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 | 印尼刺激經濟,為何瞄準製造業?'

"

印尼總統佐科第一任期,主打基建與營商環境;第二任期,則主攻製造。這是對準了印尼經濟的症,下對了藥。

為什麼是製造,而不是其他?比如農業、礦業、建築、服務業。

原因有兩個。一是經驗上的。人類進入工業文明的200多年間,沒有經歷製造業發達而進入高收入國家之列的,目前還沒有。發展製造業,是必經之路跨越不得的。現在基本上什麼都不造了的經濟體,比如英國,都有過製造業的輝煌期。英國是工業革命的鼻祖,英帝國的底子,無論是堅船還是利炮,都是造出來的。香港現在是金融中心,但當年闖出“四小龍”名頭的時候,靠的卻是製造業。美國只是在2016年才被中國奪走了製造業第一大國的桂冠,但就實力而言,美國依然是製造業強國。日本、德國、韓國更是“製造立國”。小到荷蘭、瑞士,切不可因其國土袖珍而小視其製造力。比如“表叔”們都知道,瑞士可以將精密機器造到怎樣的極致。

"

印尼總統佐科第一任期,主打基建與營商環境;第二任期,則主攻製造。這是對準了印尼經濟的症,下對了藥。

為什麼是製造,而不是其他?比如農業、礦業、建築、服務業。

原因有兩個。一是經驗上的。人類進入工業文明的200多年間,沒有經歷製造業發達而進入高收入國家之列的,目前還沒有。發展製造業,是必經之路跨越不得的。現在基本上什麼都不造了的經濟體,比如英國,都有過製造業的輝煌期。英國是工業革命的鼻祖,英帝國的底子,無論是堅船還是利炮,都是造出來的。香港現在是金融中心,但當年闖出“四小龍”名頭的時候,靠的卻是製造業。美國只是在2016年才被中國奪走了製造業第一大國的桂冠,但就實力而言,美國依然是製造業強國。日本、德國、韓國更是“製造立國”。小到荷蘭、瑞士,切不可因其國土袖珍而小視其製造力。比如“表叔”們都知道,瑞士可以將精密機器造到怎樣的極致。

洞見 | 印尼刺激經濟,為何瞄準製造業?

二是理論上的。經濟學者經過研究發現,經濟的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並不是同等、均衡的。就勞動生產率而言,製造業最高,服務業次之,農業最末。所以,一國經濟如希望增長,一個辦法就是勞動力轉移,從農業轉移到服務業和製造業。最好(當然不現實)是所有勞動力都轉移到製造業,則勞動生產率最大化。所謂 GDP,即勞動力(有多少人幹活)乘以勞動生產率(每人“出多少活”)。在勞動力總量不變的前提下 ,通 過勞動力轉移(Structural Change),實現勞動生產率最大化。相應地,經濟增長最大化。所謂工業化,就是沿著這個方向。農業人口大量向製造業轉移,經濟自然增長。

這只是製造業重要性的一個方面。

製造業重要的另一個方面,是它具有農業和一般服務業所不具備的一個“個性”:“人來瘋”。它的勞動生產率不僅是三個產業中最高的,這個生產率還會隨著生產量的擴大而提高。製造業的訂單越多,生產規模越大,勞動生產率就越高,是典型的規模效應、規模經濟。就好像家裡來的人越多,孩子越興奮、人來瘋一樣,製造業接的訂單越多、規模越大,它的勞動生產率越高,生產能力越強,是“量來瘋”。

農業和多數服務業並不具有這樣的特點。一個理髮師,一天最多理幾十個頭。他不會因為店外排長隊,就可以多理出一倍的頭。講究的廚師,即使客人在外罵翻天,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小炒,不能為了“效率”,把沒炒熟的菜端上去。這些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不會隨訂單數量的增加而有大的變化。

製造業的“量來瘋”特點,決定了它具有爆發式增長的潛力,可以像滾雪球一樣,“量”和“率”相互加強、相互促進,雪球越滾越大。

工業革命之所以是一場革命,就是因為它讓人類的生產能力短時間內爆發,增長了幾百、幾千倍,這種暴增,靠的是製造業。製造業的這種爆發力,在農業和多數服務業是不可複製的。農業和服務業的爆發式發展,只能依靠“加人手”,靠突然增加了大量勞動力,靠勞動力供給的爆發,而非製造業規模與效率相互強化下的爆發。

