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竇速3年男,跑過AZ,FW,CY三家醫院,差點做房室結改良手術'

"

一位竇速3年的27歲患者,有症狀,影響工作生活,在北京有名的三家大醫院看了三年效果不明顯,並換上焦慮症,有了肝損害,後輾轉來了行善堂,效果滿意,並由此引發很多思考。

以下是就診過程:

患者是於2014年7月27下午來診的。是剛在一家西醫三甲醫院做了心電圖,然後直接過來的。

患者發作比較頻繁,較快的時候160次,經常140次,也有慢的時候120次,每次發作有時持續幾個小時,有時持續1-2天,有頭暈、心慌氣短、有瀕死感,另外伴有失眠、多夢,疑病症(老覺得自己要死、老覺得自己全身都有病、還知道測抑鬱的漢密爾頓量表、還評過分,但我仔細觀察他不是抑鬱),另外,他經常覺得全身不自在,比如手沒處放,放哪都突突、都難受,學習西醫的專業醫生同行如果看了此文,不要覺得難受這個詞不專業,因為難受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而且只能用難受這個詞才能描述,不是疼、麻、癢、酸,而是一種混合的不自在。

這幾年,患者去過FW醫院,AZ醫院,CY醫院,都是北京心臟科比較強的醫院,診斷當然很簡單,竇速嘛!開的藥是心得安、倍他樂克等,具體用法用量我就不說了,相信大醫院,但都不理想,因為心得安這類西藥副作用很明顯,包括:有乏力、嗜睡、頭暈、失眠、惡化、腹脹、皮疹、暈厥、低血壓、心動過緩、哮喘、過敏性鼻炎、竇性心動過緩、重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倍他樂克副作用也不少,尤其是對年輕男有影響,而這位患者比較年輕,尚未結婚,所以患者想尋求中醫治療。

患者來就診時就正在服用心得安過程中(倍他樂克沒吃) ,心率是120次。

另外,患者頻繁去這幾家大醫院就診,無效,後來其中有一家醫院的心內科讓他看神經科,他就看了神經內科,被診斷為“焦慮症”,開了抗焦慮的藥,已經服用了4個月,前幾天複查,肝功能已經有損害。

總結一下,患者在全國有名的大醫院看了3年,無效,然後被診為焦慮症,現在吃著心得安、抗焦慮藥,肝功能受損(不太重),來診時心率120次,難受,但不嚴重。

患者症狀挺明顯,是做IT的,因為身體原因,已經感到應對工作很吃力。

治療過程以及效果

行善堂主要是生物針+湯藥。扎針操作需要大約十幾分鍾,做完後患者拿藥,要求代煎,等待的空閒裡,也就是10多分鐘,反正肯定不到20分鐘,他自己感到身體舒服,拿出手機一測,心率下來了。

患者的手機裝了一個軟件,他把閃光燈打開,把手指頭堵在閃光燈上,手機屏幕就出現了心率,顯示94次,不單純是個數字,還有心電圖圖形,當然,這個圖形肯定不準的,但心率是不會錯的。

又過了一會,大約10多分鐘,再測,90次。此時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來的時候是有症狀的,來的時候心率是120次。

患者很開心,欣然錄像,並要介紹他朋友來治,朋友不是心臟問題,是愛感冒,全身怕冷。

【四個思考】:

  1. 他的病為什麼越治越多?什麼是正常的看病邏輯?
  2. 西方醫學的無限追求和細分是好還是壞?
  3. 看似高精尖的技術到底是進步還是添亂?
  4. 怎樣才能節省醫療費用?怎樣才是對患者較有利的?

一、他的病為什麼越治越多?什麼是正常的看病邏輯?

患者原來是單純的一個竇速,治療2年多有了焦慮症,現在又有了肝損害!他是自己得的病?還是治出來的病?

看病要講邏輯,要分析。這個小夥子竇速,有症狀,大醫院不好治,難受加害怕,這是根源,然後才失眠,失眠肯定不好,老失眠肯定脾氣大,又擔心影響工作,又擔心西藥的副作用,擔心以後影響結婚生育,然後才焦慮,西醫因為沒有辦法推到神經內科,神經內科一看符合焦慮症的診斷標準,開了抗焦慮藥,抗焦慮藥損害肝功能,肝臟損害更加重了焦慮,況且心臟不好,焦慮不除,抗焦慮只是對症不能除根,還憑空加了肝功能受損。所以,他的病,還是要治療竇速,竇速一好,人就不焦慮了,就不用吃抗焦慮藥了,肝功能就開始正常了,如果不能正常,就治一下。

做任何事,都要抓主要矛盾,透過現象看本質,毛主席也是這麼教導我們的,而現在的主流西方醫學,因為科室細分和儀器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細節的鑽研,忽視了整體的分析。

患者有焦慮症不假,人們碰到不順心的、著急的事情都會焦慮,如果事情很快過去,焦慮也就好了,如果事情老是過不去,焦慮就好不了,還會加重!

