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長江經濟帶戰略如何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長江經濟帶戰略如何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編者按

中國很多城市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聯結點上,具有承啟東西、牽引南北的區位優勢,在我國對外開放、對內開放和協調區域發展格局中處於突出的地位。如何把握兩大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科學謀劃,順勢而為,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教授組織專家學者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長江經濟帶戰略如何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提升中國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提升其他國家特別是不發達的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

劉志彪|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

分析這個問題並據此制定推進的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措施,需要有全球價值鏈(GVC)和國內價值鏈(NVC)的工具。中國過去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是依託沿海地區加入以美歐日為主導的GVC,在其底部進行以加工製造為主要特徵的國際代工。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是,一是必須注重國內市場潛力的開發和利用,緊緊抓住核心地區發展機遇進行對內開放,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就是這一思路的具體行動,試圖通過沿長江經濟帶NVC的構建,進行產業重新佈局和開發國內市場;二是不僅要繼續擴大和深化對東向開放,還要通過向西南方向的開放,建設以我為主的GVC,即要把在過去為西方國家進行國際代工的經驗,靈活地運用到對西南方向的一帶一路開放上,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有國際競爭力的產能,建立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產能合作機制。這樣看來,這兩個轉型就是如何把沿長江經濟帶的NVC構建,與沿一帶一路構建GVC對接起來。

具體設想是:(1)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三大有特色定位的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武漢、成渝)建設,讓其成為GVC或NVC的總部經濟集聚區或鏈主城市;(2)以總部經濟集聚區沿長江經濟帶中上游或一帶一路國家建設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體系,轉移缺乏比較優勢但有國際競爭力的產能和產業;(3)長江下游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家可以在政府牽線搭橋的基礎上,抱成團到長江中上游或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建設以製造加工為主要內容的技術經濟開發區;(4)通過GVC和NVC內在的治理機制和管理方法,把總部的研發、設計、金融、物流、網絡、品牌、銷售等生產性服務業活動,與產業轉移地的加工製造有機地連接起來。這樣既提升了整個產業的世界分工水平,消化了國內的過剩產能,提升了中國在GVC中的地位,又可以帶動長江中上游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提升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互利共贏。

陳煒|上海浦東新區張江平臺經濟研究院院長

“一帶一路”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機會,提供開放創新空間。長江經濟帶為“一帶一路”提供投資來源、聯動主體、發展經驗和商業機會。“中歐班列”比海運節省時間成本,比空運節約運費成本,是“一帶一路”連接歐亞大陸的快速通道和紐帶,也是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的大動脈。西部內陸城市因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從中國改革開放後方走向最前沿,善於把握機會的重慶、成都、鄭州、武漢、西安等爭做橋頭堡,以開放創新做大城市功能。長江經濟帶也是中國的創新發展帶,對接“一帶一路”不僅是輸出產能、拉動基礎建設、推動旅遊和開發區建設,而且正構築海陸空鐵聯動的立體跨境大通道,以全球供應鏈和自由貿易提升全球價值鏈的站位,以構建“一帶一路”創新發展帶和互聯網平臺經濟帶動沿線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上海、成都、重慶等國家中心城市要增強一帶一路全球供應鏈樞紐功能,以自由貿易帶動歐亞大陸的自由金融、自由航運,打造“一帶一路”自由經濟特殊功能區。

徐天舒|蘇州科技大學商學院

中國早期的港澳臺企業,為力爭在價值鏈中游的定位,通過對大陸投資將價值鏈下游的產業轉移到東部沿海地區。目前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一直面臨到哪兒去,由什麼驅動兩大難題。一帶一路倡議與長江經濟帶戰略對接,主要向西縮短出口物流距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一帶一路國家外部需求的作用,沿江實施和推進產業鏈國內升級,國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雙嬴效果。