亞洲奇蹟大體上印證了這一理論。亞洲奇蹟的關鍵詞,一是製造業,二是出口。出口導向,實質上是以整個世界為自己的大市場,而不是單靠本國小小的國內市場。處於工業化起步階段的亞洲國家,本土市場遠不足以支撐製造業的高速增長。如果閉關鎖國,自外於世界市場,製造業是發展不起來的。亞洲奇蹟國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將整個世界作為自己的市場。來自全世界的訂單,與製造業的“量來瘋”特徵完美結合,造就了亞洲出口製造業的輝煌。這才是亞洲奇蹟的關鍵。製造業的爆發力,使其成為三大產業中當之無愧的增長龍頭。所謂龍頭,意味著是它帶著別人跑,而不是別人帶著它跑。

這個別人,就是服務業。服務業的“服務”兩字,再恰當不過的說明了它在經濟中的從屬和衍生地位。所謂從屬,是指它從屬於生產,即所謂生產服務業,如金融、物流、商業服務;從屬於生活,即所謂生活服務業,如理髮、修腳、外賣。所謂衍生,是指追根溯源,無論是生產服務業、還是生活服務業,根子都在製造業。製造業發展了,創造了對生產服務業的需求和對生活服務業的需求,是服務業之本。沒有製造業,就沒有服務業,服務業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製造業,就是服務業的皮;服務業,只是製造業的毛。

有以“富人社區效應”為喻。製造業創造財富,財富產生需求,需求帶動服務業。不是農業、製造業、服務業三駕馬車並駕齊驅,而是製造業一馬當先,拉動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拉動服務業。注意:是經濟拉動服務業,而不是服務業拉動經濟。

經濟的邏輯鏈條原來是這樣的。按重要性和因果關係排列,先有製造業,才有經濟;有了經濟,才有服務業。

一國製造業的潛力,與其市場體量相關。原本封閉的國家,一旦對外開放,整個世界向它敞開,則“量來瘋”的製造業爆發。但是,世界市場就那麼大,供一國爆發式增長的空間總有飽和的一天。如果世界市場漸趨飽和,訂單不可能總是爆發式地飄來,一國製造業“量來瘋”的好時光也就到頭了。製造業見頂,源於外圍市場飽和、該國製造業的全球份額見頂。

見頂了怎麼辦?一個辦法是調結構,原來是中低端製造見長,現在著手中高端製造業。

製造業見頂,一指一國製造業佔GDP 比重見頂,二指製造業就業比例見頂。後者更為關鍵,意味著製造業吸收勞動力的空間見頂(指比例,非絕對數量),剩餘勞動力無處可去,只能去服務業。

這不是什麼好事。製造業是經濟中的“優等產業”,勞動生產率本身就高,又有“量來瘋”的本事。勞動力不能轉移到製造業這樣的優質產業,而被迫轉移到服務業這樣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的“二等產業”。學習簡單算術的人都清楚,這樣的結果,必然是經濟整體的勞動生產率受到拖累,經濟增長自然就受拖累,增速下降難以避免。

這種趨勢,即使一國製造業成功調整結構、由中低端躍升中高端,也無逆轉的可能。中高端製造業吸引就業人數的能力,遠低於中低端製造業。轉型成功,只能意味著更多的人不得不屈身服務業。製造業一旦見頂,再想重振“就業蓄水池”的輝煌,難於登天。

所以,一國製造業見頂,實屬不得已。原本製造業大國,向服務業轉型,必將拖累整體的勞動生產率,經濟增速必然放緩。這種轉型,避之猶恐不及,怎麼還可以作為口號主動趨附呢?