二、西方醫學的無限追求和細分是好還是壞?

因為想研究透,更透,深,更深,所以西醫分科,越分越細,每個人就懂一點點,但是研究很深,也因為不能越權,所以別的科的事情也無權干涉,但醫生是若干科,但病人是一個人,所有器官都在一個人身上,是不能分開的,所有器官的病理表現都是連著的,這就造成了臨床治療的問題。

所以現在患者得了病去醫院,請了很多頂尖專家,可能病還是好不了,或者老病好了添新病,原因就在於此。

曾經有人說過,現在的博士一點都不博,按理說,博士指的是博學,什麼都知道,但現在的博士是越來越窄,應該叫專士才對。

竇速也有人給細分了,往下看。

三、看似高精尖的技術到底是進步還是添亂?

西醫對竇速又進行了細分,有了個名詞叫“不恰當竇速”,定義如下:一般竇速是有特殊原因引起,例如甲亢、貧血、發熱、緊張情緒等,需要首先排除這些病因;如果沒有特殊病因找到,而且在休息時也持續竇速,需要考慮不恰當竇速。實際上就是有沒有原發病,休息時發作不發作。

網上可以查到(專業網站):

1、對不恰當竇速,西醫可做射頻消融手術!

2、不恰當竇速的治療,目前可採用竇房結改良術。有一定風險,如果藥物有效,建議先藥物治療。

3、一家著名正規醫院(不是民營醫院)的主任是這麼說的:不恰當竇速如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可行射頻消融手術治療,交押金4萬(實際花3萬多),需住院3-5天左右,成功率接近95%左右,創傷小,較安全。

分析:竇速的射頻消融,要在X線透視下操作,要對解剖和影像非常敏感,要對心臟電生理非常熟悉,而心臟電生理實際很難的,我有資格說這話,因為10多年前我自己就給人做射頻,做起搏器,做支架,那時候會的人還少,黃宛的心電圖學都看爛了,馬長生主編的一本電生理學,一寸多厚,銅版紙,280塊錢(當年較好較全較貴的書),看過無數遍,總之心臟電生理的介入很難!!!會做的都是專家,都下過苦功夫,但一定要做嗎???

有一個著名的、真實的故事。很給力!

聯合利華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裡沒裝入香皂。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他們只得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後設計一個方案來分揀空的香皂盒。博士後拉起了一個十幾人的科研攻關小組,綜合採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花了幾十萬,成功解決了問題。每當生產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探測器會檢測到,並且驅動一隻機械手把空皁盒推走。

中國南方有個鄉鎮企業也買了同樣的生產線,老闆發現這個問題後大為發火,找了個小工來說:你他媽給老子把這個搞定,不然你給老子爬出去。小工很快想出了辦法:他在生產線旁邊放了颱風扇猛吹,空皁盒自然會被吹走。

—這個故事是多麼的形象,又是多麼的常見!有時候我們鑽進科技的迷宮裡,忙的不亦樂乎!

當然,前提是有這個電風扇!因為西醫治療上就那麼幾種藥,翻來覆去,老的抗心律失常藥都能增加死亡率(全世界公認),新出來的說是好,但副作用都是一大堆,如果吃完無效,就沒辦法了。

我當年也是看到這個情況,才帶領著神經內科專家和中醫專家辛辛苦苦的研發了以“心臟交感神經節生物阻滯術”(方便患者理解現在叫生物針)為核心的臨床方案。

四、 怎樣才能節省醫療費用?怎樣才是對患者較有利的?

患者的錢是怎麼花的呢?

1、每到一家醫院就做一大堆檢查;

2、病越治越多,常年服藥,藥物的副作用大了,比如肝損害,再吃保肝護肝的,惡性循環,生生不息;

3、一個射頻要交4萬,實際花3萬多,但我想這只是手術費用,沒算上住院、藥物、誤工等等;

4、如果手術出現失誤,射頻射成三度房室阻滯,那就要安裝起搏器,起搏器電池5-8年用完要換新的,一個起搏器大概4-6萬左右,如果患者30歲裝上,到老可能要換7-8個。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碰到的一個患者就是這樣了!不然我也想不起來,患者一共花了9萬5,自費2萬5,好在年齡略大些,50多歲了;

5、有的患者經常說行善堂不報銷,是不報銷,但是花的錢比上述手術報銷完了少,也不受罪,效果也相對更好。

"

