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鋒大阪!G20峰會在即,各國圍繞這些熱點展開博弈

6月28日至29日,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將在日本大阪舉行。這次峰會除了G20成員之外,還有17個國家和國際機構應邀與會。根據G20大阪峰會網站發佈的信息,此次峰會將聚焦八大領域,分別是世界經濟、貿易與投資、創新、環境與能源、就業、女性權利、可持續發展以及健康。

雖然G20通常以經濟領域為主要議題,但近些年來政治、地區熱點和氣候變化等議題也成為峰會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G20峰會日益成為觀察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演變的窗口,以及主要國家圍繞全球重要熱點問題進行交鋒和博弈的最高級平臺。

交鋒大阪!G20峰會在即,各國圍繞這些熱點展開博弈

大國關係與多邊主義

28日至29日,G20峰會將在日本大阪舉行,屆時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印度、印尼、沙特、土耳其、南非和歐盟等20個成員的領導人將出席會議。

同時,根據G20大阪峰會網站發佈的信息,參加此次峰會的還有荷蘭、新加坡、西班牙和越南,以及東盟輪值主席國泰國、非盟輪值主席國埃及、亞太經合組織(APEC)輪值主席國智利、“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塞內加爾。

另外,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勞工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衛生組織、金融穩定理事會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的負責人也將與會。

儘管與會國家和國際機構多達37個,而且G20成員都是經濟總量在全球排名前20名的重要經濟體,但毫無疑問,大國關係是包括G20在內的當今國際社會各個多邊機制都繞不開的話題。特別是特朗普上臺後,大國關係出現深度博弈和重大調整。

競爭與合作,一直是大國關係的AB面。但特朗普主政美國後,這兩個方面的動態平衡被打破,大國競爭成為美國處理大國關係的基調。2017年12月,特朗普發佈了上臺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這份68頁的報告中,33次提及中國、25次提及俄羅斯。

進入21世紀以來,從小布什到奧巴馬,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都將應對非傳統安全放在首位,弱化傳統的大國競爭。特朗普上臺後,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在報告中將大國之間的戰略競爭置於首位,以此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指導方向。

此前,無論是中美關係,還是俄美關係,多數時間是競爭與合作並存,合作大於競爭;歐美之間更是基於同盟關係的緊密合作。但特朗普上臺後,美國與中、俄、歐之間的摩擦都顯著增加,雙邊關係出現極大搖擺甚至倒退。

俄羅斯沒有等來特朗普實質性改善美俄關係,對俄製裁非但沒有鬆綁,雙方的軍事對抗還進一步升級,以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續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無望為代表,俄美甚至瀕臨新一輪軍備競賽。

中美關係同樣因特朗普而大起大落。美國政府頻頻在南海問題、臺灣問題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指手畫腳,在貿易問題上接連揮舞關稅大棒、在對話談判中出爾反爾,甚至動用國家力量非法打壓中國企業,為了限制壓制中國而無所不用其極。

就連歐洲這個美國傳統盟友,也因涉俄能源合作問題、防務和安全議題以及貿易摩擦等問題,導致跨大西洋同盟關係的裂痕日益加大,法、德、英等歐洲大國對美關係也大不如前,在伊核問題等具體問題上,站到了美國的對立面。甚至西方核心國傢俱樂部七國集團(G7)也變成了G6+1。

大國競爭這一戰略定位,是導致美國與其他大國關係出現倒退和對立的政策根源。特朗普政府以“美國優先”為原則的操作模式,則是美國搞僵這些關係的直接原因。

所謂“美國優先”,說白了就是單邊主義。美國推行單邊主義並不稀奇,但當特朗普遇到單邊主義,結果是現行國際秩序和規則遭遇嚴重挑戰和衝擊。

比如,特朗普上臺後,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北美自貿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涉國際法院管轄問題的議定書、全球移民協議、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伊核協議,威脅退出世貿組織和萬國郵政聯盟等。

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本該繼續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的美國,這些任性之舉從政治、經濟、貿易、外交、地區熱點問題、移民和氣候變化等各個領域破壞既有規則,極大削弱國際社會公認的多邊主義原則。

然而,G20本身就是對多邊主義最好的詮釋,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進行全球治理的頂級多邊平臺。預計,中美、中日、中俄印和巴西南非、美歐、中歐等國領導人都將借G20峰會之機舉行雙/多邊會晤,美俄元首也存在接觸的可能。

