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

最近我重溫了《家有兒女》,突然發現,劉梅除會照顧孩子,居然還曾追逐理想。

她想用自己的好廚藝和護士的專業知識,把健康飲食的理念傳播給更多人,於是她努力考營養師,而且寫論文投稿。

中年媽媽,還能有理想麼?

"

最近我重溫了《家有兒女》,突然發現,劉梅除會照顧孩子,居然還曾追逐理想。

她想用自己的好廚藝和護士的專業知識,把健康飲食的理念傳播給更多人,於是她努力考營養師,而且寫論文投稿。

中年媽媽,還能有理想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媽媽頭上最大的魔咒: “媽媽要有媽媽的樣子”

昨天楊可與老公大吵,原因是她加班到晚上10點回來,又累又困,讓5歲的女兒自己洗腳。老公不但不心疼她的辛苦,反而指責她:“你沒有一點媽媽的樣子。”

楊可崩潰大哭:“我工作壓力那麼大你都不聞不問,一天不給女兒洗腳,你就說我沒有媽媽的樣子。難道我活著的意義,就是給女兒洗腳麼?

當女人有一天成為媽媽的時候,聽到最多的靈魂拷問就是:“你還有沒有點媽媽的樣子?”

媽媽的樣子是什麼?

"

最近我重溫了《家有兒女》,突然發現,劉梅除會照顧孩子,居然還曾追逐理想。

她想用自己的好廚藝和護士的專業知識,把健康飲食的理念傳播給更多人,於是她努力考營養師,而且寫論文投稿。

中年媽媽,還能有理想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媽媽頭上最大的魔咒: “媽媽要有媽媽的樣子”

昨天楊可與老公大吵,原因是她加班到晚上10點回來,又累又困,讓5歲的女兒自己洗腳。老公不但不心疼她的辛苦,反而指責她:“你沒有一點媽媽的樣子。”

楊可崩潰大哭:“我工作壓力那麼大你都不聞不問,一天不給女兒洗腳,你就說我沒有媽媽的樣子。難道我活著的意義,就是給女兒洗腳麼?

當女人有一天成為媽媽的時候,聽到最多的靈魂拷問就是:“你還有沒有點媽媽的樣子?”

媽媽的樣子是什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全職媽媽的樣子,是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從此只圍著孩子的屎尿屁轉。

職場媽媽的樣子,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能陪伴孩子,主動或者被動換去了更輕鬆也是更邊緣的工作,讓自己的升遷變得舉步維艱。

幾千年來,社會所公認的媽媽的樣子,就是一切以孩子為重心。許多媽媽心甘情願或者被逼無奈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假裝自己從來沒有追求,把所有的至少是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到孩子身上。曾經有一組數據統計,有接近1/3的家長為了孩子放棄了個人時間和愛好。

可是這樣的“媽媽的樣子”,真是孩子所需要的麼?

媽媽的樣子,是孩子沉重的負擔

《小歡喜》裡的宋倩,把“媽媽的樣子”演繹地淋漓盡致。她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放棄學校正職,做了補習老師。她起早貪黑做飯煲湯,幫女兒分析分數提升成績,事無鉅細。為了女兒,她幾乎放棄了一切。

她向董文傑抱怨:“我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了。因為孩子我放棄了多少想幹的事情,我容易麼?”

為了英子有更好的前途,她要求英子一定要考清華北大。可是英子堅持考南大。兩人爆發了極其尖銳的衝突,英子不惜以跳海倆抗議。

在海邊凜冽的寒風中,宋倩淚流滿面地問:“你為什麼非要考南大啊?”

高高的礁石上,喬英子嚎啕大哭:“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

最近我重溫了《家有兒女》,突然發現,劉梅除會照顧孩子,居然還曾追逐理想。

她想用自己的好廚藝和護士的專業知識,把健康飲食的理念傳播給更多人,於是她努力考營養師,而且寫論文投稿。

中年媽媽,還能有理想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媽媽頭上最大的魔咒: “媽媽要有媽媽的樣子”

昨天楊可與老公大吵,原因是她加班到晚上10點回來,又累又困,讓5歲的女兒自己洗腳。老公不但不心疼她的辛苦,反而指責她:“你沒有一點媽媽的樣子。”

楊可崩潰大哭:“我工作壓力那麼大你都不聞不問,一天不給女兒洗腳,你就說我沒有媽媽的樣子。難道我活著的意義,就是給女兒洗腳麼?

當女人有一天成為媽媽的時候,聽到最多的靈魂拷問就是:“你還有沒有點媽媽的樣子?”