丁可|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

長江經濟帶的物流體系,通過對接中歐班列,將成為亞洲公共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基礎設施的改進與完善,不僅能幫助中國企業有效降低對周邊欠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物流成本,也有利於日韓和歐洲國家之間開展更為快捷的高附加值產品貿易。同時,物流成本具有內生性。越來越多的周邊國家通過長江經濟帶+中歐班列運輸貨物,將帶來運輸的規模效應,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產業集聚,幫助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投資早日實現盈利。

杜宇瑋|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橫貫東西、暢通南北、連接陸海的重要通道,是新常態下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大支撐帶。兩者在空間上密切相關,在本質上一脈相承,在功能上優勢互補。長江經濟帶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我認為關鍵有兩點:

一是實現產業鏈梯度分工和跨區域聯動發展。兩大經濟帶沿線區域應立足各自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和產業鏈環節,實施產業梯度轉移,重構產業價值鏈,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比如,長江經濟帶可以發揮其人才、產業和應用性技術優勢,提高產業生產率,延伸產業鏈;然後藉助“一帶一路”的資源和市場優勢,降低生產成本,轉移過剩產能,虹吸創新要素,最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發揮交匯點和樞紐城市的戰略支點作用。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有眾多的交匯點,既包括上海、江蘇這樣的東部發達地區,也包括四川、重慶、武漢這樣的中西部發展高地。要充分發揮這些交匯點和樞紐城市在資源、產業、科技、人才、信息等優勢,強化其交通運輸功能、科技創新功能、產業輻射功能,將發展高地建設成增長極、增長軸和輻射源。並且,以建設國際化城市為導向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著力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從而成為“兩帶一路”的重要支撐和強力引擎。

糜萬俊|江蘇華奧氟材料

做實長江經濟帶一體化,就工業產品而言,整合經濟帶內同質化企業形成聯盟,將研發、高端前端製造留下,一般製造及終端產能通過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無縫對接,在帶路國家內建設工業園區,轉移製造能力和產能,以核心產品為抓手奠定園區基本實力,進而吸引配套產業入園,形成配套體系,完善工業園區的產品體系及產業鏈建設,這樣,既利於化解長江帶內同質化競爭的壓力,也有利於就勢深入帶路沿線國家,利用當地要素稟賦資源實現全方位共贏!

吳躍農|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

要想富,先修路,“一帶一路”首先是“六廊”為主的互聯互通基礎建設,陸上絲綢之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的境外部分是薄弱部分,依然是一個起步、開拓建設概念,即使是中東歐部分,基礎設施與長江經濟帶比遠為落後,都有著極為廣闊發展提升空間。長江經濟帶的基礎交通建設既要更好更優做好並更著眼於輻射、涵括一帶一路,還要將基礎建設動能往我國中西部和境外推移,有效融匯於“一帶一路”建設之中,形成兩者更為緊密融合關係。長江經濟帶特別是江蘇的建築企業尤其是民營建築企業,是江蘇民營500強企業的第一方陣,歷來具有比較優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充分成長空間。

此外,更有利於推動長江經濟帶及國內的改革深入。“一帶一路”對於民營企業有許多相較於境內更開放的領域空間,如金融銀行業。民營企業在一些國家包括歐洲國家,已經控股國家銀行,直接服務“一帶一路”的國內企業和所在國人民,這樣的經濟發展實踐不僅有利於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及國際貿易結算去美元,更是對長江經濟帶、國內的改革深入有積極作用。

張建忠|國家開發銀行江蘇分行

一方面,通過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為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創造有利的外向型經濟條件。隨著國內要素成本的提高和制度約束的改變,過去高度依賴出口的低端代工模式將逐步向創新驅動、市場驅動型的國內價值鏈轉型。這一轉型過程除了營造有利的國內條件外,還需要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特別是依靠“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開放條件吸收全球先進技術、人才等高端要素為我所用,形成以先進製造業集群為依託、創新為主要特徵的國內價值鏈。