一位竇速3年的27歲患者,有症狀,影響工作生活,在北京有名的三家大醫院看了三年效果不明顯,並換上焦慮症,有了肝損害,後輾轉來了行善堂,效果滿意,並由此引發很多思考。

以下是就診過程:

患者是於2014年7月27下午來診的。是剛在一家西醫三甲醫院做了心電圖,然後直接過來的。

患者發作比較頻繁,較快的時候160次,經常140次,也有慢的時候120次,每次發作有時持續幾個小時,有時持續1-2天,有頭暈、心慌氣短、有瀕死感,另外伴有失眠、多夢,疑病症(老覺得自己要死、老覺得自己全身都有病、還知道測抑鬱的漢密爾頓量表、還評過分,但我仔細觀察他不是抑鬱),另外,他經常覺得全身不自在,比如手沒處放,放哪都突突、都難受,學習西醫的專業醫生同行如果看了此文,不要覺得難受這個詞不專業,因為難受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而且只能用難受這個詞才能描述,不是疼、麻、癢、酸,而是一種混合的不自在。

這幾年,患者去過FW醫院,AZ醫院,CY醫院,都是北京心臟科比較強的醫院,診斷當然很簡單,竇速嘛!開的藥是心得安、倍他樂克等,具體用法用量我就不說了,相信大醫院,但都不理想,因為心得安這類西藥副作用很明顯,包括:有乏力、嗜睡、頭暈、失眠、惡化、腹脹、皮疹、暈厥、低血壓、心動過緩、哮喘、過敏性鼻炎、竇性心動過緩、重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倍他樂克副作用也不少,尤其是對年輕男有影響,而這位患者比較年輕,尚未結婚,所以患者想尋求中醫治療。

患者來就診時就正在服用心得安過程中(倍他樂克沒吃) ,心率是120次。

另外,患者頻繁去這幾家大醫院就診,無效,後來其中有一家醫院的心內科讓他看神經科,他就看了神經內科,被診斷為“焦慮症”,開了抗焦慮的藥,已經服用了4個月,前幾天複查,肝功能已經有損害。

總結一下,患者在全國有名的大醫院看了3年,無效,然後被診為焦慮症,現在吃著心得安、抗焦慮藥,肝功能受損(不太重),來診時心率120次,難受,但不嚴重。

患者症狀挺明顯,是做IT的,因為身體原因,已經感到應對工作很吃力。

治療過程以及效果

行善堂主要是生物針+湯藥。扎針操作需要大約十幾分鍾,做完後患者拿藥,要求代煎,等待的空閒裡,也就是10多分鐘,反正肯定不到20分鐘,他自己感到身體舒服,拿出手機一測,心率下來了。

患者的手機裝了一個軟件,他把閃光燈打開,把手指頭堵在閃光燈上,手機屏幕就出現了心率,顯示94次,不單純是個數字,還有心電圖圖形,當然,這個圖形肯定不準的,但心率是不會錯的。

又過了一會,大約10多分鐘,再測,90次。此時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來的時候是有症狀的,來的時候心率是120次。

患者很開心,欣然錄像,並要介紹他朋友來治,朋友不是心臟問題,是愛感冒,全身怕冷。

【四個思考】:

  1. 他的病為什麼越治越多?什麼是正常的看病邏輯?
  2. 西方醫學的無限追求和細分是好還是壞?
  3. 看似高精尖的技術到底是進步還是添亂?
  4. 怎樣才能節省醫療費用?怎樣才是對患者較有利的?

一、他的病為什麼越治越多?什麼是正常的看病邏輯?

患者原來是單純的一個竇速,治療2年多有了焦慮症,現在又有了肝損害!他是自己得的病?還是治出來的病?

看病要講邏輯,要分析。這個小夥子竇速,有症狀,大醫院不好治,難受加害怕,這是根源,然後才失眠,失眠肯定不好,老失眠肯定脾氣大,又擔心影響工作,又擔心西藥的副作用,擔心以後影響結婚生育,然後才焦慮,西醫因為沒有辦法推到神經內科,神經內科一看符合焦慮症的診斷標準,開了抗焦慮藥,抗焦慮藥損害肝功能,肝臟損害更加重了焦慮,況且心臟不好,焦慮不除,抗焦慮只是對症不能除根,還憑空加了肝功能受損。所以,他的病,還是要治療竇速,竇速一好,人就不焦慮了,就不用吃抗焦慮藥了,肝功能就開始正常了,如果不能正常,就治一下。

做任何事,都要抓主要矛盾,透過現象看本質,毛主席也是這麼教導我們的,而現在的主流西方醫學,因為科室細分和儀器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細節的鑽研,忽視了整體的分析。

患者有焦慮症不假,人們碰到不順心的、著急的事情都會焦慮,如果事情很快過去,焦慮也就好了,如果事情老是過不去,焦慮就好不了,還會加重!

