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報全媒體綜合報道

2018年12月28日早上8點,刺骨的寒風捲著絲絲雪花,在地鐵紙坊線譚鑫培公園站口,黑壓壓站滿了排隊等候進站的市民,今天,他們要共同見證江夏地鐵時代的到來。


楚天首縣看今朝



“以後可以坐著地鐵去看女兒和孫女了。”江夏居民劉傑一大早就和老伴一起來試乘紙坊線。幾年前,他們的女兒嫁到漢口,地鐵紙坊線早日通車是老兩口的期盼。而家住中建龍城的的張華當天也特地去體驗一把坐地鐵的感覺。“在青山上班,擠公交回紙坊要幾個小時,只能在中心城區租房,現在好了。”張華說。

武漢軌道交通紙坊線是銜接武漢主城與南部新城的一條重要客運交通走廊,隨著紙坊線開通運營,江夏與武昌、漢口、漢陽成功“牽手”,從江夏城區出發,半小時內可直達武昌腹地,50分鐘內到達漢口中心城區。

從昔日的窮山僻壤到今天的車水馬龍,地鐵紙坊線的開通,是江夏交通路網幾十年厚積薄發後的一次驚豔出鏡。

1980年底,江夏第一條直達市區的標準二級公路,從紙坊直達洪山區李橋的“紙李公路”竣工通車。1987年底,這條几經加寬擴建的二級公路,北從武昌明倫街口起,直通賀勝橋,縱貫江夏南北,全長57.3公里,成為江夏區境內與107國道並駕齊驅的主幹公路。特別是京港澳、滬蓉、武深、青鄭四條高速公路,貫穿江夏東西南北。在暢通省道國道高速公路這些交通大動脈的同時,通村公路這個毛細血管也在不斷打通和豐富。全區公路發展到1716條,總里程達3342公里,大中小型公路橋樑365座,晴雨通車率達100%。現在,江夏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依託、國省幹線公路為骨架,四好農村公路為脈絡,並融鐵、水、公、空、軌“五位一體”的綜合交通網絡。


楚天首縣看今朝



交通暢,百業興。如果說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是讓江夏在距離上融入中心城區的“綠卡”,那麼高速增長的經濟實力則是讓這個昔日的遠城區一步步破繭化蝶的“王炸”。

201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一個通報讓70萬江夏人為之振奮——湖北縣域經濟綜合考評結果出爐,江夏區連續十年摘冠。

十連冠,是江夏人用數字澆鑄的發展之路,是江夏人無上榮光也是智慧的凝結,也註定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節點。它標誌著在全省縣域經濟的“競技場”上,江夏以領跑者的姿態,讓“楚天首縣”的美譽實至名歸,成為中部縣域經濟發展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

可是,誰能想到,十年前江夏還是個魚美米香的農業大區,沒有礦藏資源,只有幾家中小型企業撐門面。怎樣迅速實現從農業大區向工業強區的轉變?

有大作為者,必有其不俗之處。江夏發揮區位、資源、產業三大優勢,抓住“工業化”這個區域發展的“牛鼻子”,全力落實“工業倍增”計劃,舉全區之力高標準建成金港、大橋35平方公里工業倍增發展區等系列舉措,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思想藩籬一旦打開,發展路徑一下就拓寬了。“十二五”時期,全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300億元、400億元、500億元三個臺階,2015年達到597.15億元,是“十一五”期末的2.5倍,年均增長13.5%。到了2018年,江夏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6.15億,即將躋身“千億俱樂部”。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面對發展中的問題,區委區政府以自我剖析的勇氣查“短板”,在產業生態上布新篇,為經濟發展增添持久動力。

出臺招商引資獎勵辦法、“保姆式”精細化服務……一些列實實在在的舉措,引得“金鳳”來。短短數年間,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移動互聯網巨頭成功簽約;安吉、海吉星、德邦等物流項目建設逐步提速;海康威視武漢智慧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漢口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機構相繼入駐……一個個好項目成功引進,一個個大項目穩步推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楚天首縣看今朝



2019年2月16日,全市一季度“開門紅”推進會在江夏召開,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項目正式確定落子江夏。這個承擔“國家戰略、湖北貢獻、市級項目、江夏擔當”使命的大項目,計劃通過10年努力,力爭引進100家規模以上大健康企業,實現年度稅收100億元;打造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服務1000億級產業集群,吸納5萬人以上就業。這無疑為江夏的再次騰飛裝上了更強勁的驅動引擎。

一邊是工業邁進“加速度”,一邊是田園牧歌“慢生活”,發展與留白,城市與鄉愁在城鄉統籌中和諧共融,相得益彰。

陽春三月,五里界小朱灣滿山遍野鬱鬱蔥蔥,色彩斑斕的樹葉與白牆黛瓦的農家院落相映成景,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美景成為人們迴歸田園的最佳去處。小朱灣原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空心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實施美麗村灣建設後,化蛹成蝶,短短几年時間,建成花園式荊楚風格小鄉村,成為“美麗鄉村”的武漢樣本。

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小朱灣“樣板間”的帶動下,如今全區已建成了像童周灣、舒謝灣等一批荊楚風韻濃厚的旅遊精品村,形成了沿梁子湖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觀光經濟帶。2018年,全區旅遊業接待總人數600多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0億元,鄉村旅遊已經成為全區現代農業轉型的風向標。


楚天首縣看今朝



除了打造和擦亮小朱灣這樣的“小確幸”,圍繞鄉村振興,江夏更在謀劃一篇波瀾壯闊的“大文章”。

2016年,江夏區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生態立區、工業興區、創新強區”戰略,毅然將生態立區擺在首位。從“三鄉工程”到“四三行動”,從農業大公園到全域旅遊,從“四水共治”到“三網”拆除,從“三風”行動到鄉村善治,每一個“大手筆”都打上了綠色標籤。


楚天首縣看今朝



目前,全區現代農業產業逐漸形成中部107沿線現代農業示範區、東部梁子湖大道沿線都市農業生態休閒區、西部金水河沿線“四水”農業示範區、北部新老南環線現代農業創新服務區“三縱一橫”四個特色功能區;覆蓋全域的農業大公園整體規劃已經完成,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核心區50平方公里的田園綜合體建設全面啟動;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的各類休閒農業基地近200家;所有街道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將在今年底全部建成運行,轄區內斧頭湖等5大湖泊“三網”全部拆除,全面實施湖泊禁養、禁捕制度。隨著各項措施的推進,一個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民風淳樸、產業興旺的新農村正越來越觸手可及。

偉人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一個更美好的明天,屬於江夏,等待著江夏人民去奮鬥,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