另一方面,通過長江經濟帶自身高質量發展取道“一帶一路”主動走出去,實現產業發展由依託國內價值鏈向構建全球價值鏈的轉變。長江經濟帶戰略與“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下的相關政策逐步形成以後,國內產業勢必敏銳捕捉到“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政策紅利,根據全球價值鏈分工規律和國別資源稟賦、制度條件等,將國內價值鏈環節沿“一帶一路”國家佈局,形成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在產業層面的深層次高水平合作。因此,在政策層面要進一步優化制度供給,降低長江經濟帶區域內產業發展的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營造區域內開放競爭、平等競爭的制度環境,提高產業走出去的國際競爭力,同時積極與“一帶一路”國家對接,與國際標準相銜接,促進形成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為引進高端要素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劉根榮|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促進長江經濟帶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採取貿易便利化措施,鼓勵貿易合作。首先,加強貿易便利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陸路貨物運輸方面,要在開通中歐班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線路設計,提高其貨物運輸能力和效率,將更多的優質產品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水路運輸方面,要加強長江流域的港口建設,提高貨物通航能力與效率;優化長江沿江內陸地區海關檢驗檢疫制度,減少貨物通關手續;要加強連雲港、上海港等重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能力建設,建立“一帶一路”貨物儲運倉庫,發揮其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作用。要實行海陸空運輸標準化,做好聯運工作,減少不必要的卸貨倒倉環節,實現海陸空運輸的高效轉運。其次,加強貿易便利化的制度建設,減少貿易壁壘。長江經濟帶要在促進內部市場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貿易。可以考慮爭取中央在長江經濟帶內陸省份設立更多的自由貿易區,以及藉助國家渠道簽署互利合作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2)採取投資便利化措施,鼓勵產能合作。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實行“走出去”戰略,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投資,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加強對走出去的實體企業服務和管理,簡化審批手續。要鼓勵優質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能合作,尤其是要鼓勵那些能帶動國內全產業鏈產能合作的優勢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投資,優先滿足其外匯需求。鼓勵有豐富經驗的企業投資產業園,把長江經濟帶成功的產業園發展模式與管理經驗複製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共建共享式發展,提升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對貿易、投資所涉及的事項,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鼓勵制度創新。

(3)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鼓勵技術合作。把長江經濟帶率先建成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典範區域,以便於其與一帶一路沿線發達國家與地區展開深度的技術合作,並在沿線發達國家設立企業研發中心,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展開對不發達國家的技術轉讓與合作,共同開發實用技術,提升不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

(4)開展教育、培訓,促進人才合作。長江經濟帶也是中國教育發達的區域,武漢、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大都市高等教育集中,科研機構雲集,完全有能力與優勢展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合作,為不發達國家培訓專門的技術人才。

巫強|南京大學產業經濟學系

核心思路應該是在長江經濟帶內先推動形成以本土企業為主的國內價值鏈,然後在該國內價值鍊形成和壯大的過程中,積極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將國內價值鏈升級為以我為主的全球價值鏈。這種思路是將我國國內生產網絡拓展到一帶一路範圍,形成全球生產網絡。以長江經濟帶的國內價值鏈為基礎,構建一帶一路的全球價值鏈,這不同於我國過去融入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價值鏈,更多需要我國各產業領域內的優勢企業帶團走出去,或中小企業抱團走出去,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國家資源。由此帶動沿線國家,包括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

孫國民|東南大學

總體思路是內外互濟、雙向對接、雙重嵌入:

一是內外互濟。長江經濟帶主內戰略,“一帶一路”是主外的倡議,秉持共建、共商、共享選擇,目標是構建全球共贏價值鏈,兩者內外協同、同頻共振、互動互融、互促並進。

二是雙向對接。在中低端價值鏈領域,要主動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價值鏈條,拓展國際朋友圈,繼續走國際化、全球化的路子,積極擴大“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繼續履行好服務全球價值鏈的供應商角色;而對在處於國際高端價值鏈的領先領域,依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不發達國家的成本優勢,推動優勢產能、優勢技術出海,服務包括國內消費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