二、西方醫學的無限追求和細分是好還是壞?

因為想研究透,更透,深,更深,所以西醫分科,越分越細,每個人就懂一點點,但是研究很深,也因為不能越權,所以別的科的事情也無權干涉,但醫生是若干科,但病人是一個人,所有器官都在一個人身上,是不能分開的,所有器官的病理表現都是連著的,這就造成了臨床治療的問題。

所以現在患者得了病去醫院,請了很多頂尖專家,可能病還是好不了,或者老病好了添新病,原因就在於此。

曾經有人說過,現在的博士一點都不博,按理說,博士指的是博學,什麼都知道,但現在的博士是越來越窄,應該叫專士才對。

竇速也有人給細分了,往下看。

三、看似高精尖的技術到底是進步還是添亂?

西醫對竇速又進行了細分,有了個名詞叫“不恰當竇速”,定義如下:一般竇速是有特殊原因引起,例如甲亢、貧血、發熱、緊張情緒等,需要首先排除這些病因;如果沒有特殊病因找到,而且在休息時也持續竇速,需要考慮不恰當竇速。實際上就是有沒有原發病,休息時發作不發作。

網上可以查到(專業網站):

1、對不恰當竇速,西醫可做射頻消融手術!

2、不恰當竇速的治療,目前可採用竇房結改良術。有一定風險,如果藥物有效,建議先藥物治療。

3、一家著名正規醫院(不是民營醫院)的主任是這麼說的:不恰當竇速如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可行射頻消融手術治療,交押金4萬(實際花3萬多),需住院3-5天左右,成功率接近95%左右,創傷小,較安全。

分析:竇速的射頻消融,要在X線透視下操作,要對解剖和影像非常敏感,要對心臟電生理非常熟悉,而心臟電生理實際很難的,我有資格說這話,因為10多年前我自己就給人做射頻,做起搏器,做支架,那時候會的人還少,黃宛的心電圖學都看爛了,馬長生主編的一本電生理學,一寸多厚,銅版紙,280塊錢(當年較好較全較貴的書),看過無數遍,總之心臟電生理的介入很難!!!會做的都是專家,都下過苦功夫,但一定要做嗎???

有一個著名的、真實的故事。很給力!

聯合利華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裡沒裝入香皂。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他們只得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後設計一個方案來分揀空的香皂盒。博士後拉起了一個十幾人的科研攻關小組,綜合採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花了幾十萬,成功解決了問題。每當生產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探測器會檢測到,並且驅動一隻機械手把空皁盒推走。

中國南方有個鄉鎮企業也買了同樣的生產線,老闆發現這個問題後大為發火,找了個小工來說:你他媽給老子把這個搞定,不然你給老子爬出去。小工很快想出了辦法:他在生產線旁邊放了颱風扇猛吹,空皁盒自然會被吹走。

—這個故事是多麼的形象,又是多麼的常見!有時候我們鑽進科技的迷宮裡,忙的不亦樂乎!

當然,前提是有這個電風扇!因為西醫治療上就那麼幾種藥,翻來覆去,老的抗心律失常藥都能增加死亡率(全世界公認),新出來的說是好,但副作用都是一大堆,如果吃完無效,就沒辦法了。

我當年也是看到這個情況,才帶領著神經內科專家和中醫專家辛辛苦苦的研發了以“心臟交感神經節生物阻滯術”(方便患者理解現在叫生物針)為核心的臨床方案。

四、 怎樣才能節省醫療費用?怎樣才是對患者較有利的?

患者的錢是怎麼花的呢?

1、每到一家醫院就做一大堆檢查;

2、病越治越多,常年服藥,藥物的副作用大了,比如肝損害,再吃保肝護肝的,惡性循環,生生不息;

3、一個射頻要交4萬,實際花3萬多,但我想這只是手術費用,沒算上住院、藥物、誤工等等;

4、如果手術出現失誤,射頻射成三度房室阻滯,那就要安裝起搏器,起搏器電池5-8年用完要換新的,一個起搏器大概4-6萬左右,如果患者30歲裝上,到老可能要換7-8個。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碰到的一個患者就是這樣了!不然我也想不起來,患者一共花了9萬5,自費2萬5,好在年齡略大些,50多歲了;

5、有的患者經常說行善堂不報銷,是不報銷,但是花的錢比上述手術報銷完了少,也不受罪,效果也相對更好。

27歲竇速3年男,跑過AZ,FW,CY三家醫院,差點做房室結改良手術

馬寶琳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臟病20餘年,用生物針加湯藥,治療房顫、早搏、室上速,不射頻。

馬寶琳觀點來自於臨床實踐和獨立思考,和抄書的科普有很大不同。@馬寶琳談房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