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邵陽交通發生了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交通 經濟 農村 農民 貨車 邵陽發佈 2018-12-02

邵陽市官方微信公眾號“邵陽發佈”,歡迎關注。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這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了

經濟也就發展起來了

今天,

來看看邵陽在40年的改革浪潮中

交通發生的那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十載風雨兼程,四十載滄桑鉅變。改革開放40年來,邵陽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搶抓機遇,用堅實的腳步丈量大地,用勤勞的雙手勾勒藍圖,蹄疾步穩,苦幹實幹,交出了一份交通先行的滿意答卷。一張以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為骨架,農村公路為脈絡,干支相連、村村相通的公路網絡已輪廓分明,通衢大道遍及寶慶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併成為邵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

上世紀70年代以前,邵陽一直是上通雲貴、下制長衡的通衢之地,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明顯,當時經濟水平也處全省前列,工業總產值佔全省六分之一,經濟總量排全省第五位,形成了“長衡株潭邵”的歷史排名。改革開放初期,由於錯失湘黔鐵路,加上資水航運近乎癱瘓,邵陽區位優勢不再,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經濟社會發展力不從心,一度落伍,成為欠發達地區。此後,打造交通樞紐,建設經濟強市,重回全省先進,成為了邵陽曆屆黨委、政府和全體人民群眾的期盼和夙願。

改革開放40年來,為全面當好邵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邵陽市交通運輸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的支持下,搶抓發展機遇,砥礪前行,使邵陽市交通運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0年,邵陽交通發生了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廣高速、衡邵高速立交互通(新邵雀塘)。)

從無到有,高速公路助力發展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潭邵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高速出口設在了家門口,這個利好的消息,讓廉橋鎮的藥農樂開了懷:由長沙到廉橋的行車時間由原來的4個小時縮短為2個小時,以後長沙等地的客人來鎮上方便了,藥材的銷量肯定會節節攀升,再也不用擔心交通問題了。隨著潭邵高速公路的竣工通車,彷彿為邵東廉橋的發展插上了一雙翅膀,不僅方便了百姓出行,提升了廉橋的區位優勢,促進了連平廉橋的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提升了區域競爭力,推動“藥都”廉橋經濟邁入發展“快車道”。

隨後,到2010年底,邵懷(滬昆)高速、邵永(二廣)高速、邵衡高速相繼通車,以滬昆、衡邵高速公路為東西主軸,以二廣高速公路為南北主軸的高速主骨架基本形成,構築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網,形成便捷發達的交通網絡成為邵陽交通人新的追求。

十八大以來,邵陽市交通運輸局按照邵陽市委、市政府“二中心一樞紐”戰略佈局,面對新常態,積極謀劃重大交通項目,加快構建“三橫三縱兩連”的高速公路架構,著力構建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也成為邵陽市交通運輸局近年來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婁新、洞新、懷通(包茂)、安邵(二廣)、邵坪、武靖高速相繼通車,特別是武靖高速提前一年建成通車,城步、綏寧兩縣結束縣城30分鐘內不能上高速的歷史,全市進入“縣縣零距離上高速”的“新高速時代”。同時2017年12月31日,隨著12月29日廣西資興高速公路通車,洞新高速新寧崀山省際收費站同步通車,我省西南地區再添出省通道,一條“廣西桂林—新寧崀山—武岡雲山—湘西鳳凰”4小時世界級精品旅遊路線形成。到2017年底全市高速總里程達到581公里,全省排名第4位,隨著高速公路網絡主骨架的全面拉通,邵陽在中南地區高速交通樞紐地位的進一步確立,區域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可在1小時內直達婁底、懷化、永州、衡陽、湘潭等五地市;對外,直接打通江西、貴州、廣西、廣東的交通大動脈,車程均在4小時以內。

40年,邵陽交通發生了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途經新寧崀山景區的洞新高速。)

目前,邵陽以邵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滬昆高速百里工業走廊為帶、縣市工業園區為點的“一核一帶多點”工業建設已初見成效,2017年以百里工業中心為主要支撐的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535.1億元,增長7.3%,全省增長7.3%,全市與全省持平,排全省第6位,中西部第4位。

從疏到密,幹線公路暢通出行

邵陽市地處內陸腹地,改革開放初期,邵陽市的交通格局是水路萎縮、鐵路“盲腸”、民航空白,公路承擔了98%的客運和87%貨運。幹線公路是交通體系的構成主體,與經濟社會發展、民生出行息息相關。加快乾線公路建設,對於銜接鄰市(省)普通幹線公路網,構築市域內部快速普通幹線公路體系,覆蓋全部市縣級行政結點和市域重點鄉鎮,保障市縣快速暢通、縣鎮(鄉)便捷連通,進一步放大區域交通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則40年前,邵陽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僅5163公里,有路面的公路才有696公里、其餘均為簡易土路,標準低、質量差,公路總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24.8公里;道路營運性載客車362輛、載貨汽車1537輛,客運線路53條,年公路客運量1961萬人、貨運量243.9萬噸,道路運輸保障能力差。