三是雙重嵌入。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長江經濟帶,鏈接“一帶一路”倡議,嵌入“一帶一路”倡議國家國內高端價值鏈和全球高端價值鏈;同時,依託“一帶一路”倡議,佈局國家全球價值鏈網絡體系,嵌入高質量發展的長江經濟帶,構築長三角“以我為主、自主可控”的價值鏈體系。

為此,長江經濟帶一方面要形成以我為主、自主可控的價值鏈體系,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達至全球價值鏈鏈主地位,助力現代化強國建設;另一方面還要基於客觀存在的多領域、多層次的非鏈主的價值鏈地位,形成融入或嵌入“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梯度型價值鏈群(新概念:坡度型價值鏈群或臺階式價值鏈群),切實通過“內外互濟”“雙向對接”“雙重嵌入”的方式,增強國家經濟發展的韌性和自主可控性,消除中等收入陷阱,建設現代化強國,實現十九大制定的“三步走”目標任務。

郭玉高|太倉港集裝箱海運有限公司

(1)合理佈局長江經濟帶流域的有關業態,特別是水路、公路及鐵路、港口及製造業,在全國通關一體化的基礎上,打通國際大通關一體化,使中國全球價值鏈的產品在流通環節更高效,進一步助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建設。(2)“一帶一路”主要是陸路與水路,涉及蒙古、 俄羅斯、東南亞等64個國家,政府應積極鼓勵、引導長江經濟帶流域的產業對接“一帶一路”,通過“走出去”來優化長江經濟帶流域的產業佈局,不斷提升中國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3)要正確運用系統化思維,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係,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按照“五大發展理念”,使長江經濟帶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二張圖”變成“一張圖”,通過對資源的合理配置、產業鏈的更有效分工,進一步提升中國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不斷增強我國價值鏈在全球的競爭力。

夏海力|蘇州科技大學

長江經濟帶覆蓋長江沿岸上中下游的多個城市群,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可以帶動長江沿岸的11個省市,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融入全球價值鏈、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優勢。所以,個人認為長江經濟帶戰略與“一帶一路”對接的關鍵節點和發力點是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西部地區,通過國際化推動這些地區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從而提升我國整體在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

湯秀平|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

長江經濟帶的沿海地區開發程度高、經濟發達,特別是上海洋山國際深水港與浙江海洋經濟示範區,可以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起點,而長江經濟帶中的湖北、安徽與江蘇,依託隴海線,積極參與“一帶”建設。

林學軍|暨南大學

長江經濟帶,可以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包括:

第一,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金融中心,利用上海的金融市場吸引全球資金,支持“一帶一路”的建設項目,支持企業到“一帶一路”投資經營和發展。第二,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創新中心,學習吸收全球先進技術和知識,虹吸全球人才,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技術保障,解決技術難題。第三,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物流中心,利用長江經濟帶的港口碼頭、機場和四通八達的鐵路和公路網,成為“一帶一路”交通的重要節點,成為全球商品的集散地和配送中心,為我國和“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發展經貿關係提供支持和保障。第四,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高端產業基地。如生產5G通信的設備,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無人機、生物製藥、新能源、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產業的發展,引領“一帶一路”先進製造業的潮流,為“一帶一路”提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

其中,就創新中心而言,科技創新是提升我國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的根本動力。長江經濟帶擁有我國眾多的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眾多的高科技人才,還有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利用“一帶一路”,實施開放創新。要以全球價值鏈整合全球的生產要素,還要用全球創新鏈整合全球的創新要素。通過開放創新,學習全球先進的技術,吸取人類先進知識,廣泛吸納全球高端人才,提高中國自主創新的能力,攻克核心技術,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產品的技術複雜度,從而提高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