"

印尼總統佐科第一任期,主打基建與營商環境;第二任期,則主攻製造。這是對準了印尼經濟的症,下對了藥。

為什麼是製造,而不是其他?比如農業、礦業、建築、服務業。

原因有兩個。一是經驗上的。人類進入工業文明的200多年間,沒有經歷製造業發達而進入高收入國家之列的,目前還沒有。發展製造業,是必經之路跨越不得的。現在基本上什麼都不造了的經濟體,比如英國,都有過製造業的輝煌期。英國是工業革命的鼻祖,英帝國的底子,無論是堅船還是利炮,都是造出來的。香港現在是金融中心,但當年闖出“四小龍”名頭的時候,靠的卻是製造業。美國只是在2016年才被中國奪走了製造業第一大國的桂冠,但就實力而言,美國依然是製造業強國。日本、德國、韓國更是“製造立國”。小到荷蘭、瑞士,切不可因其國土袖珍而小視其製造力。比如“表叔”們都知道,瑞士可以將精密機器造到怎樣的極致。

洞見 | 印尼刺激經濟,為何瞄準製造業?

二是理論上的。經濟學者經過研究發現,經濟的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並不是同等、均衡的。就勞動生產率而言,製造業最高,服務業次之,農業最末。所以,一國經濟如希望增長,一個辦法就是勞動力轉移,從農業轉移到服務業和製造業。最好(當然不現實)是所有勞動力都轉移到製造業,則勞動生產率最大化。所謂 GDP,即勞動力(有多少人幹活)乘以勞動生產率(每人“出多少活”)。在勞動力總量不變的前提下 ,通 過勞動力轉移(Structural Change),實現勞動生產率最大化。相應地,經濟增長最大化。所謂工業化,就是沿著這個方向。農業人口大量向製造業轉移,經濟自然增長。

這只是製造業重要性的一個方面。

製造業重要的另一個方面,是它具有農業和一般服務業所不具備的一個“個性”:“人來瘋”。它的勞動生產率不僅是三個產業中最高的,這個生產率還會隨著生產量的擴大而提高。製造業的訂單越多,生產規模越大,勞動生產率就越高,是典型的規模效應、規模經濟。就好像家裡來的人越多,孩子越興奮、人來瘋一樣,製造業接的訂單越多、規模越大,它的勞動生產率越高,生產能力越強,是“量來瘋”。

農業和多數服務業並不具有這樣的特點。一個理髮師,一天最多理幾十個頭。他不會因為店外排長隊,就可以多理出一倍的頭。講究的廚師,即使客人在外罵翻天,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小炒,不能為了“效率”,把沒炒熟的菜端上去。這些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不會隨訂單數量的增加而有大的變化。

製造業的“量來瘋”特點,決定了它具有爆發式增長的潛力,可以像滾雪球一樣,“量”和“率”相互加強、相互促進,雪球越滾越大。

工業革命之所以是一場革命,就是因為它讓人類的生產能力短時間內爆發,增長了幾百、幾千倍,這種暴增,靠的是製造業。製造業的這種爆發力,在農業和多數服務業是不可複製的。農業和服務業的爆發式發展,只能依靠“加人手”,靠突然增加了大量勞動力,靠勞動力供給的爆發,而非製造業規模與效率相互強化下的爆發。

亞洲奇蹟大體上印證了這一理論。亞洲奇蹟的關鍵詞,一是製造業,二是出口。出口導向,實質上是以整個世界為自己的大市場,而不是單靠本國小小的國內市場。處於工業化起步階段的亞洲國家,本土市場遠不足以支撐製造業的高速增長。如果閉關鎖國,自外於世界市場,製造業是發展不起來的。亞洲奇蹟國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將整個世界作為自己的市場。來自全世界的訂單,與製造業的“量來瘋”特徵完美結合,造就了亞洲出口製造業的輝煌。這才是亞洲奇蹟的關鍵。製造業的爆發力,使其成為三大產業中當之無愧的增長龍頭。所謂龍頭,意味著是它帶著別人跑,而不是別人帶著它跑。

這個別人,就是服務業。服務業的“服務”兩字,再恰當不過的說明了它在經濟中的從屬和衍生地位。所謂從屬,是指它從屬於生產,即所謂生產服務業,如金融、物流、商業服務;從屬於生活,即所謂生活服務業,如理髮、修腳、外賣。所謂衍生,是指追根溯源,無論是生產服務業、還是生活服務業,根子都在製造業。製造業發展了,創造了對生產服務業的需求和對生活服務業的需求,是服務業之本。沒有製造業,就沒有服務業,服務業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製造業,就是服務業的皮;服務業,只是製造業的毛。