媽媽的樣子是什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全職媽媽的樣子,是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從此只圍著孩子的屎尿屁轉。

職場媽媽的樣子,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能陪伴孩子,主動或者被動換去了更輕鬆也是更邊緣的工作,讓自己的升遷變得舉步維艱。

幾千年來,社會所公認的媽媽的樣子,就是一切以孩子為重心。許多媽媽心甘情願或者被逼無奈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假裝自己從來沒有追求,把所有的至少是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到孩子身上。曾經有一組數據統計,有接近1/3的家長為了孩子放棄了個人時間和愛好。

可是這樣的“媽媽的樣子”,真是孩子所需要的麼?

媽媽的樣子,是孩子沉重的負擔

《小歡喜》裡的宋倩,把“媽媽的樣子”演繹地淋漓盡致。她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放棄學校正職,做了補習老師。她起早貪黑做飯煲湯,幫女兒分析分數提升成績,事無鉅細。為了女兒,她幾乎放棄了一切。

她向董文傑抱怨:“我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了。因為孩子我放棄了多少想幹的事情,我容易麼?”

為了英子有更好的前途,她要求英子一定要考清華北大。可是英子堅持考南大。兩人爆發了極其尖銳的衝突,英子不惜以跳海倆抗議。

在海邊凜冽的寒風中,宋倩淚流滿面地問:“你為什麼非要考南大啊?”

高高的礁石上,喬英子嚎啕大哭:“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當“媽媽的樣子”變成了過度付出,這就不是愛,而是不能承受的負擔。

教育學家童格曾經說過,一個無私的母親絕不會帶給孩子長久的喜樂,反而會成為孩子未來的負擔。因為為孩子犧牲太多的母親,不會有多餘的心力去充實和開創自己的世界,不自主地會把兌現自己夢想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達不到他們期待的標準,為人母親的焦慮、失望與生氣,就形成了孩子沉重的負擔。

被愧疚感折磨的孩子,可能會有兩個選擇,要麼屈從於母親的意志,一直努力去實現母親的理想,卻有可能求而不得。一種可能會自暴自棄,失去責任和擔當,成為徹頭徹尾的LOSER。

要改變這樣悲劇的結果,先要改變“媽媽的樣子”。

改變“媽媽的樣子”,從“中年小叛逆”開始

去年,我和女兒爆發了異常激烈的爭吵。因為她的鋼琴越彈越糟,然後她拒絕練琴。

我暴怒地大吼:“你知道媽媽為了給你報鋼琴課花了多少錢呢?媽媽以前小時候,想學鋼琴都沒有錢。”

女兒也崩潰地大吼:“你想學,就自己去學,別把你的理想強加給我。

我突然愣住了,我有多久沒有想過我的理想了?甚至我以為,當一個女人到了中年,她就沒有權力談理想了。

"

最近我重溫了《家有兒女》,突然發現,劉梅除會照顧孩子,居然還曾追逐理想。

她想用自己的好廚藝和護士的專業知識,把健康飲食的理念傳播給更多人,於是她努力考營養師,而且寫論文投稿。

中年媽媽,還能有理想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媽媽頭上最大的魔咒: “媽媽要有媽媽的樣子”

昨天楊可與老公大吵,原因是她加班到晚上10點回來,又累又困,讓5歲的女兒自己洗腳。老公不但不心疼她的辛苦,反而指責她:“你沒有一點媽媽的樣子。”

楊可崩潰大哭:“我工作壓力那麼大你都不聞不問,一天不給女兒洗腳,你就說我沒有媽媽的樣子。難道我活著的意義,就是給女兒洗腳麼?

當女人有一天成為媽媽的時候,聽到最多的靈魂拷問就是:“你還有沒有點媽媽的樣子?”

媽媽的樣子是什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全職媽媽的樣子,是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從此只圍著孩子的屎尿屁轉。

職場媽媽的樣子,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能陪伴孩子,主動或者被動換去了更輕鬆也是更邊緣的工作,讓自己的升遷變得舉步維艱。

幾千年來,社會所公認的媽媽的樣子,就是一切以孩子為重心。許多媽媽心甘情願或者被逼無奈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假裝自己從來沒有追求,把所有的至少是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到孩子身上。曾經有一組數據統計,有接近1/3的家長為了孩子放棄了個人時間和愛好。

可是這樣的“媽媽的樣子”,真是孩子所需要的麼?

媽媽的樣子,是孩子沉重的負擔

《小歡喜》裡的宋倩,把“媽媽的樣子”演繹地淋漓盡致。她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放棄學校正職,做了補習老師。她起早貪黑做飯煲湯,幫女兒分析分數提升成績,事無鉅細。為了女兒,她幾乎放棄了一切。

她向董文傑抱怨:“我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了。因為孩子我放棄了多少想幹的事情,我容易麼?”

