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垣印記」張家口火車南站今昔

交通 文章 建築 民生 方誌張垣 2017-05-13
「張垣印記」張家口火車南站今昔

張 垣 印 記

1956年5月11日,張家口南站建成始用

編者按

在張家口南站建成以前,張家口站一直是張家口最重要的車站,曾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的終點站,有著輝煌的歷史。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及南北物資交流的需要,1956年,張家口南站建成通車,經過多年發展,逐漸取代張家口站成為張家口市的客貨運大站。今天向大家介紹張家口南站的發展。歡迎大家在文章後與我們留言互動。

「張垣印記」張家口火車南站今昔

張家口火車南站

張家口南站,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南站街,離北京站204千米,離包頭站628千米,隸屬北京鐵路局張家口車務段管轄。現為一等站。

解放後,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及南北物資交流的需要,張家口區段鐵路的站場亦不斷增加和擴大。1955年11月,修建張家口南站,佔地70.81萬平方米,有線路9條,1956年5月交付使用。在修建南站的同時,新舊車站之間的線路進行改造並修建聯絡線。張家口南站建成後,並於1958年再次進行站場擴建,線路增至19條,股道有效延長至850米。

「張垣印記」張家口火車南站今昔

張家口火車南站

1974年8月,對張家口南站東西咽喉區進行擴建,拆除股道24處,鋪設股道23處,拆除道岔31組,鋪設道岔32組,並拆除3、6、7號扳道房和10—11道之間照亮燈塔及原大交路給水、上煤設備以及西牽出線、梯線外移填方工程,從而把到發線由原9條增加到11條。1976年5月,在原17、18兩股檢修盡頭線的基礎上,增鋪7、18、19、20四股調車線。

1978年,修建張家口南站貨場,分兩期工程,第一期工程於1983年1月1日開通使用,總面積為25.02萬平方米,有線路6條,站臺2座,貨位202個,房舍1896平方米。

張家口火車南站

1974年8月,對張家口南站東西咽喉區進行擴建,拆除股道24處,鋪設股道23處,拆除道岔31組,鋪設道岔32組,並拆除3、6、7號扳道房和10—11道之間照亮燈塔及原大交路給水、上煤設備以及西牽出線、梯線外移填方工程,從而把到發線由原9條增加到11條。1976年5月,在原17、18兩股檢修盡頭線的基礎上,增鋪7、18、19、20四股調車線。

1978年,修建張家口南站貨場,分兩期工程,第一期工程於1983年1月1日開通使用,總面積為25.02萬平方米,有線路6條,站臺2座,貨位202個,房舍1896平方米。

「張垣印記」張家口火車南站今昔

張家口火車南站

1994年,由於客運量的不斷增長,張家口南站原有候車室不能滿足運能需要,遂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造,工程前後歷時近兩年。

1996年,在原站址東側大約百米處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新候車大樓,張家口南站基本形成今日的規模。11月8日,張家口南站改建工程正式交付使用。鐵道部北京鐵路局有關領導、駐軍部隊首長、張家口市領導出席典禮儀式。

張家口南站鐵路為東西走向,在車站北側設有候車區,為車站主體建築。張家口南站共設有兩條候車月臺,其中北側一號月臺為側式月臺,直接與候車大廳連接,南側二號月臺為島式月臺,通過地下通道與一號月臺連接。

站前廣場正中立有詹天佑銅像。站前東大街和站前西大街分別位於廣場東西兩側,廣場面向世紀路,三條道路在廣場前交匯成T形路口。

「張垣印記」張家口火車南站今昔

張家口火車南站

2014年7月1日起,張家口站正式退休,只保留售票業務。張家口站全部的運輸任務都轉由張家口南站完成。

作為冬奧城市,張家口南站是展現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2016年7月底,市委、市政府在張家口南站站前廣場組織召開現場辦公會,整治站前廣場的面貌。針對南站區域客流量大,停車位少的問題,在經開區管委會的協調下,在站前廣場東側、世博廣場西側區域;站前廣場北側、世紀路東側區域,共修建了2個停車場,可容納700輛車,同時對出租車亂停拉人現象進行整治,站前廣場的臺階上建起圍欄,設立出租車載客候車區,警務人員24小時執勤,張家口南站廣場煥然一新,秩序井然。

「張垣印記」張家口火車南站今昔

張家口火車南站

由於京張城際鐵路規劃引入張家口南站,張家口南站正在進行車站改造工程。作為新建京張鐵路關鍵控制工程之一的張家口南站改造工程將建設6臺16線的站場和3.9萬平方米的站房。待工程完工後,張家口南站將成為代表張家口發展水平的標誌性建築和各種交通方式高效接駁的綜合交通樞紐。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張家口年鑑》,如有轉摘,請聯繫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