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繼續強調:“炒房,此路不通”?房地產不是拉動經濟嗎?'

"

國家通過各種方式向大家灌輸房住不炒的思想。但是,似乎大家都被過去20多年房價瘋漲帶來的財富增值衝昏了頭腦。還是有很多人將買房作為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手段。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發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通稿。國家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即使是這樣,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相信國家調控房地產的能力。但是,從多種跡象來看房子真的沒有多少投資的必要了。

"

國家通過各種方式向大家灌輸房住不炒的思想。但是,似乎大家都被過去20多年房價瘋漲帶來的財富增值衝昏了頭腦。還是有很多人將買房作為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手段。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發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通稿。國家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即使是這樣,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相信國家調控房地產的能力。但是,從多種跡象來看房子真的沒有多少投資的必要了。

為什麼要繼續強調:“炒房,此路不通”?房地產不是拉動經濟嗎?

第一,高房價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攔路虎。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顯示,2018年我們的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了9.3:1。房地產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已成為負值。儘管2018年房地產對經濟貢獻有0.6個百分點,但是其擠出效應已經大於帶動效應。

第二,人口頂峰即將到來。從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過去的經驗顯示,當人口達到頂峰房地產市場將會逐漸萎縮,房價也會有較大的調整。根據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2019年《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顯示,如果我們保持人口總和生育率1.6不變,人口頂峰將於2027年到達,只有8年時間了。所謂升的越高,跌的越重,現在不嚴控房價,將來肯定會有更大的調整。

"

國家通過各種方式向大家灌輸房住不炒的思想。但是,似乎大家都被過去20多年房價瘋漲帶來的財富增值衝昏了頭腦。還是有很多人將買房作為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手段。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發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通稿。國家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即使是這樣,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相信國家調控房地產的能力。但是,從多種跡象來看房子真的沒有多少投資的必要了。

為什麼要繼續強調:“炒房,此路不通”?房地產不是拉動經濟嗎?

第一,高房價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攔路虎。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顯示,2018年我們的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了9.3:1。房地產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已成為負值。儘管2018年房地產對經濟貢獻有0.6個百分點,但是其擠出效應已經大於帶動效應。

第二,人口頂峰即將到來。從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過去的經驗顯示,當人口達到頂峰房地產市場將會逐漸萎縮,房價也會有較大的調整。根據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2019年《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顯示,如果我們保持人口總和生育率1.6不變,人口頂峰將於2027年到達,只有8年時間了。所謂升的越高,跌的越重,現在不嚴控房價,將來肯定會有更大的調整。

為什麼要繼續強調:“炒房,此路不通”?房地產不是拉動經濟嗎?

第三,年輕人已經負擔不起高房價。根據我們傳統的習慣,結婚就要安家買房。很少有丈母孃允許孩子沒有固定的住房就結婚的。1999年,人們是全款買房;2009年,人們習慣貸款買房;2019年,是6個錢包湊首付,全家積蓄來幫忙。現在新就業年輕人都習慣使用信用消費、信用借貸,90後年輕人平均負債高達18.5個月的收入,如果每月工資是6000元的話,這部分負債都高達每人11.1萬元。除了房子,還有車子、孩子,還要有品質的生活。90後的年輕人是溫室中的花朵條件下長大的,他們不可能為了房子、車子、孩子,放棄自己的生活。因此,他們的生育意願越來越低,購房意願也越來越差。沒有這麼一幫“接盤俠”,房價還要誰來挺住呢?

第四,房地產稅的出臺勢在必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老把房地產稅想成是一種二套房的懲罰性稅收。實際上應當是緩解城市規模不再擴大之後,缺少賣地收入,而對地方財政的一種有益補充。屬於一種物業稅。尤其是現在很多高層住宅,出現了電梯老化、設施老化等一系列問題,如果不通過物業稅予以解決,僅憑房屋修繕基金,很難滿足相應的需要。另外,還有相應的教育、安全、衛生等條件的完善。雖然,房地產稅暫時沒有落實的時間表,但是5~10年內總會出臺落實的。

"

國家通過各種方式向大家灌輸房住不炒的思想。但是,似乎大家都被過去20多年房價瘋漲帶來的財富增值衝昏了頭腦。還是有很多人將買房作為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手段。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發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通稿。國家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即使是這樣,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相信國家調控房地產的能力。但是,從多種跡象來看房子真的沒有多少投資的必要了。

為什麼要繼續強調:“炒房,此路不通”?房地產不是拉動經濟嗎?

第一,高房價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攔路虎。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顯示,2018年我們的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了9.3:1。房地產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已成為負值。儘管2018年房地產對經濟貢獻有0.6個百分點,但是其擠出效應已經大於帶動效應。

第二,人口頂峰即將到來。從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過去的經驗顯示,當人口達到頂峰房地產市場將會逐漸萎縮,房價也會有較大的調整。根據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2019年《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顯示,如果我們保持人口總和生育率1.6不變,人口頂峰將於2027年到達,只有8年時間了。所謂升的越高,跌的越重,現在不嚴控房價,將來肯定會有更大的調整。

為什麼要繼續強調:“炒房,此路不通”?房地產不是拉動經濟嗎?

第三,年輕人已經負擔不起高房價。根據我們傳統的習慣,結婚就要安家買房。很少有丈母孃允許孩子沒有固定的住房就結婚的。1999年,人們是全款買房;2009年,人們習慣貸款買房;2019年,是6個錢包湊首付,全家積蓄來幫忙。現在新就業年輕人都習慣使用信用消費、信用借貸,90後年輕人平均負債高達18.5個月的收入,如果每月工資是6000元的話,這部分負債都高達每人11.1萬元。除了房子,還有車子、孩子,還要有品質的生活。90後的年輕人是溫室中的花朵條件下長大的,他們不可能為了房子、車子、孩子,放棄自己的生活。因此,他們的生育意願越來越低,購房意願也越來越差。沒有這麼一幫“接盤俠”,房價還要誰來挺住呢?

第四,房地產稅的出臺勢在必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老把房地產稅想成是一種二套房的懲罰性稅收。實際上應當是緩解城市規模不再擴大之後,缺少賣地收入,而對地方財政的一種有益補充。屬於一種物業稅。尤其是現在很多高層住宅,出現了電梯老化、設施老化等一系列問題,如果不通過物業稅予以解決,僅憑房屋修繕基金,很難滿足相應的需要。另外,還有相應的教育、安全、衛生等條件的完善。雖然,房地產稅暫時沒有落實的時間表,但是5~10年內總會出臺落實的。

為什麼要繼續強調:“炒房,此路不通”?房地產不是拉動經濟嗎?

這一系列因素表示,國家在強調房住不炒的事實,是為了警醒大家不要再炒房了。萬一房價下跌了,鍋沒人會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