為了英子有更好的前途,她要求英子一定要考清華北大。可是英子堅持考南大。兩人爆發了極其尖銳的衝突,英子不惜以跳海倆抗議。

在海邊凜冽的寒風中,宋倩淚流滿面地問:“你為什麼非要考南大啊?”

高高的礁石上,喬英子嚎啕大哭:“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當“媽媽的樣子”變成了過度付出,這就不是愛,而是不能承受的負擔。

教育學家童格曾經說過,一個無私的母親絕不會帶給孩子長久的喜樂,反而會成為孩子未來的負擔。因為為孩子犧牲太多的母親,不會有多餘的心力去充實和開創自己的世界,不自主地會把兌現自己夢想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達不到他們期待的標準,為人母親的焦慮、失望與生氣,就形成了孩子沉重的負擔。

被愧疚感折磨的孩子,可能會有兩個選擇,要麼屈從於母親的意志,一直努力去實現母親的理想,卻有可能求而不得。一種可能會自暴自棄,失去責任和擔當,成為徹頭徹尾的LOSER。

要改變這樣悲劇的結果,先要改變“媽媽的樣子”。

改變“媽媽的樣子”,從“中年小叛逆”開始

去年,我和女兒爆發了異常激烈的爭吵。因為她的鋼琴越彈越糟,然後她拒絕練琴。

我暴怒地大吼:“你知道媽媽為了給你報鋼琴課花了多少錢呢?媽媽以前小時候,想學鋼琴都沒有錢。”

女兒也崩潰地大吼:“你想學,就自己去學,別把你的理想強加給我。

我突然愣住了,我有多久沒有想過我的理想了?甚至我以為,當一個女人到了中年,她就沒有權力談理想了。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中年翻盤的演員劉敏濤,卻明確否定了這一點。前不久,她一場以“中年叛逆”為主題的演講觸動了無數人的心靈。

“既然循規蹈矩、隨波逐流的生活並沒有給我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讓我在本該神采飛揚的大好年華,活得卑微而蒼白。

那就不如就做我自己,隨心所欲地去生活中冒險,試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今年43歲的我,不相信疲憊和麻木是中年的底色。

我成了一個享受叛逆的中年女人,我嚐到了叛逆的甜頭,心中愈發覺得開闊和自由。”

所謂中年叛逆,其實是個找尋自我的過程,找尋自己失落的夢想,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大吵之後,我狠狠心給自己報了鋼琴班,因為有之前陪同女兒練琴的基礎,我進步很快。去年年會上,從來縮在角落的我居然登臺,在近千人面前演奏了一曲《獻給愛麗絲》,臺下掌聲雷動。那一刻,我看到臺下的女兒,滿眼為我驕傲。

女兒再也沒有拒絕過練琴,我們彼此激勵,進步的都很快。而且因為有著共同的愛好,我們的溝通越來越順暢。而且我發現,少了我的盯守和嘮叨,女兒的積極性和自理能力反而大大加強。而我,也由於鋼琴越彈越好,加入了一個業餘演奏團,在當地小有名氣。

"

最近我重溫了《家有兒女》,突然發現,劉梅除會照顧孩子,居然還曾追逐理想。

她想用自己的好廚藝和護士的專業知識,把健康飲食的理念傳播給更多人,於是她努力考營養師,而且寫論文投稿。

中年媽媽,還能有理想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媽媽頭上最大的魔咒: “媽媽要有媽媽的樣子”

昨天楊可與老公大吵,原因是她加班到晚上10點回來,又累又困,讓5歲的女兒自己洗腳。老公不但不心疼她的辛苦,反而指責她:“你沒有一點媽媽的樣子。”

楊可崩潰大哭:“我工作壓力那麼大你都不聞不問,一天不給女兒洗腳,你就說我沒有媽媽的樣子。難道我活著的意義,就是給女兒洗腳麼?

當女人有一天成為媽媽的時候,聽到最多的靈魂拷問就是:“你還有沒有點媽媽的樣子?”

媽媽的樣子是什麼?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全職媽媽的樣子,是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從此只圍著孩子的屎尿屁轉。

職場媽媽的樣子,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能陪伴孩子,主動或者被動換去了更輕鬆也是更邊緣的工作,讓自己的升遷變得舉步維艱。

幾千年來,社會所公認的媽媽的樣子,就是一切以孩子為重心。許多媽媽心甘情願或者被逼無奈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假裝自己從來沒有追求,把所有的至少是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到孩子身上。曾經有一組數據統計,有接近1/3的家長為了孩子放棄了個人時間和愛好。

可是這樣的“媽媽的樣子”,真是孩子所需要的麼?