有以“富人社區效應”為喻。製造業創造財富,財富產生需求,需求帶動服務業。不是農業、製造業、服務業三駕馬車並駕齊驅,而是製造業一馬當先,拉動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拉動服務業。注意:是經濟拉動服務業,而不是服務業拉動經濟。

經濟的邏輯鏈條原來是這樣的。按重要性和因果關係排列,先有製造業,才有經濟;有了經濟,才有服務業。

一國製造業的潛力,與其市場體量相關。原本封閉的國家,一旦對外開放,整個世界向它敞開,則“量來瘋”的製造業爆發。但是,世界市場就那麼大,供一國爆發式增長的空間總有飽和的一天。如果世界市場漸趨飽和,訂單不可能總是爆發式地飄來,一國製造業“量來瘋”的好時光也就到頭了。製造業見頂,源於外圍市場飽和、該國製造業的全球份額見頂。

見頂了怎麼辦?一個辦法是調結構,原來是中低端製造見長,現在著手中高端製造業。

製造業見頂,一指一國製造業佔GDP 比重見頂,二指製造業就業比例見頂。後者更為關鍵,意味著製造業吸收勞動力的空間見頂(指比例,非絕對數量),剩餘勞動力無處可去,只能去服務業。

這不是什麼好事。製造業是經濟中的“優等產業”,勞動生產率本身就高,又有“量來瘋”的本事。勞動力不能轉移到製造業這樣的優質產業,而被迫轉移到服務業這樣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的“二等產業”。學習簡單算術的人都清楚,這樣的結果,必然是經濟整體的勞動生產率受到拖累,經濟增長自然就受拖累,增速下降難以避免。

這種趨勢,即使一國製造業成功調整結構、由中低端躍升中高端,也無逆轉的可能。中高端製造業吸引就業人數的能力,遠低於中低端製造業。轉型成功,只能意味著更多的人不得不屈身服務業。製造業一旦見頂,再想重振“就業蓄水池”的輝煌,難於登天。

所以,一國製造業見頂,實屬不得已。原本製造業大國,向服務業轉型,必將拖累整體的勞動生產率,經濟增速必然放緩。這種轉型,避之猶恐不及,怎麼還可以作為口號主動趨附呢?

洞見 | 印尼刺激經濟,為何瞄準製造業?

有學者在研究,在龐雜的服務業體系中,是否也有部門和行業具有“準製造業”的性質?亦即勞動生產率較高和“量來瘋”的規模經濟。這可以英國這樣基本上什麼都不製造的發達經濟體為樣本。應該是有的,而且不少。找出這樣的服務行業和部門,重點發展之,則可以一定程度上對衝製造業見頂給經濟帶來的頹勢。

印尼的道路由此明晰。首先是標定整個世界,作為印尼製造業的大市場,而不自甘於本國的小市場。印尼這個國家,是容易滿足於本土市場的。因為這個市場其實不小,有 2.6 億人口,而且年輕化、消費意願強烈。印尼經濟的“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濟依賴內需,而不像東亞經濟體那樣依賴外需。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印尼所受衝擊相對有限,經濟表現優於多數國家。但如果因此而自滿、自甘於本土市場提供的內需,則製造業無以起飛和爆發式增長。印尼發展製造業,必須將眼光轉向外需,把世界作為自己的大市場。出口導向,是亞洲前人走過的路。印尼是亞洲製造業的後來者,起步就比別國晚不少,現在更沒有資本再走彎路,必須走要走前人驗證過的成功之路。

方向是明確的,但前路多艱。製造業的後發者,有後發優勢,也有後發劣勢。最主要的劣勢有兩個。一是製造業技術已今非昔比。同樣的製造業,30 年前需要100個工人,現在可能只需要10個。機器取代人,製造業吸納就業的能力遠不如前。印尼即使將製造業發展到前人的水平,所能吸納的就業比例也會大大縮水。製造業不“製造工作”,是印尼製造業的挑戰之一。

劣勢之二,是強大競爭者林立,尤其是中低端製造業。世界市場和對中低端製成品的需求就那麼多,大家都從一個碗裡爭食。相比於製造業的亞洲前輩們(如日本、韓國、中國),印尼作為後來者,想擠進去“爭食”,難度確非昔比。

