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方式調結構

經濟 農村 購房 保障房 湖州在線新聞網站 2017-05-07

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殭屍企業”市場出清,企業市場化退出長效機制基本健全;列入省淘汰目錄的落後產能全面淘汰,“低小散”企業整治提升基本完成,重點行業產能利用率穩定在85%左右。到2020年,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

【具體舉措】著力提高存量產業供給質量效率

健全傳統產能改造提升政策體系。以金屬新材、綠色家居、特色紡織三大傳統產業為重點,完善引導政策,鼓勵企業實施“互聯網+”行動,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實現規上工業企業電子商務全覆蓋。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加速傳統產能開展現代化技改,促進“機器換人”“機器人換人”,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健全促進企業“走出去”政策,通過規劃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鼓勵企業到境外設立營銷網絡、探索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等辦法,為企業走出去、拓市場創造有利條件,加快傳統產能輸出。

建立“殭屍企業”處置機制。制定出臺湖州市處置“殭屍企業”工作實施意見,健全全市“殭屍企業”評價標準,完善“殭屍企業”處置清單。通過分類、協同、依法、有序、屬地處置,三年內基本實現“殭屍企業”市場出清。

完善促進企業兼併重組、破產清算政策。落實好國務院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省市已出臺的有關促進企業兼併重組 (包括破產重整)的稅收優惠政策。堅持分類施策,按照兼併重組、債務重組、破產重整、破產清算四類,分別制定財稅、金融、土地等專項政策,保障企業處置工作順利推進。

健全淘汰落後倒逼激勵機制。全面推行工業企業分類綜合評價制度,完善涵蓋工業企業的大數據平臺,加大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力度,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技術、安全生產等控制標準,倒逼落後、過剩產能加快淘汰。建立新建項目與淘汰落後產能相銜接的審批機制,推進產能減量置換。建立落後產能淘汰獎補機制,加大對淘汰落後產能企業的補償力度,對主動實施關停淘汰和超額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任務的給予一定獎勵。

建立“低小散”企業整治長效機制。按照“關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園一批、規範提升一批”的要求,大力開展重汙染“低小散”行業環境汙染專項整治,堅決關停一批“髒亂差”的企業和作坊。到2018年底,“低小散”企業整治提升基本完成,區域性行業汙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重點任務2 去庫存

【核心提示】

力爭在售商品住宅消化週期保持在10至16個月的合理水平。到2020年,全市區域性、結構性房地產庫存全面化解,供需基本平衡,房價總體穩定。

【具體舉措】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

創新徵遷安置方式。國有土地徵收房屋貨幣化或購買商品房安置達到60%以上;拆遷農戶貨幣化安置比例力爭每年提高10個百分點。開展宅基地分配貨幣化試點,支持和引導農民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全面推廣房票制度,制定中心城市跨行政區域使用辦法。

完善個人購房政策。延長契稅地方補貼政策,執行年限視房地產市場形勢確定。擴大公積金繳存範圍,逐步將在城鎮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個體工商戶納入制度範圍;制定實施細則,推進公積金轉商業貼息貸款,爭取全面打通上海—湖州公積金異地貸款政策。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國家建設用地指標與吸納省外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的“雙掛鉤”政策。調整完善引進高端人才和新畢業大學生購房補貼政策。

制定出臺扶持發展樓宇經濟政策。以企業總部型為重點,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為支撐,制定出臺扶持發展樓宇經濟政策,按照細分、精準、配套和一盤一策,分類明確扶持舉措,加快去化商業、辦公等非住宅類地產庫存。

完善住房租賃市場培育政策。採取加大銀行信貸資金支持、財政資金補貼等措施,鼓勵房地產中介企業、物業服務企業等發展成為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鼓勵四大國有集團收購或長期租賃庫存商品房,以公共租賃住房形式出租。

建立商品房供地與庫存掛鉤辦法。建立年度房地產供地計劃公告制度,對在售商品住宅庫存消化週期超過20個月的,或在建待售及已出讓待建商品住宅消化週期超過30個月的縣區或區塊,暫停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原則上暫停新開工各類保障房工程;對在售商品住宅庫存消化週期小於8個月的縣區或區塊,應及時增加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國土、房地產主管部門要健全工作機制,具體落實商品房供地與庫存掛鉤辦法。

重點任務3 去槓桿

【核心提示】

到2018年底,直接融資佔全部融資比重穩定在50%左右。到2020年,全市上市企業達到50家,信用貸款提高到15%以上,保證貸款佔比下降到30%左右,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到合理水平,“兩鏈”風險有效化解,信用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具體舉措】加快“兩鏈”風險化解

創新重大擔保風險案件處置方式。對涉及多家重點骨幹企業的風險案件,銀行機構對擔保企業承接債務進行重組的,實行降低利率、優化還款方式等優惠政策,嚴格落實不抽貸、不壓貸、不簡單提起訴訟、不簡單平移債務,在免除罰息和保留對貸款企業追索權的基礎上,適當分擔貸款損失;對擔保企業代償金額執行優惠利率、分期償還,代償金額不計入擔保企業授信總額。各級財政部門要制定具體辦法,通過多種途徑降低銀行損失。

建立小微企業擔保貸款風險分擔機制。加快建立以政策性擔保為主導的擔保體系。建立風險補償制度,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補助資金規模相當於政策性擔保機構上年度淨損失,保障持續穩健運營。各銀行機構要與新型政策性擔保機構簽訂風險分擔協議,對由新型政策性擔保機構提供擔保的貸款,發生風險後,銀行機構承擔部分損失。