媽媽的樣子,是孩子沉重的負擔

《小歡喜》裡的宋倩,把“媽媽的樣子”演繹地淋漓盡致。她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放棄學校正職,做了補習老師。她起早貪黑做飯煲湯,幫女兒分析分數提升成績,事無鉅細。為了女兒,她幾乎放棄了一切。

她向董文傑抱怨:“我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了。因為孩子我放棄了多少想幹的事情,我容易麼?”

為了英子有更好的前途,她要求英子一定要考清華北大。可是英子堅持考南大。兩人爆發了極其尖銳的衝突,英子不惜以跳海倆抗議。

在海邊凜冽的寒風中,宋倩淚流滿面地問:“你為什麼非要考南大啊?”

高高的礁石上,喬英子嚎啕大哭:“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當“媽媽的樣子”變成了過度付出,這就不是愛,而是不能承受的負擔。

教育學家童格曾經說過,一個無私的母親絕不會帶給孩子長久的喜樂,反而會成為孩子未來的負擔。因為為孩子犧牲太多的母親,不會有多餘的心力去充實和開創自己的世界,不自主地會把兌現自己夢想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達不到他們期待的標準,為人母親的焦慮、失望與生氣,就形成了孩子沉重的負擔。

被愧疚感折磨的孩子,可能會有兩個選擇,要麼屈從於母親的意志,一直努力去實現母親的理想,卻有可能求而不得。一種可能會自暴自棄,失去責任和擔當,成為徹頭徹尾的LOSER。

要改變這樣悲劇的結果,先要改變“媽媽的樣子”。

改變“媽媽的樣子”,從“中年小叛逆”開始

去年,我和女兒爆發了異常激烈的爭吵。因為她的鋼琴越彈越糟,然後她拒絕練琴。

我暴怒地大吼:“你知道媽媽為了給你報鋼琴課花了多少錢呢?媽媽以前小時候,想學鋼琴都沒有錢。”

女兒也崩潰地大吼:“你想學,就自己去學,別把你的理想強加給我。

我突然愣住了,我有多久沒有想過我的理想了?甚至我以為,當一個女人到了中年,她就沒有權力談理想了。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中年翻盤的演員劉敏濤,卻明確否定了這一點。前不久,她一場以“中年叛逆”為主題的演講觸動了無數人的心靈。

“既然循規蹈矩、隨波逐流的生活並沒有給我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讓我在本該神采飛揚的大好年華,活得卑微而蒼白。

那就不如就做我自己,隨心所欲地去生活中冒險,試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今年43歲的我,不相信疲憊和麻木是中年的底色。

我成了一個享受叛逆的中年女人,我嚐到了叛逆的甜頭,心中愈發覺得開闊和自由。”

所謂中年叛逆,其實是個找尋自我的過程,找尋自己失落的夢想,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大吵之後,我狠狠心給自己報了鋼琴班,因為有之前陪同女兒練琴的基礎,我進步很快。去年年會上,從來縮在角落的我居然登臺,在近千人面前演奏了一曲《獻給愛麗絲》,臺下掌聲雷動。那一刻,我看到臺下的女兒,滿眼為我驕傲。

女兒再也沒有拒絕過練琴,我們彼此激勵,進步的都很快。而且因為有著共同的愛好,我們的溝通越來越順暢。而且我發現,少了我的盯守和嘮叨,女兒的積極性和自理能力反而大大加強。而我,也由於鋼琴越彈越好,加入了一個業餘演奏團,在當地小有名氣。

《家有兒女》劉梅努力寫論文 | 每個媽媽都需要中年小叛逆

不是每個女人都有劉敏洪那樣的勇氣和能力,在中年時徹底重啟人生找尋自我。但是,你可以從一點一點的小叛逆開始。

比如,拾起自己曾經的夢想,每天擠出半小時的時間暫時屏蔽孩子,專注於為自己而努力。

比如,及時與孩子交流自己的感悟,討論遇到的困難,分享每個階段小成功的喜悅。

你會發現,一個更努力的媽媽,能夠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孩子更加努力。

你會發現,一個更有追求的媽媽,能夠慢慢放手孩子的成長,讓他更加獨立。

你會發現,終有一天,一個更好的媽媽,收穫了一個更好的孩子。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的媽媽。

(文章原創首發,圖片源於網絡。作者夢舒, 80後職場寶媽,重度結論證患者,名著夾縫讀人生智慧,熱點背後聊意短情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