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28.3%

經濟 能源 石油 財經 國際在線 2017-04-28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雯婷):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043億元人民幣,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3%。這一增速相較今年前兩個月雖略有回落,但專家認為,未來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將回歸常態,而其總體效益將得到改善。

目前在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工業企業。與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相呼應的是,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這是2015年以來的季度最高增速。

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煤炭、鋼鐵等原材料價格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價格的增長帶來採礦業效益的大幅好轉。專家把今年前兩個月超三成的增速形容為“恢復性增長”,認為這得益於主要行業的增長回暖。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速雖有所放緩,較1-2月份回落了3.2個百分點,但總體上仍處於較快增長水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3月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快於產品價格上漲,煤炭、石油和鋼鐵等相關行業盈利放緩,“從一季度的情況來看,工業利潤增速大幅提高的可持續性不強,主要原因是上游利潤的改善和原材料銷售價格的上漲結合在一起,但是這些原材料價格會向下遊行業傳導,因此下游行業利潤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整個工業利潤有一個行業內傳導的過程。另一方面通過市場的調節,鋼鐵、煤炭的供給也在恢復,利潤過快上漲的情況正在改變,而且價格也開始走穩,例如PPI的漲幅三月份已經開始回穩,也就是供給的彈性使大宗商品價格不會持續上漲。”

中國政府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增加有效供給也帶動了具體行業的利潤變化。第一季度,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其中,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超過兩成;採礦業一改去年同期虧損的頹勢,實現利潤總額1228.8億元人民幣。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則下降近三成。

對此,張立群分析認為,未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應穩定在10%到20%的區間。而當前工業企業效益總體狀況繼續改善,利潤增長將向常態迴歸,“總體來看整個利潤水平會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規模之上,從過去歷史來看,應該是穩定在比如說10%到20%的區間,工業企業效益改善的常態正在逐步出現,這個也是和我們的中高速的平穩增長相符合的。所以工業效益未來持續保持改善的態勢,更關鍵還是企業轉型升級,特別是核心研發創新能力的提高,來支持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一季度,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都在一成以上,這些數據也印證著專家的分析。

(原標題: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28.3% 專家認為未來利潤增長將回歸常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