張遠鵬|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

(1)合作開拓市場。長江經濟帶省市聯合在“一帶一路”國家舉辦各種展會,聯合設立駐外商貿促進機構,建立共享“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信息機制,合作爭取大型基建工程承包市場,鼓勵信息技術服務和金融科技走出去,中國標準走出去;(2)共建綜合國際交通體系。長江經濟帶省市協調優化整合中歐鐵路班列,實現陸江海高效聯運,互為跳板的東西向客貨空運,擴大和“一帶一路”國家產業鏈接;(3)共促國際產能合作。長江經濟帶企業共建國家級境外產能合作園區,互相支持境外園區,打造裝備製造、新能源等特色園區,共建國內缺少的礦物開採及冶煉、加工園區,政府與企業合作有序進行產業轉移,提升“一帶一路”國家工業化水平;(4)共推旅遊路線。長江經濟帶省市旅行社及行業組織和“一帶一路”當地旅行社共同協作對外開闢“一帶一路”特色旅遊路線,規模經濟下,給國內消費者有特色、高質量的境外旅遊體驗,促進“一帶一路”國家服務業收入提升。

陳東|安徽工業大學

在兩大國家戰略中協調和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之間的關係。一方面民企可以與國企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在規劃和倡議中,很多重大的項目以及帶有基礎性公益性項目,都需要有較強實力的國有企業來完成,而在此過程中,很多項目都會採取承包形式,其中設計、工程、售後服務等產業鏈上的項目,民營企業都可以參與其中,形成業務聯繫和產業分工。其實,無論是國內建設還是“一帶一路”建設,其很多項目都是相通的,如果在長江經濟帶發展過程中,形成較為穩健的供應鏈關係,在“走出去”過程中,完全可以將此運作模式複製出去,節省了成本,同時可以在進一步擴大市場過程中吸納全球其他合作者,以國內企業為核心,以產業鏈延伸和升級來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上的水平。另一方面,國內企業也可以先在國內形成較為穩健的產業鏈關係,然後聯合起來抱團出海,避免惡性競爭,發揮規模效益。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某些不利因素要解決好。首先是企業文化衝突,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決策體系不一樣,特別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決策文化上的差異。還有企業訴求不一樣。針對這些分歧,政府、商會等要加強協調引導,找到有效的解決方式,把“抱團出海”這篇文章做好。

在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銜接過程中,外匯、金融、保險、財稅、海關、質檢、外事、商會等服務機制能否跟得上,也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目前國內企業仍要立足“長江經濟帶”等國內市場,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競爭力。同時,要提高海外投資決策的專業性,善於利用專業服務人員,不盲目跟風。要做到合規合法經營,熟悉國際規則,深入瞭解“走出去”區域的法律法規、文化風俗、社會習慣、產業發展。企業還要有社會責任意識,注重國際人才培養等。同時,商會等民間機構也要高度重視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不讓企業利益受損。

王修志|廣西師範大學

推動長江經濟帶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是經濟全球化變局背景下中國攜手世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變革的重要抓手,呼應了新時代全球經濟“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發展訴求。從開放維度看,這個對接包含了三個層次的開放,即長江經濟帶域內省際開放、長江經濟帶與國內“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開放、以長江經濟帶為腹地的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開放。顯然,長江經濟帶是整個開放體系的基礎。由此形成一個以對內開放為基礎,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協同互動的開放發展機制。

從包容維度看,這個對接實現了國內東部發達地區、沿線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聯動,為欠發達地區創造新的發展機會。從共建、共享維度看,這個對接有助於實現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的集聚和擴散,從而構建起以經濟發達地區為價值源發中心,沿線國家和地區充分參與,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三鏈合一”的新型分工體系。因此,對接成功的關鍵,是以長三角為核心區,在對內開放和結構性改革中充分發揮大國特有的“市場—資源—技術—制度”系統集成優勢,面向全球虹吸先進要素並輻射高質量發展紅利,打造新型分工體系的價值源發中心。此外,中國應深化制度型開放力度,在多邊體制和區域合作框架下兌現“一帶一路”倡議,攜手沿線各國推動區域和多邊體制改革。

