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遺物有20多家網貸平臺賬單:為何“套路貸”專盯年輕人下手?

經濟 金融 險惡 法律 姬鵬 2019-04-18
女子遺物有20多家網貸平臺賬單:為何“套路貸”專盯年輕人下手?

有媒體報道,山西一中年男子,45天前接到女兒墜樓的消息,在整理女兒的“遺物”時,他發現大量“網貸”還款清單,女兒在20多家網貸平臺均有貸款,總數大概在“13萬到17萬之間”。按照中年男子的猜測,女兒可能是不堪還款壓力,才最終選擇用這種方式結束生命。依照媒體所瞭解到的信息,雖然不能確定女子的真正死亡原因,但很可能與“套路貸”有關。

坦白講,類似的悲劇在“套路貸”風行的境況下,已經發生很多起。從“入坑”的人群來看,多半是“年輕人”(初入職場,在讀大學生居多)。尤其,作為大學校園來講,算是“重災區”。不少學生初入校園,好不容易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可經濟上又不獨立。所以,很自然的就被“套路貸”的操盤手盯上。

當然,“套路貸”本身的“貸款門檻”比較低,這也是為何,很多“年輕人”在沒有足夠經濟擔保的情況下,就可以“貸款”。但是“貸款門檻低”,就意味著“還款條件苛刻”。一方面,利息自然高於常規的金融機構;一方面,不按時還款,會遭遇各種煩擾。總之,一入網貸深似海。

這些道理,很多年輕人其實也很清楚。但是,往往在貸款的時候,總是太過理想化。所以,出問題的時候,也會顯得沒有著落。就比如,女子“遺物”有20多家網貸平臺賬單這件事情。如若,當事人真的是因為“套路貸”走投無路,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本質上,也說明很多人在面對生活的時候,往往會因閱歷的不足,作出荒誕的選擇。事實上,就按照“13萬到17萬”的負債評估,對於一個人的生命來講簡直就不值一提。但是,很多時候,一些年輕人正處於“獨立和半獨立”(經濟上和精神上)之間,所以,很容易在處理個人困境的時候,選擇獨自承擔。

只可惜,在承擔的過程中,只要出現“精神層面的垮塌”和“經濟層面的破產”,就很容易走向極端的路徑。從這個意義上講,“套路貸”的原罪就是不可迴避的。因為,明知道年輕人承受力(經濟上和精神上)不夠強,卻依舊選擇年輕人下手,著實有些“不地道”。同時,作為年輕人,也應該警醒,很多看起來很美的事情,其實早已危機重重。

“套路貸”和“年輕人”好像是天生的平行產物。“套路貸”的規則很模糊,“年輕人”的責任很模糊。於是,二者“合謀”,自然勾兌不出什麼好事兒。很多事情,看起來本不應該發生,但是,從根源上追溯,卻又顯得不謀而合。“套路貸”和“年輕人”的關係構建,就是這樣的邏輯。

很多時候,以成年人的視角看年輕人們深陷“套路貸”的事情,總覺得荒誕不經。但是,發生的就代表永遠發生了。一支新款口紅,一件新款手機,就能讓一個年輕人成為“套路貸”的目標。甚至,很多“套路貸”,為讓借貸變得可循環,開始催生援交生意,也就是常講的“裸貸”和“肉償”。

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不知世事之艱險,便很容易“入坑”。而且,就世俗的觀念,年輕人又不好意思跟父母講明真相。所以,只會越陷越深。直到某一天,實在撐不下去,就會選擇極端的處理方式。不得不說,這是“年輕人”的一種悲哀,同時也是“套路貸”的一種“險惡”。

不過,有正常認知的“成年人”,基本上不會選擇“套路貸”。一方面,“套路貸”本身就是“救急”用,金額不會太大,但利息還很高;一方面,“成年人”在借貸方面,總還是相對理性的。所以,“套路貸”的趨向,基本上是專盯年輕人。

剛上班的辦公室白領,未出校門的準畢業生,基本上屬於“套路貸”的主要目標。“套路貸”的操盤手深知,年輕人剛上社會,沒有過多積蓄,但又慾望無限,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將“套路”落實下去。所以,“套路貸”的操盤手,往往都會將魔手伸向年輕人的地盤。

而作為年輕人群體,很多時候孤立無援,很容易被越陷越深。於是“拆牆邏輯”就會產生,而這也是“套路貸”操盤手願意看到的景象。因為,越是如此,他(她)們越能得到更多利益,並且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單獨個體的利益。而這也是,“套路貸”最為險惡的一面。

然而,“套路貸”的原罪,不僅只是法律上的問題,在道德秩序上,其實也是一個頑固的“毒瘤”。自古以來,“高利貸”就不被人們看好。但是,很多時候,作為“救急”卻又顯得“和藹可親”。所以,多少年來,“高利貸”一直沒有消逝。只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形式上在不停的轉變。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作為“借貸者”,出現無法止損的局面,都是“自作自受”。然而,從社會的全局出發,如果能從源頭上進行止損,或許這樣的悲劇就會減少很多。畢竟,並不是每個人的認知,都能較為理性。因此,作為社會秩序的把控,也該打撈一下這些“生活的瘋子”。

回到女子“遺物”有20多家網貸平臺賬單的事件中,作為她的父母肯定是無奈的。一朵還沒有盛開的“鮮花”,就因為自己的經濟秩序被打亂,就徹底墮入永恆的灰暗,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當然,類似的問題還在發生,只期待年輕人能理性的消費,合理的支出,切莫輕易“借款”,身陷“套路”。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首發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