積極推進融資方式創新。加大對企業上市、股改以及通過債券、信託、租賃等直接融資工具進行融資的政策支持。推進市屬四大國有集團資產證券化,加快政府產業基金實質化運作。建立政府應急轉貸基金,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建立信用修復機制,著力發展信用貸款。積極爭取金融機構依法持有企業股權試點。爭創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

健全金融資源配置引導機制。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監管政策、考核政策引導作用,完善企業信用評級和風險評估機制,引導銀行機構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到2020年,製造業貸款餘額佔比達到35%以上。

完善困難企業分類幫扶機制。落實《湖州市銀行業分類幫扶困難企業實施辦法》(湖政辦發〔2015〕 113號),建立健全幫扶組織架構、報送和會商機制,全面開展規上虧損企業排查,對困難企業進行名單制分類幫扶,定期督導幫扶進展和成效,推動銀行機構探索幫扶企業新手段、新方法。

建立打擊“逃廢債”聯動機制。制定新一輪惡意逃廢債“黑名單”,將懲戒範圍擴大到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建立健全逃廢債監測、預警、處置三位一體的工作協調機制和逃廢債“黑名單”共享信息庫,防範企業退出過程中的惡意逃廢債行為。

重點任務4 降成本

【核心提示】

通過實施降低成本一系列舉措,到2018年底,為全市企業累計減負約300億元,力爭企業綜合成本較2015年下降2%。到2020年,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的良好制度環境基本形成,企業負擔穩定在合理水平。

【具體舉措】

切實降低企業成本

全面推行減負“三十六條”政策。全面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的若干意見》(浙政辦發〔2016〕 39號)和我市降成本減負擔“三十六條”。以降低企業稅費為重點,制定企業減負三年行動計劃,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專項行動,確保企業綜合成本逐年下降。

深化審批中介服務改革。加快中介機構脫鉤改制,進一步破除中介市場壟斷。建立健全涉企涉項目中介機構培育機制。完善審批中介服務收費機制,完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收費政策,切實降低收費標準,力爭審批中介服務收費平均下降20%。

健全降成本價格機制。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有效降低企業用氣價格。對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實行優惠差別水價政策。為企業提供優化用電服務,降低用電成本支出。建立健全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定價管理的經營服務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制度,目錄清單向社會公示,提高涉企收費政策的透明度。

營造促進企業內部挖潛的制度環境。加強服務和政策引導,積極營造有利於激勵企業內部挖潛增效的良好制度環境,鼓勵企業加快完善現代管理制度,引導企業通過運營模式的優化、營銷模式的創新、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標準化建設等來實現降本提質增效。

重點任務5 補短板

【核心提示】

到2018年,經濟轉型升級等八個領域補短板取得明顯成效。農業現代化水平繼續走在前列,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持續提升,服務業加快發展,規上企業R&D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5%以上。到2020年,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單位生產總值能耗超額完成省下達指標,科技創新支撐作用顯著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基本補齊。

【具體舉措】

健全鼓勵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創新平臺建設機制,打造一批層次分明、各具特色、功能互補的眾創空間。建立科技創新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逐步將企業創新投入方式轉變為以普惠性稅收政策為主,建立並落實符合國際規則的支持創新的公共採購政策。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加快科技成果處置權益改革,賦予高校、科研單位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擁有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權,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科研成果轉化收益比例不低於70%。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法制、政策和體制,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

創新交通建設工程推進機制。圍繞對外通道、區域路網建設等交通短板,建立謀劃儲備、前期報批、開工建設、竣工投運“四個一批”綜合交通工程建設項目滾動推進機制。以南太湖大通道和市域半小時交通圈為抓手,全面對接省萬億綜合交通工程,加快推進100個項目、 800億元投資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

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制定出臺湖州市環境治理實施方案,加快建立環境治理長效機制,持續深入開展治水、治氣、治礦、治土、治路、拆違等專項行動。力爭到2020年,全市市控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III類以上水質比例達到95%以上,入太湖水質總體保持穩定;環境空氣PM2.5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穩定,基本消除重金屬汙染隱患;全面消除髒亂差現象,實現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

健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深入推進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研究制定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級舉措,進一步增強中心城市首位度。深化完善南太湖一體化規劃建設機制,推進“南太湖濱湖區域一體化發展條例”立法。推動湖州開發區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變,打造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產城融合發展試驗區。推動德清縣域協調發展先行示範區建設。深化小城市培育試點和中心鎮發展改革,強化城鄉統籌發展的支點作用。

健全完善低收入群體精準幫扶機制。全面落實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及扶貧重點村加快發展十二條政策意見。深入實施就業幫扶、健康扶貧、旅遊扶貧、教育扶貧、電子商務扶貧等分類幫扶工程。加快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完善城鄉居民低保兜底機制,健全救助資金增長機制。

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逐步提檔升級,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總體上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加快建立公共服務市場化供給機制,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等方式,在教育、就業、社保、衛計、住房、文化、環境、安全等領域採取多種形式,擴大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彌補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的不足。

此外,我市還將通過建立健全謀大引大推進機制、深化完善市場主體培育機制、優化促進“四新”經濟加快發展的制度環境等具體任務,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通過健全政府職能轉變機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及完善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等具體任務,深化重點領域配套改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