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眼中的死亡哲學,聞道死去是一種幸福,品讀散文《說死》'

"
"
賈平凹眼中的死亡哲學,聞道死去是一種幸福,品讀散文《說死》

中國人是忌諱說“死”這個字兒的,所以用了各種不同的明目,薨、崩、駕鶴西去等等,死亡,在中國人眼中,也是一門哲學和藝術,有時候,我們不知道生的意義,更弄不清死亡的本質,所以,這個話題值得一談。在賈平凹的眼中,死亡是什麼樣的,他有什麼感受和我們來分享呢,一起來品讀散文《說死》。

賈平凹說,人總是要死的。的確,這是必然的,就像他說的,我們都能記住自己什麼時候生,卻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不過,也有一些得道高人能預知自己的“離去”,甚至是神準。賈平凹說,感覺睡著的狀態就像是死亡,那麼睡覺是不是一種死亡預演呢?他說評價一個人,要看這個人是否死後還能造福於民,而秦始皇陵就讓世界為之一振,為中國贏得了威名。

"
賈平凹眼中的死亡哲學,聞道死去是一種幸福,品讀散文《說死》

中國人是忌諱說“死”這個字兒的,所以用了各種不同的明目,薨、崩、駕鶴西去等等,死亡,在中國人眼中,也是一門哲學和藝術,有時候,我們不知道生的意義,更弄不清死亡的本質,所以,這個話題值得一談。在賈平凹的眼中,死亡是什麼樣的,他有什麼感受和我們來分享呢,一起來品讀散文《說死》。

賈平凹說,人總是要死的。的確,這是必然的,就像他說的,我們都能記住自己什麼時候生,卻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不過,也有一些得道高人能預知自己的“離去”,甚至是神準。賈平凹說,感覺睡著的狀態就像是死亡,那麼睡覺是不是一種死亡預演呢?他說評價一個人,要看這個人是否死後還能造福於民,而秦始皇陵就讓世界為之一振,為中國贏得了威名。

賈平凹眼中的死亡哲學,聞道死去是一種幸福,品讀散文《說死》

他說,三十歲以前,從來不考慮到死,我倒覺得不盡然,有的孩子在四五歲時就開始對死亡敏感,年輕時也會看著親人離去,感受死亡的氣息離自己越來越近,甚至還有曾經的摯友得了抑鬱自行了斷而去,這些身邊的例子時時刻刻讓人思考著生與死的價值和意義。

賈平凹在描述癌症病人時說,他見過很多癌症病人,都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擔心自己會得癌症,這個時候對化驗結果和親人的臉色格外敏感;第二個階段是得知患病的事實後,心理上拒不接受,和矇騙自己的親人一起“安慰”自己只是炎症,相信有一天會發生奇蹟;第三個階段就是治療失敗,內心絕望而痛苦,不發一言,只是不停地流淚。這個時候,再多的雞湯話語都是一堆垃圾,毫無作用。賈平凹引用紅樓夢的《好了歌》來描述世人內心和實踐的矛盾,說別人容易,自己做最難。

"
賈平凹眼中的死亡哲學,聞道死去是一種幸福,品讀散文《說死》

中國人是忌諱說“死”這個字兒的,所以用了各種不同的明目,薨、崩、駕鶴西去等等,死亡,在中國人眼中,也是一門哲學和藝術,有時候,我們不知道生的意義,更弄不清死亡的本質,所以,這個話題值得一談。在賈平凹的眼中,死亡是什麼樣的,他有什麼感受和我們來分享呢,一起來品讀散文《說死》。

賈平凹說,人總是要死的。的確,這是必然的,就像他說的,我們都能記住自己什麼時候生,卻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不過,也有一些得道高人能預知自己的“離去”,甚至是神準。賈平凹說,感覺睡著的狀態就像是死亡,那麼睡覺是不是一種死亡預演呢?他說評價一個人,要看這個人是否死後還能造福於民,而秦始皇陵就讓世界為之一振,為中國贏得了威名。

賈平凹眼中的死亡哲學,聞道死去是一種幸福,品讀散文《說死》

他說,三十歲以前,從來不考慮到死,我倒覺得不盡然,有的孩子在四五歲時就開始對死亡敏感,年輕時也會看著親人離去,感受死亡的氣息離自己越來越近,甚至還有曾經的摯友得了抑鬱自行了斷而去,這些身邊的例子時時刻刻讓人思考著生與死的價值和意義。

賈平凹在描述癌症病人時說,他見過很多癌症病人,都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擔心自己會得癌症,這個時候對化驗結果和親人的臉色格外敏感;第二個階段是得知患病的事實後,心理上拒不接受,和矇騙自己的親人一起“安慰”自己只是炎症,相信有一天會發生奇蹟;第三個階段就是治療失敗,內心絕望而痛苦,不發一言,只是不停地流淚。這個時候,再多的雞湯話語都是一堆垃圾,毫無作用。賈平凹引用紅樓夢的《好了歌》來描述世人內心和實踐的矛盾,說別人容易,自己做最難。

賈平凹眼中的死亡哲學,聞道死去是一種幸福,品讀散文《說死》

賈平凹在說到死後的世界,民間的說法是,死後會去陰曹地府,而且還會變鬼,還要去奈何橋,儘管人不想死,可是死亡是必然,用他的話來說,不能老佔著地方不讓別人。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活得太久而不悟道,似乎是一種懲罰。

他最後總結說,既然死亡是一種必然,壽命的長短是以聞道來衡量的,我們每個人面對死亡,都應該是坦然的。

圖片來自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