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愛是成長的指南針,把握心理的方向盤

家庭教育 婚姻 大學 早期教育 中國教師雜誌 2017-04-28
推薦閱讀|愛是成長的指南針,把握心理的方向盤

談起孩子的教育,我們總會想起一句看似有道理卻又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什麼這句話這麼招人恨呢?首先,總有商家喜歡拿這句話當招牌忽悠家長掏錢,從奶粉、玩具、衣物、學習用品到幼兒園、學校、才藝班……似乎這些就是起跑線,如果沒能提供給孩子最好的,孩子就有“先天不足”的危險,而家長則要承受負疚感的折磨。更有甚者為了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不惜一切代價,最典型的現實版的案例就是在2016年暑假熱播的《小別離》,劇中三個家庭對於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給人們帶來了深刻的反思,他們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竭盡全力,也讓大家體會到身為父母的千般滋味。

推薦閱讀|愛是成長的指南針,把握心理的方向盤

電視劇《小別離》劇照

作為家長,我們希望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呢?或許我們的頭腦中會出現這樣一個孩子:從小聰明伶俐,可以在叔叔、阿姨面前展示背唐詩、識漢字、算算術等本領,上學以後成績優異、比賽獲獎、橫掃藤校,鋼琴、小提琴、籃球、足球……且慢,我們只要留意一下身邊的或電視節目裡、新聞裡的孩子或大人,不難發現,有些孩子能像復讀機一樣把長長的古詩連同釋義一字不錯地背出來,卻說不出一句天真爛漫、表達自己真實想法或情感的話語;有些孩子為了學習成績好或者練就某項技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可能沒有時間與小朋友玩耍遊戲、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親暱,他們沒有無憂無慮、自由探索、慢慢長大的童年,有些成績、成就甚至是用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換來的;有些所謂的“天才少年”,從小學習成績優異,比賽得獎、跳級、提前考入大學、早早開始攻讀碩士、博士,但是他們的生活技能嚴重不足,不知冷暖、飢飽,不能與他人正常地交流,或者深受壓力與情緒困擾的影響,無法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有些孩子雖然考上了名牌大學,但對自己的專業毫無興趣,青春年少的時候已經開始按部就班、人云亦云地打發時光;當面臨挑戰的時候,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冒險、害怕失敗,因此一次次地錯失生活中或工作中的機遇……

可見,學習成績、才藝、名校、好工作、成就等都不能保證帶來美好的人生,而美好的人生所包含的內容儘管因人而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遠遠不止這些東西。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的成長髮展看作樹木的根本,那麼上述那些東西則是樹上結的果子。只有健康成長的樹木才能結出又多又好的果子,同理,我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也不能捨本逐末,而是要將孩子看作一個完整的個體,將教養的著眼點放在孩子的整體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上 。

我們知道,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很多,家庭、朋友、老師、學校、社區乃至更為深層的社會文化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難怪有句諺語說“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即集全村之力才能養大一個孩子。在這個紛繁多變、以整個地球為村的時代,家庭在孩子的成長中究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我們做父母的應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我們到底應該、能夠給孩子什麼?如果說為人父母是門學問,那麼我們應該從哪裡入手學起呢?

首先

正如一個人要養好花鳥蟲魚,需要做足功課、瞭解它們的生長規律,對於家長來說,學習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心理髮展方面的基本知識是非常必要的。這些知識裝備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即所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從而能夠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從容一些、主動一些:一方面能夠更好地促進孩子在各個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又不至於被各種突發事件牽著鼻子走,終日像消防員一樣忙於應付各種險情;或者被太多沒有必要的擔心、糾結所累,弄得心力交瘁、疲憊不堪;還可以儘量避免教養中的重大失誤,一旦出現失誤的時候能夠及時補救;以及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發展中的問題,從而能夠儘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其次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比如,我們會竭盡全力選擇安全、優美的社區,選擇合適的樓層、健康的家居用品,孩子的食品、衣物、玩具更不 在話下。這些考慮多是針對物理環境的,然而還有一個環境,孩子從一出生就沉浸其中,卻往往被忽視,那就是——心理環境 。在每一天平常的生活中,我們的一言一行、彼此間交往的模式及其烘托出的家庭氛圍當中蘊含著無數的教育契機。及時捕捉到這些契機並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因此,如何跟孩子打交道、如何創造適宜孩子發展的家 庭環境也是家長需要特別學習的功課。

最後

為人父母不僅意味著我們可以見證孩子的成長,它也是我們自己成長的契機。畢竟,要成為更好的家長,我們首先需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從來無法教給孩子那些我們自己所不具備的品質。無論怎樣的能言善辯與誇誇其談,我們展現在孩子面前的終將是我們所擁有的,不多一分,不少一毫。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為我們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去認識自己,特別是自己的弱點和侷限。知恥近乎勇,通過不斷地反思與實踐,為人父母的旅程讓我們與孩子一起經歷蛻變與提升。

這是北師大出版集團出版的《愛是成長的指南針》的作者孫燕青的觀點,您可以把這本書當作兒童心理學的微型科普讀物。書中為您梳理了各個年齡階段孩子成長的主題,以及孩子在幾個重要領域,如生活習慣與生活技能、情緒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特點。這些知識裝備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成長髮展的規律,從而能夠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簡介: 孫燕青,教育與發展心理學博士,三個孩子的媽媽。原為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目前在紐約州立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兒童與青少年心理髮展、畢生發展心理學等課程,並從事技術支持環境下的知識創新、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發表著作、論文數十篇,曾在當地華人社區及國內舉辦過多次有關家庭教育與兒童發展、婚姻與家庭方面的講座或工作坊,深受業內人士及家長們歡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