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是該好好管管'專家'了 科技創造經濟結構

經濟學家是對昨天感興趣,企業家是對明天感興趣,讓一個對昨天感興趣的人去判斷明天,這是悲哀!
——馬雲
坤鵬論:是該好好管管'專家'了 科技創造經濟結構

終於在每天的筆耕中又迎來了一個週五,每週兩天的休息日坤鵬論是不寫文章的,人能犯點懶,也算是個小確幸。

一、警惕“半吊子”專家誤國

這兩天看到有文章說,警惕“半吊子”專家誤國,這個批判很好!

在坤鵬論看來,如今的專家多如狗,遍地走,就是因為這個特殊職業,一不用考試,二不用評級,更不用哪個部門頒發什麼證書,誰都能稱為專家,甚至完全可以自說自話,自己給自己按上專家的光榮稱號。

高人說,做就要做離錢近的生意,這樣才能嗅到最多的錢之芬芳,攫取到最多的錢之利益。

所以,專家中最多的非經濟學家、經濟專家、金融學家、金融專家莫屬,這個現象,世界大同。

因為,大部分國家都沒有要求這些“家”必備職業資格,光是美國就有15萬左右的人聲稱自己是這樣那樣的經濟學家、經濟專家。

這種經濟學家氾濫之風何時開始的呢?

坤鵬論查了查,應該源於18世紀和19世紀,從那時候起,只要在社會科學領域傑出的知識分子都被稱為經濟學家,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比如:亞當·斯密、約翰·斯圖爾特·穆勒等。

並且,經濟學家以及專家根本就是一個不需要負任何責任的職業,他唱多也好,唱衰也罷,只要控制好尺度,基本就能如入任它風吹雨打,穩坐釣魚臺的大自在境界。

就像一些股市中的經濟學家,你因為聽信了他的錯誤言論,而虧掉的錢,你能找他算賬追究損失嗎?

除了經濟學家好當,沒有具體界定限制外,關鍵還在於人們也對他們的消費需求旺盛。

在所有科學中,無論是硬科學還是軟科學,氣象學和經濟學為人們的消費提供了最多的預測和言論,看看媒體和互聯網,沒有哪個領域會比經濟學家更能嗶哩嗶哩。

坤鵬論:是該好好管管'專家'了 科技創造經濟結構

那麼,什麼地方經濟學家和專家最扎堆呢?

有人說,當然是大學啦!

錯!

應該是各類金融機構,比如:銀行、投資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

這些機構都設有自己的分析部門,僱傭了大量分析師,比較牛的分析師在外被稱為專家或經濟學家,最牛的分析師則被稱為首席經濟學家。

他們每天進行著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其實就是不停地預測著明天、下週、下個月、下一季、下一年的經濟和行業走勢。

首席經濟學家的預測往往會成為其公司的正式預測,然後被公司管理層用來做業務規劃,或是發佈出去,為公司也為自己揚名立萬。

首席經濟學家所擁有的預測權給予了他們在公司裡相當大的權利。

當然,就像商業一樣,有需求必然就會有供給,需求越大,供給越多,專家的泛濫也是人們強烈需求的體現。

近些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特別是金融,更是一年幾個臺階地大步向前,再加上金融其實就是信息的生意,飢渴的人們自然需要專家不斷釋放出更多信息。

坤鵬論認為,沒有什麼專家的危害度比經濟學家更高。

他們錯了,自己基本毫髮無傷,人們對他們充滿了寬容,但是他們的錯誤言論或預測的傷害對於國家、社會、企業的影響卻不小。

它會導致政策制定者、企業主管以及我們個人的決策失誤。

就像有人所評論的,“比無用還糟糕,會對經濟產生實際的長期危害。”

政府可能會根據經濟學家錯誤的分析和預測制定被誤導的長期決策,企業則會因此而錯誤地制定發展規劃,不是盲目擴大,就是過於保守,失去發展的機會。

事實上,和變化無常的經濟環境相比,經濟分析和預測會給公司經營注入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例如汽車行業的生產週期長,工廠生產能力的調節需要較長時間,如果汽車行業的高級主管依靠經濟分析和預測來制定生產計劃,將會付出很高成本。

比如:經濟學家對未來幾年樂觀,那汽車廠商可能會選擇提高生產能力,支付加班費,增加存貨。如果未來經濟下行,這些成本都會成為拖垮企業的重要因素。

日本汽車廠商的策略就是不理會任何經濟分析與預測,它們給零件供應商的訂單永遠只與初始預測相差2%,而這對成功地生產高質量汽車並賺取高額利潤起到了作用。

專家的錯誤言論和預測的不利影響還會讓人產生無謂的焦慮,經濟的一個重要根基就是預期和信心,對未來預期好,未來可能會真的就好,對未來預期差,未來可能會真的差,這裡面就是經濟主體人的信心決定。

