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吃 漢堡|棒哭了的漢堡配方,簡單實用!

酵母 菜譜 美食 朝食 2017-06-06

來 吃 漢堡|棒哭了的漢堡配方,簡單實用!

說到漢堡,就想起了一個在果殼上看過的新聞,題目大概就是《那些神一樣的論文:吃漢堡的的正確方式》。

文章大概講述了一個日本的牛逼的節目,邀請了三個力學、牙科學還有工程學的專家,讓他們負責研究怎樣吃漢堡最不容易散架。對!你沒有看錯~他們總共花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顯然沒有什麼特別的研究成果。(對這種逆天的研究,也只能呵呵呵了)

不過呢,為了對得起這四個月的研究,他們還是有所發現的——傳統的用大拇指和食指夾漢堡的方式是不對的,這樣施力很不均勻。要想讓漢堡不濺出來,最好的能均勻施力——而他們推薦的握法是,用雙手,每隻手的大拇指和小指在下,剩下三指在上。咳咳咳,這貌似是常識吧- -

好吧,我貌似講了一個有點冷的故事~

因為素食的原因,所以只能與KFC和麥當勞的漢堡絕緣了,但偶爾還是會懷念一下,因此就嘗試了漢堡的做法。其實也可以 直接買漢堡胚回來烤一烤,但作為一個健康&提倡diy的小能手,自己動手才更有樂趣呢~

漢堡胚的配方我嘗試過很多種,這種是我個人認為的最簡單,而且口感還不錯的~分享給大家~

來 吃 漢堡|棒哭了的漢堡配方,簡單實用!

雞蛋漢堡

配料:(配方大概是6個小漢堡,一個人大概2個小漢堡可以吃飽)

高筋麵粉:136g

低筋麵粉:34g

白砂糖:20g(如果喜填的花可以多加一點)

酵母:2g

黃油:20g

水:100g

做法:

1.將配料中的材料(除黃油以外)全部混合在一起,揉到擴展階段,然後加入黃油,繼續揉至能拉出半透明的模,

2.把揉好的麵糰放在溫室下鬆弛20分鐘後,分成6份滾圓鬆弛20分鐘,鬆弛好以後再次滾圓,進行最後一次發酵,發酵至2倍大。

3.烤箱預熱180度中層,烤20分鐘即可。

Tips:

1.何為擴展階段

知識科普:麵筋是小麥蛋白質構成的緻密、網狀、充滿彈性的結構。麵粉加水以後,通過不斷的攪拌,麵粉中的蛋白質會漸漸聚集起來,形成麵筋。攪拌的越久,麵筋形成越多。而麵筋可以包裹住酵母發酵產生的空氣,形成無數微小的氣孔,經過烤焙以後,蛋白質凝固,形成堅固的組織,支撐起麵包的結構。

麵筋的多少決定了麵包的組織是否夠細膩。麵筋少,則組織粗糙,氣孔大;麵筋多,則組織細膩,氣孔小。這也是為什麼做麵包要用高筋麵粉的原因,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質,才能形成足夠多的麵筋。

一般揉麵的話分為擴展階段和揉麵階段。很多甜麵包為了維持足夠的鬆軟,不需要太多的麵筋,只需要揉到擴展階段。而大部分土司麵包,則需要揉到完全階段。

通過不停的攪拌,麵筋的強度逐漸增加,可以形成一層薄膜。取一小塊麵糰,用手抻開,當面團能夠形成透光的薄膜,但是薄膜強度一般,用手捅破後,破口邊緣呈不規則的形狀,此時的麵糰為擴展階段。

繼續攪拌,到麵糰能形成堅韌的很薄的薄膜,用手捅不易破裂,即使捅破後破口因為張力也會呈現光滑的圓圈形。這個時候的麵糰就達到了完全階段。

此配方先揉麵至擴展階段,然後加入黃油再柔到完全階段。

2.何為鬆弛

靜置或鬆弛麵糰是指讓麵糰靜置一段時間,這個階段很重要,因為這會使麵糰更容易成型、滾圓和正確摺疊。麵包、羊角包和丹麥麵糰都需要靜置,因為它們會形成足夠的麵筋,這意味著麵筋更強勁和有彈性。

3.冬天面發酵非常easy哦~~

冬天瞭如何發酵?一般發酵的最佳溫度是38攝氏度,家裡沒有專業發酵機子的可以將一碗開會放在烤箱底部,上面在放麵包,關起烤箱門,這樣水蒸氣就會形成一定的熱度,如果想當天烘烤的話,就隔段時間觀察麵包是否變成兩倍大了,中間水涼了可以換水。我一般是早上烘烤,所以睡前就直接這樣扔到烤箱裡面~第二天基本就發酵OK啦~(僅限冬天溫度低的時候哦~,夏天會發酵過頭)

#感覺今天學了好多東西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