印尼的這種後發窘境,許多發展中國家都無法避免。有學者發現,“製造業早衰”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所謂早衰,是指發展中國家製造業“創造就業”的能力過早見頂。比如,發達國家製造業就業見頂的時候,佔就業比重一般在 30%左右。輪到中國見頂的時候,這個比重已不到 20%。印尼現在的比重是 14%。

"

印尼總統佐科第一任期,主打基建與營商環境;第二任期,則主攻製造。這是對準了印尼經濟的症,下對了藥。

為什麼是製造,而不是其他?比如農業、礦業、建築、服務業。

原因有兩個。一是經驗上的。人類進入工業文明的200多年間,沒有經歷製造業發達而進入高收入國家之列的,目前還沒有。發展製造業,是必經之路跨越不得的。現在基本上什麼都不造了的經濟體,比如英國,都有過製造業的輝煌期。英國是工業革命的鼻祖,英帝國的底子,無論是堅船還是利炮,都是造出來的。香港現在是金融中心,但當年闖出“四小龍”名頭的時候,靠的卻是製造業。美國只是在2016年才被中國奪走了製造業第一大國的桂冠,但就實力而言,美國依然是製造業強國。日本、德國、韓國更是“製造立國”。小到荷蘭、瑞士,切不可因其國土袖珍而小視其製造力。比如“表叔”們都知道,瑞士可以將精密機器造到怎樣的極致。

洞見 | 印尼刺激經濟,為何瞄準製造業?

二是理論上的。經濟學者經過研究發現,經濟的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並不是同等、均衡的。就勞動生產率而言,製造業最高,服務業次之,農業最末。所以,一國經濟如希望增長,一個辦法就是勞動力轉移,從農業轉移到服務業和製造業。最好(當然不現實)是所有勞動力都轉移到製造業,則勞動生產率最大化。所謂 GDP,即勞動力(有多少人幹活)乘以勞動生產率(每人“出多少活”)。在勞動力總量不變的前提下 ,通 過勞動力轉移(Structural Change),實現勞動生產率最大化。相應地,經濟增長最大化。所謂工業化,就是沿著這個方向。農業人口大量向製造業轉移,經濟自然增長。

這只是製造業重要性的一個方面。

製造業重要的另一個方面,是它具有農業和一般服務業所不具備的一個“個性”:“人來瘋”。它的勞動生產率不僅是三個產業中最高的,這個生產率還會隨著生產量的擴大而提高。製造業的訂單越多,生產規模越大,勞動生產率就越高,是典型的規模效應、規模經濟。就好像家裡來的人越多,孩子越興奮、人來瘋一樣,製造業接的訂單越多、規模越大,它的勞動生產率越高,生產能力越強,是“量來瘋”。

農業和多數服務業並不具有這樣的特點。一個理髮師,一天最多理幾十個頭。他不會因為店外排長隊,就可以多理出一倍的頭。講究的廚師,即使客人在外罵翻天,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小炒,不能為了“效率”,把沒炒熟的菜端上去。這些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不會隨訂單數量的增加而有大的變化。

製造業的“量來瘋”特點,決定了它具有爆發式增長的潛力,可以像滾雪球一樣,“量”和“率”相互加強、相互促進,雪球越滾越大。

工業革命之所以是一場革命,就是因為它讓人類的生產能力短時間內爆發,增長了幾百、幾千倍,這種暴增,靠的是製造業。製造業的這種爆發力,在農業和多數服務業是不可複製的。農業和服務業的爆發式發展,只能依靠“加人手”,靠突然增加了大量勞動力,靠勞動力供給的爆發,而非製造業規模與效率相互強化下的爆發。

亞洲奇蹟大體上印證了這一理論。亞洲奇蹟的關鍵詞,一是製造業,二是出口。出口導向,實質上是以整個世界為自己的大市場,而不是單靠本國小小的國內市場。處於工業化起步階段的亞洲國家,本土市場遠不足以支撐製造業的高速增長。如果閉關鎖國,自外於世界市場,製造業是發展不起來的。亞洲奇蹟國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將整個世界作為自己的市場。來自全世界的訂單,與製造業的“量來瘋”特徵完美結合,造就了亞洲出口製造業的輝煌。這才是亞洲奇蹟的關鍵。製造業的爆發力,使其成為三大產業中當之無愧的增長龍頭。所謂龍頭,意味著是它帶著別人跑,而不是別人帶著它跑。