坤鵬論:是該好好管管'專家'了 科技創造經濟結構

2014年9月9日,網商大會上,馬雲說:“中國真正優秀的經濟學家沒有多少,我的看法,經濟學家首先是個數學家,他對數學的模式很有興趣;其次,經濟學家對昨天的數據有興趣,而企業家是對未來有興趣,所以你讓一個對昨天有興趣的人去判斷未來,這是悲哀。”“假如企業家要去聽經濟學家的話,這些企業家一半已經死掉了。”

“我認為,我們企業家判斷未來不能聽經濟學家,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企業家最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變化,經濟的變化,如果你這個時候還去聽經濟學家的預測,你的災難就大了。”馬雲繼續吐槽道。

大部分人對從地震到經濟崩潰的災難性預測相當著迷,曾經出版預測經濟末日的書甚至都能成為一個微型行業,而如今它們更多搬到互聯網,不斷用危言聳聽的標題恐嚇著人們,比如:即將到來的經濟大地震、資本主義的崩潰、偉大的預測、金融大決戰……

也許人們受經濟命運預言的吸引源於罪惡,正如有人所說:“世界末日預言家長期受歡迎,反映了經濟學的準聖經觀點:有罪不受報應嗎?”

當我們把有關經濟命運的書羅列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的套路何其相似,這些書的作者在書中一開始就聲稱,最終我們要為多年的無節制和入不敷出付出高昂代價,接著他們通過修改數據,比如:進行平均、填補漏洞、解釋例外情況和調整時間週期來展示存在興衰週期的證據,然後再說,我們正將步入一個不可避免的經濟滑坡。

目前,我們所遇到的最大問題,在這其中就有不少經濟學家的錯,他們真的沒少起壞作用。

回頭想想,前些年,不正是他們一度鼓吹第三產業(尤其是虛擬經濟的代表——金融業和虛假繁榮的代表——服務業)代表了經濟體發展程度的理論觀點嗎?

不正是他們叫嚷著全球化下的世界大分工嗎?

不正是他們不斷貶低工業的作用和價值嗎?

最終,在現實印證了這些觀點之謬誤,已經達到禍國殃民的程度。

相信不少老鐵會疑問,為什麼他們總錯,為什麼我們總信?

還記得坤鵬論曾寫過的《人類靠講故事主宰地球 我們都是戲精的後代》嗎?

在人類社會裡,最大的特權就是講故事,誰擁有了講故事的權力,誰就擁有了統治的地位,上帝、宗教、民族等各種組織等,都是“講故事”的產物,最終實現成百上千人的協作,並可以很好管理他們。

就像《烏合之眾》中的那句話,“掌控了影響群眾想象力的藝術,就掌控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大眾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或者真理,大眾是短視、盲從、偏執和狂熱分子。

我們總有種錯覺,以為自己一直忠誠於真理,忠誠於價值,實際上,我們忠誠的是自己的幻想、情緒和慾望。

所以,我們會被專家講的那些披著科學外衣的懸疑故事、科幻故事、荒誕故事、恐怖故事……深深吸引,就因為他們套上了所謂的理論,搬來了不知是不是編造或改造的數據,再加上頭頂閃爍的光環,就深信不疑。

坤鵬論要告訴你一些真相:

  • 經濟學家研究的都是昨天的數據,但就像股市一樣,過去和現在頂多只有3%的關聯,所以他們從出發的那一刻就沒找對路。
  • 不管他們是哪個經濟學流派的,甚至是完全對立的,他們在預測的準確度上幾乎沒有差別——成功預測了過去5次經濟衰退中的9次。
  • 相比其他學科,當下的經濟學已經遠遠落後了一個世紀。
  • 不少專家的言論僅僅反映了自己的人生觀,多少現實檢驗都不能緩和他們的思維定式。
  • 經濟預測行為是一個運氣遊戲而不是技術,沒有人能連續好運。
  • 科學方法首先提出基於觀察的假設,然後再用控制下的實驗來檢驗假設,最終創造出科學理論。與其相反,經濟學家在其學院辦公室進行理論推導,得出邏輯上一致但潛在中卻毫不相關的概念。
坤鵬論:是該好好管管'專家'了 科技創造經濟結構

二、科技創造經濟結構

自從人類選擇了科技的道路,經濟就成為了技術的一種表達。

下面是坤鵬論在複雜經濟學中學習到的理論,從這樣的角度看科技、看經濟,就會更透徹地明白,為什麼科技和科技創新如此至關重要。

就像馬克思所說,經濟形成於它的“生產工具”,在他的時代,生產工具包括了大型工廠和紡織機械。

讓我們沿著這個思想看經濟,你就會發現,技術構成了經濟的骨架,經濟中的其他部分,比如:商業活動、博弈中各方參與者的策略和決策、商品和服務的流動,以及隨之而來的投資等,則構成了經濟體的肌肉、神經和血液。

但是,所有這些其他部分都只是環繞經濟的外圍部分,而它們也是由技術塑造而成。

所以,只有技術才構成了經濟的結構。

經濟因它的技術而形成了一種生態,經濟形成於技術,經濟為新技術形成了機會利基,當新技術出現後,這些機會利基就會被填補上。

什麼叫利基?