40年,邵陽交通發生了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城步邊南公路)

隨著公路的延伸,公路運輸事業也逐步發展,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統營”到1984年中央推進農村經濟改革,鼓勵農村發展集體、個體運輸業,個體客車逐漸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進,民營汽車運輸得以發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運輸體系業形成。到2002年,全市營運汽車14758輛,為1990年的194.26%,比1981年增長6.77倍。完成貨運量比1990年增長27.55%,比1981年增長10.41倍。完成客運量為1990年的181.46%,比1981年增長44.4倍。特別是十八大以後,深入推進運輸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運輸服務保障總體平穩有力,運輸需求保持平穩發展,運輸服務社會滿意度得到提高,“人便於行,貨暢其流”得以真正實現。到2017年底,全市共有客運站場73個,其中一級站7個、二級站8個、三級站22個、四級站11個,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業23091戶,從業人員73277人,開通客運班線1558條,其中省際班線208條,市際班線181條,縣際班線217條,縣內班線952條,2017年完成道路客運量11919.35萬人次,為40年前的6.08倍;全市從事道路貨運經營業21614戶,貨運從業人員42899人,有營運性貨運車輛27798輛,2017年全市完成道路貨運量23658.51萬噸,為40年前的97倍。

從數到質,農村公路脫貧致富

從2006年邵陽全市啟動“村村通”硬化路建設後,到2015年底,新建1.4萬餘公里水泥(瀝青)路,全市建制村100%實現通硬化路,硬化路延伸到了群眾家門口,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快捷安全出行和生產生活運輸。隆回縣60多歲的老人周文順回憶起當時通水泥路的情況高興地說:“修通水泥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民心工程。從那以後家門口就能坐上汽車直達各地,再也沒有以前坐車的巔簸之苦,拉近了城鄉之間距離,我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近年以來,邵陽市交通運輸局以“四好農村路”建設活動為契機,對全市農村公路進行高起點規劃,全力打造3+1農村公路融城板塊(大祥、雙清、北塔區+新邵縣)、西部生態圈農村公路板塊、新通道農村公路板塊網(懷邵衡串聯的洞口、隆回、邵陽縣、邵東)等農村公路三大板塊,推進農村公路提質改造(窄加寬)。到2017年底,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9萬公里。十八大以來共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窄改寬)2273.9公里,實施重要縣鄉道、通景公路、斷頭路改造536公里,危橋改造423座,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4560公里,建成農村客運招呼站4154個。特別是自2017年底全省為加快扶貧攻堅,推進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建設以來,該市堅持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態勢抓推進,截止今年10月初,全市已完成2139.7公里道路建設,完工率為年度省定任務的97.3%。

在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提質升級的基礎上,邵陽市加快建立系統規範的農村公路養護制度,推行“群眾性養護”體系,農村公路路況質量逐步提升。在農村公路路況提升,確保安全通行的前提下,交通運輸部門積極利用油補政策引導經營者拓展農村客運班線,完善農村客運班線通行審核規則,探索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優先發展適用農村道路通行中小型及中級客車,加快淘汰老舊客運車輛,從2015年至今年9月初,全市農村客運車輛更新近700臺,佔現有農村客運車輛總數的40%,實現全市建制村通客車3196個,全市建制村通班車率99.7%。

40年,邵陽交通發生了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速公路交錯的梽木山互通。)

40年後再出發,改革開放正成為新時代神州大地上的奮進強音。黨的十九大提出“交通強國”戰略,未來幾年,邵陽市交通運輸局將立足“二中心一樞紐”目標定位,推動交通強國戰略在邵陽落地生根,全面加快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著力補齊短板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建成東西兩翼齊飛的航空體系和“三縱三橫兩連”區域鐵路網,儘快開工崀山高速、城步至龍勝高速,加快暢通高速省市際出口和區域大通道,力爭重要鄉鎮100%通達國省幹線二級以上公路,謀劃推進資江航道500噸級航運通航,全面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農村公路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專業化養護、便利化運營,完善綜合交通網絡,把邵陽的區位優勢轉換為發展優勢。

來源\ 紅網邵陽站

文\ 戴瑾昕 石文斌 吳軍民

編輯\ 林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