貿易摩擦與朝核伊核

美國,確切來說是特朗普政府,給世界政經和貿易格局帶來的是無差別的全面衝擊。

本月18日,中美兩國元首通電話,雙方將在G20大阪峰會期間舉行會晤,而當前備受關注的中美經貿摩擦無疑將成為兩國元首會晤的重要議題。經貿關係不但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而且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的貿易關係還事關全球市場。

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已經不只於雙邊層面,更是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和貿易穩定的事件。當然,放在全球視野下來看待,中美貿易摩擦是特朗普掀起的貿易戰的一部分。其他部分還包括美國向法德等歐盟國家、日韓、印度和土耳其、墨西哥等盟友、鄰國以及其他國家揮起的關稅大棒。

幾個典型例子是,特朗普將非法移民問題與加徵關稅捆綁,威脅並迫使墨西哥就範;美國以購買俄製S-400防空導彈系統為由,威脅制裁土耳其,並試圖以同樣的招數施壓印度;先後取消土耳其、印度的貿易普惠制待遇;法德首腦去年5月先後到訪白宮,仍無法說服特朗普暫緩對歐盟加徵鋼鋁關稅,而且美國還威脅對歐盟汽車加稅;美日自貿談判舉步維艱;美國以與俄羅斯開展能源合作,建設“北溪-2”輸氣管道為由,直接對德國發出制裁威脅……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似乎特別喜歡玩制裁,而且還無視世貿規則框架,以國內法開展各類調查,並以此作為發動貿易戰、加徵關稅的依據。這種無差別的單邊主義和貿易霸凌主義行徑,自然招致其他國家一致反對。

同時,制裁已經被特朗普放大、“武器化”了,而且已經突破了經貿領域的界限。

朝鮮半島局勢去年迅速轉圜,朝美關係也出現歷史性鬆動,特朗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實現首次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朝美同步開啟了無核化談判。

為了推動半島核問題解決,朝鮮方面做出了諸如中止核導試驗、炸燬豐溪里核試驗場、拆除西海導彈試驗場以及歸還朝鮮戰爭期間美軍遺骸等切實行動。然而,特朗普政府依然堅持“極限施壓”策略,絲毫不放鬆對朝制裁,這與無核化路徑分歧一道,導致朝美對話陷入僵局。

與之類似,特朗普在伊核問題上的“極限施壓”更為激進。他不僅單方面退出歷經十餘年談判才達成的伊核協議,還重啟對伊朗能源、金融、航運等敏感領域的制裁,威脅制裁那些繼續與伊朗做生意的外國企業和實體,甚至企圖封殺伊朗原油出口。

眼下,日益緊張的美伊關係正將中東地區重新逼到戰爭邊緣,而制裁與不斷加碼的軍事部署一道,成為特朗普以壓促談的武器。

這兩大地區熱點問題,自然會成為G20峰會上相關各方領導人雙/多邊會晤時的重要議題——朝核問題六方中的五方均在G20之列,伊核問題六國(中美俄英法德)也都是G20成員。

此外,正試圖走出“脫歐”僵局的英國也備受關注。一方面,G20峰會是英國重塑“全球化英國”的重要契機。本月初,英國與韓國宣佈將在10月底英國“脫歐”前簽署自貿協定。而自3年前“脫歐”公投以來,英國已與智利、以色列、挪威和瑞士等多個歐盟貿易協定覆蓋的國家簽訂了新自貿協定,英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額佔到歐盟貿易協定覆蓋貿易額的63%。

另一方面,英國也試圖在外交上有所突破。比如,預計下月底卸任的首相特雷莎·梅尋求在G20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以修復因俄前特工中毒案而跌入低谷的英俄關係,為新首相開展外交鋪路。

大國關係在調整,相關國家圍繞地區熱點在博弈,歐盟內部分歧和矛盾也日益增多並公開化——如法德圍繞下屆歐委會主席人選僵持不下,中東地區主要國家間明爭暗鬥——如沙特與土耳其圍繞卡塔爾、巴以和伊朗問題較勁,日韓關係仍未走出因“慰安婦”問題和雷達照射事件導致的低谷……

各種複雜局面進一步反映出當前全球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更加需要大國和主要經濟體之間加強合作、避免惡性競爭,需要G20發揮全球治理角色和作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趙恩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