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軟硬環境助推產業升級,廣州白雲抓住機遇踏上新徵程

經濟 交通 投資 生物技術 大洋網 2017-06-01

大洋網訊 2016年廣州市白雲區創新發展成績單堪稱“亮麗”:生產總值達1640.8億元,同比增長7.6%;全年淨增高新科技企業255家;以白雲電氣為首的先進製造業產值達221億元;區域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顯著增強,一批航空總部企業加快集聚,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977.66萬人次,居全國第三位。以此為帶動,白雲區交通運輸業的產值達420.9億元,同比增長8.4%,優於GDP增速。

謀篇佈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作為廣州最大的中心城區,白雲區扼守臨空經濟“橋頭堡”,恪踞南粵絲路“新驛站”,空鐵交通優勢盡佔,近期白雲區圍繞產業升級和環境改善這兩項中心工作,勠力同心,砥礪奮進,著眼發展先進製造業,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堅定實施“強二優三”戰略,強化第二產業佔比,優化第三產業結構,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超常規的標準和要求,進一步明晰“一箇中心城區,三大區域樞紐,五大功能區,八大產業園區”的發展思路。“一箇中心城區”是指圍繞著建設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把白雲區建設成為廣州市的中心城區。“三大區域樞紐”是指白雲區打造區域國際航空樞紐、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創新樞紐。“五大功能區”是指著力形成東、南、西、北、中五個產業發展佈局功能區。“八大產業園區”是指打造神山裝備製造產業園,和龍科技創新谷,大田鐵路經濟產業園區,機場南臨空產業區,大健康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白雲新城總部經濟集聚區,黃金圍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產業園,化妝品產業園等園區。

搶佔先機

“大浪淘沙始得金”,經過三十年的歷練發展,白雲區傳統產業在市場競逐中得到積累、擴充,慢慢形成地方特色的產業優勢,技術更新、提質改造,產能升級,不少成為新型行業的領軍者,也為現代產業結構轉型提供了基礎和經驗。新時期,白雲區充分利用改革發展的先行先試機遇,發揮本區發展戰略縱深長、地域空間廣、產業基礎實、土地收儲存量大,著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強力實施“強二優三”戰略,突出戰略新興產業帶動,為可持續發展儲蓄新動能。

“大幹快上”,強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白雲區2017年“攻城拔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作戰圖7大類共64個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年度投資約368億元,涵蓋空港、鐵路、地鐵、主幹道路和供電等方面,伴隨項目“落地生根”,白雲區航空樞紐、軌道交通線網、城際鐵路、高快速路、主骨架路網建設再提速,繼續加固經濟發展的“四樑八柱”,為重大產業佈局和發展提供更加便捷的通勤便利和產業空間載體。

土地資源存量優勢凸顯。目前白雲區已經累計完成27583畝紅線儲備,其中2014年至2016年完成23565畝,佔廣州市同類型數量(139965畝)的17%,位列中心城區第二。累計完成7785畝實物儲備,其中2014年至2016年完成3270畝,佔廣州市同類型數量(9120畝)的36%,位列中心六區第一。2017年,白雲區還計劃完成經營性用地和產業用地儲備9宗約6742畝,計劃供應10宗共2943畝土地,為招商引資提供堅實的用地保障。

實施“強二優三”戰略。深入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淘汰低端落後產能,導入戰略新興產業,推動白雲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2016年完成39家“退二”企業關閉搬遷任務,整頓“十小”企業252家、“小散亂”作坊1709家,以便為高端實體經濟入駐白雲騰出更多發展空間。在擁有大量市場主體的優勢背景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區內生物醫藥、電子通信、精密加工、大型注塑、精細化工等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和發展。目前,白雲區正面向國內外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開展靶向招商,重點謀劃引進一批“IAB”(新一代信息技術information、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生物科技biology) 等重大產業項目,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新創業高端要素聚集。2016年,白雲區新增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市“珠江科技新星”12 人,新三板、廣股交掛牌企業分別達23 家、324 家,全區淨增255家共計擁有375家高新科技企業,擁有1家國家創新型企業,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3個省、市級企業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博士後工作站,企業科技創新土壤肥沃、氛圍濃厚。沿白雲區機場路北上,更是湧現出多個創新產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吸引了一大批創新型、創業型企業入駐,成為環境提升與要素集聚“同頻共振”的註腳。已經註冊市區著名商標113件,區馳(著)名商標190件,成功註冊集體商標“白雲裘皮”,廣州白雲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獲得2016年市長質量獎。“人才+科技+質量”成為白雲區新時期發展優質企業、振興實體經濟、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源泉。