這個別人,就是服務業。服務業的“服務”兩字,再恰當不過的說明了它在經濟中的從屬和衍生地位。所謂從屬,是指它從屬於生產,即所謂生產服務業,如金融、物流、商業服務;從屬於生活,即所謂生活服務業,如理髮、修腳、外賣。所謂衍生,是指追根溯源,無論是生產服務業、還是生活服務業,根子都在製造業。製造業發展了,創造了對生產服務業的需求和對生活服務業的需求,是服務業之本。沒有製造業,就沒有服務業,服務業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製造業,就是服務業的皮;服務業,只是製造業的毛。

有以“富人社區效應”為喻。製造業創造財富,財富產生需求,需求帶動服務業。不是農業、製造業、服務業三駕馬車並駕齊驅,而是製造業一馬當先,拉動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拉動服務業。注意:是經濟拉動服務業,而不是服務業拉動經濟。

經濟的邏輯鏈條原來是這樣的。按重要性和因果關係排列,先有製造業,才有經濟;有了經濟,才有服務業。

一國製造業的潛力,與其市場體量相關。原本封閉的國家,一旦對外開放,整個世界向它敞開,則“量來瘋”的製造業爆發。但是,世界市場就那麼大,供一國爆發式增長的空間總有飽和的一天。如果世界市場漸趨飽和,訂單不可能總是爆發式地飄來,一國製造業“量來瘋”的好時光也就到頭了。製造業見頂,源於外圍市場飽和、該國製造業的全球份額見頂。

見頂了怎麼辦?一個辦法是調結構,原來是中低端製造見長,現在著手中高端製造業。

製造業見頂,一指一國製造業佔GDP 比重見頂,二指製造業就業比例見頂。後者更為關鍵,意味著製造業吸收勞動力的空間見頂(指比例,非絕對數量),剩餘勞動力無處可去,只能去服務業。

這不是什麼好事。製造業是經濟中的“優等產業”,勞動生產率本身就高,又有“量來瘋”的本事。勞動力不能轉移到製造業這樣的優質產業,而被迫轉移到服務業這樣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的“二等產業”。學習簡單算術的人都清楚,這樣的結果,必然是經濟整體的勞動生產率受到拖累,經濟增長自然就受拖累,增速下降難以避免。

這種趨勢,即使一國製造業成功調整結構、由中低端躍升中高端,也無逆轉的可能。中高端製造業吸引就業人數的能力,遠低於中低端製造業。轉型成功,只能意味著更多的人不得不屈身服務業。製造業一旦見頂,再想重振“就業蓄水池”的輝煌,難於登天。

所以,一國製造業見頂,實屬不得已。原本製造業大國,向服務業轉型,必將拖累整體的勞動生產率,經濟增速必然放緩。這種轉型,避之猶恐不及,怎麼還可以作為口號主動趨附呢?

洞見 | 印尼刺激經濟,為何瞄準製造業?

有學者在研究,在龐雜的服務業體系中,是否也有部門和行業具有“準製造業”的性質?亦即勞動生產率較高和“量來瘋”的規模經濟。這可以英國這樣基本上什麼都不製造的發達經濟體為樣本。應該是有的,而且不少。找出這樣的服務行業和部門,重點發展之,則可以一定程度上對衝製造業見頂給經濟帶來的頹勢。

印尼的道路由此明晰。首先是標定整個世界,作為印尼製造業的大市場,而不自甘於本國的小市場。印尼這個國家,是容易滿足於本土市場的。因為這個市場其實不小,有 2.6 億人口,而且年輕化、消費意願強烈。印尼經濟的“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濟依賴內需,而不像東亞經濟體那樣依賴外需。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印尼所受衝擊相對有限,經濟表現優於多數國家。但如果因此而自滿、自甘於本土市場提供的內需,則製造業無以起飛和爆發式增長。印尼發展製造業,必須將眼光轉向外需,把世界作為自己的大市場。出口導向,是亞洲前人走過的路。印尼是亞洲製造業的後來者,起步就比別國晚不少,現在更沒有資本再走彎路,必須走要走前人驗證過的成功之路。