閆浩|江蘇省企業信息化協會

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重點是東部沿海地區對歐美日等世界經濟“中心”的開放,形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中心,由此塑造了我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區域梯度發展的生產力佈局總體框架。與此同時,全球經濟體系中“中心(發達國家)”與“邊緣(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鴻溝也在不斷加深。中國與世界都面臨著解決經濟體系中的二元結構問題(佔支配地位的中心和處於依附地位的邊緣之間的矛盾問題)。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可以說是應運而生,恰逢其時。

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有兩個途徑:一是重走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之路:通過對外開放塑造經濟中心,帶動周邊區域發展。二是通過東部經濟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和產業梯度轉移,拉動中西部發展。我國五大區域發展戰略中,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三大戰略旨在促進經濟要素的空間集聚,進一步鞏固、提升沿海經濟中心區的能級與功能;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則是在推動經濟要素的空間擴散,在國際、國內兩個不同空間尺度下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重塑中國與世界經濟地理。

一帶一路倡議通過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沿線國家提供對外開放機遇重塑中國與世界經濟地理。長期以來,我們對外開放的思維定式是:通過東部沿海地區實現對外部世界的開放,即所謂從大陸文明走向海洋文明(從黃色文明走向藍色文明)。如果固守於此,中國就難以追趕美國的發展步伐,因為美國東西兩邊都是海洋,東西兩岸共同發展,不存在東西部的發展差距問題。中國是單邊(東部)發展,始終比美國慢了半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在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與沿線國家共同打造新時期“絲綢之路經濟帶”,從而讓我國中西部地區迎來了通過陸路實現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

五年多的實踐證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對我國實現全方位對外開放、打造中西部經濟中心、促進中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重慶市憑藉渝新歐鐵路(重慶-杜伊斯堡班列)的開通從一個對外開放的邊緣城市迅速成長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進一步鞏固了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新疆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通過建設三大通道(交通通道、能源通道、信息通道),正在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和連接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重要樞紐。其它西部城市也在與沿線國家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通過長三角經濟中心對長江流域的輻射帶動作用重塑中國經濟地理。長江經濟帶是我國僅次於沿海經濟帶的第二大產業走廊,區位條件不可多得,中游地區的中心城市武漢和上游地區的中心城市重慶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因此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沿海經濟勢能向中西部地區擴散,優化國土開發格局最高效、最便捷的通道。

鑑於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都具有促進地理變遷的戰略目標,二者的實現途徑和政策方向也應該遵循經濟地理活動的三大原則:提高密度、縮短距離、減少分割。提高密度是指開發模式應該立足於據點式開發,即依託中心城市和樞紐港口,在有限空間內集聚經濟要素,形成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縮短距離是提高市場主體之間和經濟區之間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通達性和便捷程度,即通過構建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現代化的管理體系,縮短市場主體間的時間距離,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減少分割就是削減一切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邊界壁壘,包括行政邊界、經濟邊界、技術邊界、社會經濟管理制度等對要素自由流動的制約,降低市場主體的交易成本。

由是觀之,我國政府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中提出的沿線各國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的合作機制同樣適用於長江流域各地區之間的合作。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將為一帶一路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一帶一路的順利實施將為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二者是相輔相成、共生共榮的關係。

版權聲明: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為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務。需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內容或觀點的,應註明“來源: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對於不遵守本聲明和/或其他侵權違法行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江蘇省首批重點高端智庫,以南京大學經濟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學科平臺為核心,優化組合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科和專家資源,以中國沿海地區高度開放、發達的實體經濟為背景,深入研究探索中國實體經濟的走勢、趨向與政策,為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總結經驗,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