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售匯與涉外收付逆差一升一降 跨境資金流動回穩向好

經濟 投資 興業銀行 匯率 21財經搜索 2017-05-19

見習記者顧月北京報道

5月1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管局”)公佈的2017年4月外匯管理數據顯示,當月銀行結匯1207億美元,售匯1356億美元,結售匯逆差小幅上升149億美元,較3月多升33億美元。同期銀行代客涉外收付逆差為153億美元,較3月小幅縮減21億美元。

“總體而言,4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延續回穩向好勢頭。”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在2017年4月份跨境資金流動情況答記者問中指出,“一是從結售匯情況來看,境內外外匯供求更平衡;二是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較3月份環比下降13%;三是我國外匯儲備餘額連續3月上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外管局公佈的數據計算,2017年4月衡量企業與居民結匯意願的結匯率為62.7%,較一季度上升約1個百分點;衡量企業與居民售匯意願的售匯率為68%,與一季度基本持平。

值得關注的是,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已從2016年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雙逆差局面逐漸變為經常賬戶逆差、資本賬戶順差的格局。

“經常賬戶逆差主要是服務項目的逆差大於貨物貿易順差,以及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長期逆差造成的。”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與我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結構有關。因為我國利用的外資主要投資於公司、技術、股權,以直接投資為主,流動性低但收益較高。而我國對外投資中儲備資產佔比龐大,直接投資較少,所以造成了初次收入與二次收入的長期逆差。”

“在資本和金融賬戶項目上,從數據來看,收入部分的變化並不大,逆差收窄並逐漸變為順差主要源於支出的持續縮小。”北京地區一位券商外匯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表明我國企業投資更加理性。在更嚴格的監管措施下,部分企業對外投資受限或改為直接通過境外融資來進行境外投資,減少了國內資本的外流。”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2017年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更加平穩,且流向製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投資佔比有所上升。企業跨境融資則繼續增加,4月末,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外幣進口跨境融資餘額較3月末增加20億美元,已連續14個月增長。

5月16日,央行宣佈開展“債券通”業務。上述券商外匯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單向開通“債券通”業務,一方面是積極穩妥、有序推動,另一方面是在人民幣匯率仍承受一定貶值壓力的情況下,避免加大國內資金通過“債券通”業務外流。

“相比於境外國家債券的低利率甚至零利率、負利率,中國債券收益水平相對較高。這將刺激境外機構,尤其是保險機構對中國債券和人民幣的需求,從而帶來增量資金,平衡外匯供求。”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從去年正式入籃SDR,到逐步開啟資本市場的可自由兌換,這些政策都將使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獲得更突出的地位,有利於應對貨幣市場波動。”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人民幣一定的貶值趨勢是全球貨幣競爭的結果。去年非美貨幣幾乎都在貶值,人民幣的貶值幅度其實不算大。從監管部門的調控措施和今年進出口數據、結售匯和涉外收付結構來看,人民幣單邊貶值的預期已大大減小。”(編輯:馬春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