服務贏商

對標國內外先進地區,白雲區著眼空港門戶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和城鄉互補等特點,持續營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良好城市環境,“軟硬兼施”改善城區市容環境面貌,提升精細化、品質化城區設施,優化宜居宜業城市品質,努力把“綠水青山”生態環境優勢積極轉化為凝聚“金山銀山”的價值創造優勢。目前已吸引了南方航空總部、無限極、韓後、太安堂、中航油、通達電氣等企業總部進駐。

更迭城市“硬件”。充分利用省、市的政策和資源,完善道路、排水供水設施和電力基礎設施,配合做好省、市重大項目徵地拆遷工作,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的短板。強化高快速路、國省道、重點市政道路及兩側公共空間要素的整體規劃設計和統一建設管理,突出抓好廣園路、大金鐘路、白雲大道、同泰路、廣州大道北等5條城市主幹道整治,穩步推進增槎路、三元里大道、106國道、均禾大道(二期)等道路綠化美化水平以及對8條高速公路、16條城市景觀帶和26個出入口進行升級改造,重點提升主幹道路的通勤效能。通過探索城市更新改造和城中村整治同步開展,白雲區騰挪出大量的優質發展空間,永泰茶山莊改造“安華匯”項目、石井馬崗歐陸風情街、三元里歷史風情街區、景泰柯子嶺客家文化風情街等成功改造案例堪稱典範。

優化服務“軟件”。白雲區設立投資促進專門機構,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和群眾辦事便利化,設立 “企業之家”和政務服務首席代表制度,重點項目辦理實現“一企一策”,打出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醫療服務+配偶安置+安家落戶”優惠政策組合拳。2016年,白雲全區工商註冊登記私營企業10.51萬戶,同比增長26.5%。為提升行政審批效率,白雲區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的審批時限從15 個工作日縮短為3 個工作日,辦照審批時限提速80%。白雲區還為區內稅收50 強民企、列入區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重大投資項目)的民企、經認定的民營總部企業、已上市和計劃上市的民企,提供代辦審批和代辦服務。

實施品牌戰略。確定南航嘉源(廣州)航空用品有限公司等10家擁有自主品牌、經濟效益好、信譽度高的區納稅大戶作為重點培育對象,扶持馳(著)名商標企業做大做強,鼓勵和支持產品出口的企業積極開展商標國際註冊,增加科技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切實保護註冊商標持有人的合法利益。

創新管理

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對標國際CBD,白雲區突出“一城一特色”,打造白雲新城精細化管理亮點。堅持數字化、人性化和生態化,不斷完善白雲新城市政交通、通訊網絡、商務辦公和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2016年白雲新城打造賞花面積約6.2萬平方米,以宮粉紫荊、鳳凰木、紫薇等特色樹種為主,形成高低結合、四季次第開花的景觀效果,成為“花城看花”的一大看點。目前白雲區正對白雲新城區域內國際會議中心及8條道路開展品質化提升,通過更換人行道磚、塗裝橋樑隧道、種植賞花植物、更換時花,打造白雲城市管理精細化亮點示範。

城市治理數字融通。2017年,白雲區完成了區數字化城管系統平臺的升級改造,通過“一個平臺、一套終端、一張圖”架構搭建起白雲區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平臺,接入5844個視頻監控點,對全區主幹道實現有效監控覆蓋。這套數字化平臺融合了“12345”、“12319”、雲城通APP、視頻監控等系統,通過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白雲區的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以路面巡查為例,過往區級20名路面巡查人員每天僅能對主幹道巡查一遍,現在2名視頻監控人員就能實現每天多次巡查。這樣一來,路面巡查的力量就能轉入內街內巷,深入巡查城市的細枝末節,更好地推動城市管理向精細化發展。

城市管理功能細化。2016年,白雲區建設了違法建設信息及辦案系統,實現了查處違法建設工作信息化。各鎮街所有新增建設項目一律通過區查處違法建設信息平臺進行錄入上報。已審批備案的建設項目均粘貼專用二維碼標籤,以備識別銘牌真偽的憑證和快速檢索案件。同時,該系統對區紀委監察局、區住建水局、區科工商信局、區更新局等開放了錄入端口,以達到信息實時共享,及時掌握審批、建設、清拆整改情況,建立起一套全方位無死角的違建巡查監控體系。

(通訊員/雲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