它是指針對企業的優勢細分出來的市場,這個市場不大,而且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產品推進這個市場,有盈利的基礎。

經濟是從它的技術中湧現出來的,或者是萌發出來的。

這就意味著,經濟不僅必須隨著技術的進化而重新調整適應,而且還必定會隨著技術的進化不斷地形成和重構。

同時,這也意味著,經濟的特徵,即它的形式和結構必定會隨著技術的變化而變化。

總結一下,我們可以這樣說:

當技術構成了集合之後,創造出一個結構,決策、活動、商品流和服務流全都發生在這個結構中,進而創造出了被我們稱為“經濟”的那種東西。

因此,經濟就是以這種方式,從它的技術中湧現出來。

它不斷地從它自己的技術中創造自己,並決定哪些新技術將進入它的自身。

這裡就存在了這樣的因果循環:

技術創造了經濟的結構,同時,經濟調節著新技術的創造,因此也調節著經濟自身的創造。

坤鵬論建議以上這段可以以互聯網為例,在腦子裡轉上一轉,你就會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了。

坤鵬論:是該好好管管'專家'了 科技創造經濟結構

我們用個實例來深刻理解一下。

讓我們回到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

實用的、易操作的紡織機械出現了,這就提供了一種可以替代當時以手工作坊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的途徑。

當時流行的生產方式是散工制或外放分工制:羊毛和棉花的紡織都是在家裡以手工方式完成的。

但是,新的紡織機械在剛開始時只取得了部分成功,因為它要求比家庭手工作坊規模更大的生產組織。

這樣一來,紡織機械就為更高級的組織安排,也就是紡織廠提供了機會,並使自己也成了更高級組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工廠本身作為一種組織手段,這也是一種技術,反過來也要求另一種手段來實現機器生產,那就是工廠勞動力。

勞動力當然早就已經存在於經濟當中了,但是,當時的勞動力數量並不足以支撐這種新的工廠生產體系。

它所需要的勞動力主要是從農業轉移出來的,這種轉移反過來要求在工廠附近有居住的地方。因此,工人宿舍和工人住房的建設就開展起來了。

而工廠、工人及工人住房的組合,就是工業城市。

隨著工業城市的增長,一整套新的社會組織方式,或者說一整套新的制度安排出現了。

由此,維多利亞式的工業經濟結構就開始湧現出來。

技術進化引發的反應當中,有些根本不屬於經濟領域,手工作業可以機械化這個觀念,很快就從紡織業傳播到了其他行業,並導致新的機械設備的出現,最終整個社會被機械所覆蓋。

當然,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幾十年都不算長。

在當時的製造業工人中,有許多是童工,並且機械還處於不完善階段,所以工作條件惡劣,安全問題頻發,這種情況就引發了強烈的改革需求。

人們要求保障他們的安全,隨著呼聲越來越強烈,於是,法律制度做出了進一步的調整,比如:勞動法出臺。

接著,新的工人階級開始要求在工廠創造的財富中分享到更大的份額,為了改善自己的境況,他們找到了一種有效的手段,那就是組織工會。

因為工廠是集中化的組織,所以工人比分散在孤立家庭小作坊中的勞動者更容易組織起來,短短几十年內,工會便成長為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

可以說,紡織機械的到來,不僅替換了家庭小作坊的手工生產方式,而且還為更高一級的制度安排創造了機會,那就是工廠生產體系。

在這個制度安排中,機械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新的工廠系統反過來又生成了一個對勞動和住房需求的鏈條。而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又創造了進一步的需求。

所有這些,到最後進化成了維多利亞式工業體系,整個過程用了100多年的時間才最終完成。

所以,如今擔心未來人工智能會引發大規模失業等問題,就顯得有些可笑了。

因為人們根本不瞭解,技術會帶來整個經濟結構的進化,甚至會延伸到全社會更多領域。

毋庸置疑的是,新技術的增加和舊技術的替代,促進經濟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經濟緊隨其後進行重新調整和適應。

坤鵬論:是該好好管管'專家'了 科技創造經濟結構

上面的論述,是不是讓你從顛覆的視角再次審視科技與經濟?

是的,科技決定了經濟,經濟促進了科技,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循環,但科技是其中最重要的動力源,沒有科技進步,經濟很難發生結構性進化,經濟的結構不改變,即使給諸如商業活動、商品、服務等其他部分強加上最新科技,也往往是生搬硬套,水土不服。

再通俗點講,車還是馬車的骨架,它本身只能拉1噸的東西,如果不從改造骨架入手,拼命往上面堆能拉10噸東西的汽車零件,最後的結果就是分崩離析。

經濟從科技中湧現,科技創造了經濟結構,要想在世界贏,必須科技贏,最差也要走在世界前列,或者完全掌握最新科技中最尖端的一些技術,這樣才有合作的重要砝碼。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信息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8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20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