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經濟穩增長不能靠房地產短期刺激'

經濟 金融 投資 跳槽那些事兒 銀行 齊魯壹點 2019-08-01
"

房地產如同“棋眼”,關係到下半年經濟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全年經濟工作上下半場轉接之際,再次強調房地產的政策定位,正當其時。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在全年經濟工作即將步入下半場之際,中央首提“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令人矚目。這是在國內外不確定性增多的局面下,必須強調和強化的政策定位。

穩增長是當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穩增長對金融供給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金融供給依然主要依靠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間接融資體制。間接融資比例過高,不僅會增加企業借貸成本,而且容易造成信貸錯配。如果動搖“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重歸以房地產刺激經濟的老路,勢必重演資金湧進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實體經濟得不到金融支持的一幕。

這不僅不利於穩增長,而且會對中央政治局會議“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的戰略部署形成干擾。

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也是防止房地產對製造業形成擠出效應。製造業是穩增長的關鍵行業,也是中央提出的“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行業。然而數據表明,近年來,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但對製造業的擠出效應卻趨於顯著。無論從穩就業還是穩投資出發,都必須防止房地產畸形繁榮導致土地價格持續上升,製造業企業因廠房租金升高被迫外遷的現象蔓延。與房地產刺激經濟的效應相比,穩定製造業環境才是大賬。

之所以進一步明確房地產在宏觀調控中的定位,也是擴大消費的要求。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

目前,房地產已經形成多層次的供應體系,在多數地區,居民的住房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在減免個人所得稅等政策的配合下,拓寬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空間,釋放居民消費需求的條件較以前要成熟得多。重拾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工具,勢必增加居民的償還借貸負擔,壓制消費需求,並消解降費減稅的政策效應。

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也是保持宏觀調控彈性空間的需要。近來,多國央行已經降息,美聯儲也將啟動10年來首次降息。外部環境正逢新一輪貨幣寬鬆的政策拐點。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時適度實施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就是因應外部貨幣環境變化的前瞻性部署。

適度釋放包括降準、降息在內的政策儲備工具,讓實體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節奏和競爭優勢,又要防止生成新的資產泡沫,是下半年乃至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目標。房地產向來是資本狂歡之地,是資本泡沫的聚集之所,只有進一步明確對房地產的政策定位,才能防患於未然,充分發揮逆週期調節的正向作用。

可以說,房地產如同“棋眼”,關係到下半年經濟工作的方方面面。進一步明確房地產的政策定位,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抓的正是可能影響經濟穩增長的主要矛盾,也凸顯了中央破除舊的經濟增長路徑的決心。在全年經濟工作上下半場轉接之際,再次強調房地產的政策定位,正當其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