分工效率,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12

張斌:增強中國經濟韌性的宏觀經濟對策組合

作者從貨幣、財政和對外政策三個方面,討論中國宏觀經濟接下來的對策組合,這些對策力圖在解決短期問題的同時,也增強中國經濟未來的韌性。

最新關注

1

前瞻

2

回顧

3

觀點&數字

宏觀經濟

1

尹中立:房地產金融政策導向出現的變化及原因

按揭貸款的過快增長擠佔了居民消費,而低收入居民加槓桿買房隱藏較大風險,同時中國經濟面臨新的挑戰,製造業成為優先確保的對象。

2

羅工書 :破解消費增長的遠慮和近憂

消費增速能否保持穩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能否進一步提升是我國實現中短期增長目標,並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因素。

3

高善文 :二季度經濟回顧:短期反彈難掩下行隱憂

考慮到全球貿易收縮和中美衝突的長期性將會持續對出口以及製造業投資產生壓制,基建的回升可能相對溫和,經濟仍然面臨向下的壓力。

央行與貨幣

1

溫信祥 :從支付看消費:如何催生高質量供給

推動消費領域的供給側改革,要從改革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著手,完善正向激勵價格機制,夯實高質量消費信任基礎。

2

樑斯、範文博 :對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思考

數字貨幣的發行有助於央行更加便捷地管理和控制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降低維護成本,有助於防範各類違法犯罪和交易行為。

銀行與信貸

1

全丹:開放式銀行的實踐與挑戰

開放式銀行經營促進了金融創新,金融創新又進一步推動了開放式銀行經營,而金融數據的共享則是開放式銀行經營和金融創新的主動脈。

2

於守金: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歷史、現狀與未來

隨著交易資質及監管規範,銀行結構性存款市場將進一步分化。

資本市場

1

艾仁智、高暢、陳茵 :股權質押與債券違約險的關聯與預警

本文提出利用股權質押判斷債券違約風險的預警規則,並在實踐中取得較好效果。

2

張宏元: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外開放的探究及建議

自2012年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重啟以來,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為順應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大趨勢,探究信貸資產證券化對外開放具有重大意義。

財富管理

1

閆化海:受託直投與養老金資產配置的思考

受託直投是受託人履行資產配置職能的實現形式和有效措施。

2

徐正國: 兩週期視角下居民財富演進規律對投資的啟示

工業化週期和人口老年化週期影響居民財富的規模和結構。

互聯網金融

1

劉傳會、汪小亞:個人信息權利的法律保護——香港的立法與啟示

確立個人信息保護基本原則,以信息保護基本原則為核心,構建完整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機制。

2

山成英、趙大偉:人工智能在合規科技中的應用研究

合規科技需要抓住人工智能這一趨勢,實現監管合規的及時和高效,維護金融安全,防範系統風險。

論文故事匯

1

張曉燕 :個股期權微笑如何預測未來股票收益

波動率偏度對股票未來收益率具有統計學上顯著的預測能力,並且其預測能力至少持續六個月。

國際

1

王家強: 浴火重生,行穩必將致遠 ——人民幣國際化十週年成就與未來展望

2019年是人民幣國際化啟程的十週年,未來十年將是人民幣國際化深化發展、邁向第三大貨幣地位的十年。

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長週期視角 | 新刊亮相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