方向是明確的,但前路多艱。製造業的後發者,有後發優勢,也有後發劣勢。最主要的劣勢有兩個。一是製造業技術已今非昔比。同樣的製造業,30 年前需要100個工人,現在可能只需要10個。機器取代人,製造業吸納就業的能力遠不如前。印尼即使將製造業發展到前人的水平,所能吸納的就業比例也會大大縮水。製造業不“製造工作”,是印尼製造業的挑戰之一。

劣勢之二,是強大競爭者林立,尤其是中低端製造業。世界市場和對中低端製成品的需求就那麼多,大家都從一個碗裡爭食。相比於製造業的亞洲前輩們(如日本、韓國、中國),印尼作為後來者,想擠進去“爭食”,難度確非昔比。

印尼的這種後發窘境,許多發展中國家都無法避免。有學者發現,“製造業早衰”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所謂早衰,是指發展中國家製造業“創造就業”的能力過早見頂。比如,發達國家製造業就業見頂的時候,佔就業比重一般在 30%左右。輪到中國見頂的時候,這個比重已不到 20%。印尼現在的比重是 14%。

洞見 | 印尼刺激經濟,為何瞄準製造業?

還有個問題。發達國家製造業就業見頂的時候,人均收入已達到很高水平。輪到中國見頂的時候,人均才七千多美元。印尼現在的人均,才四千美元。

發展中國家的製造業早衰,就是這樣的趨勢:在“製造就業”的能力還很低、人均收入還很低的時候,製造業就“見頂”了。此後,剩餘的勞動力只能向勞動生產率較低的服務業轉移。後果有二:一是經濟增速上不去;二是人均收入上不去。

印尼在蘇哈托時期,製造業有過較快的發展。尤其是八十年代起,由進口替代轉向出口導向,走對了路,經濟得以保持 7%以上的快速增長。亞洲金融危機中斷了這一進程。新世紀至今,印尼經濟平均增速只有 5%。即使佐科這樣的有為總統,矢志經濟重現“7%”雄風,但五年過去了,經濟依然不緊不慢地走著“5”步。這其中的緣由,就只能用印尼製造業過早見頂來解釋了。

也不是沒有機會。印尼的機會有兩個。一個從別國那裡“爭食”中低端製造業。它的優勢,在於勞動力更為廉價和充裕。另一個機會則更難、更高遠。印尼提出本國版工業 4.0(MakingIndonesia 4.0),有彎道超車之志,也要成功的條件。中國的經驗表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在年輕人數量較多的發展中國家,是可以迅速、大規模應用的。先是生活,後是生產,這些新技術的革命性影響,是發展中國家超車的機會。

而且,正因為傳統的基礎設施(包括信用卡、帳戶等金融基礎設施)不夠發達,才使得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有了施展的空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信用卡使用已極其普遍、便利,微信支付等我們津津樂道的無卡應用反而沒有多少應用的機會。這裡,落後反而成了機會;先進反而成了累贅。暗合了老子的話,落後者,先進之所倚;先進者,落後之所伏。

總之,製造業是一國經濟的本,服務業只是末。有製造業,才有經濟;有經濟,才有服務業。經濟的這一邏輯鏈條,不可倒轉。

製造業“先發為王”。一百年前的發達國家,之所以一百年後的今天依然發達,是佔了先發的優勢。發展中國家是製造業的後發者,面臨後發劣勢、後發窘境,容易陷入“製造業早衰”的陷阱。能夠擺脫這一陷阱而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者,屈指可數。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製造業早衰”陷阱。

從更長遠的眼光看,人類對物質的需求總是有限的,對服務的需求卻是無限的。你每月都要理髮,卻不會每個月都買汽車買房買手錶。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經濟增長取決於製造業,製造業的市場卻是有限的,容易產生大家“從一個碗裡搶食”的零合問題。

怎麼辦?還是要從無限需求的服務業想辦法。如果服務業中有較高勞動生產率、還能“量來瘋”的“準製造業”細分行業多了,全球經濟和各國經濟就有望從製造業的有限“紅海”,進入高端服務業的無盡“藍海”。源於製造業有限性的摩易爭端也就變得不值一提。

只是,這無盡的藍海在哪裡?

圖片來源:pexels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不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官方意見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