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地到廠房再到工地 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的冒險之旅

建築 大興 技術 環境保護 環境汙染 貨車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06-04

當一座房子被拆除後,混凝土塊、磚頭、木料、鋼筋……這些建築垃圾會去往哪裡?

大興區龐各莊鎮,北京市政路橋集團所屬北京都市綠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都市綠源)的廠區裡,一輛輛重型卡車正在廠區地面上駛過。

從各處工地運來的塊頭不一的建築垃圾,在後方廠房裡堆成了小山,等待開啟一趟再生之旅——經過分揀、破碎、篩分,將會有大量直徑不等的粒狀再生材料生成,它們可以代替天然砂石,在混凝土、砌塊構件(磚石)、路基填料等領域中承擔骨架和填充作用,從而再次回到建築、道路、園林綠化建設中。

“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既處理了建築垃圾、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也產出了資源化產品、減少了天然砂石的開採量,往小了說,這是保障北京市的城市發展,往大了說,這就是造福子孫。”都市綠源市場經營部部長賈寧寧說。

從工地到廠房再到工地 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的冒險之旅

霧炮噴射,可降低作業過程中的揚塵

第一步▶ 從工地到廠房 填埋不再是首選

建築垃圾從廢物變成可以造福子孫的寶貝,首先要經歷的一步,就是要將建築垃圾從工地拉到可以處理它的工廠中來。

30年來,建築垃圾的一貫歸宿,是城市外圍那些天然或後天形成的低窪地和坑洞。

2007年,正在北京市政路橋集團工作的賈寧寧和曾波等人在原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的牽頭下開始了對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的產業調研。“以前拆除量少,大部分建築垃圾就在五環六環填埋了,有些是魚塘等低窪地,有些是採礦挖沙挖出來的坑,時間長了,五環包圍四環。隨著城市發展、建設工程外延,有些舊的建築垃圾又被挖出來了,再加上新產生的,越來越多,那就繼續往更外填。”

時間長了,建築垃圾佔用土地的問題凸顯,而且隨著合法填埋場越來越少、越來越遠,消納建築垃圾越來越困難;更重要的是,填埋會對空氣、土壤、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汙染。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資源化處置的概念開始頻繁出現在政策文件和公眾視野中。

都市綠源科技研發部部長曾波告訴記者,建築垃圾並不是真的完全沒有用處的垃圾,相反,其中的混凝土塊、山石、鋼筋等,回收後都能進行再利用。把人們以為的垃圾變成可再次使用的產品,這個過程就叫資源化處置。

2011年,北京市印發了《全面推進建築垃圾綜合管理循環利用工作意見的通知》,提出了開始探索應用資源化方式對建築垃圾實施處置。

在大興區龐各莊鎮落戶的都市綠源,正是全市首個正式規劃建設、投入運營的固定式建築垃圾處置廠。“我們是市政路橋集團下屬的專業綠色環保板塊公司,集團內部的許多項目,比如京開高速、新機場高速、新機場軌道交通工程,產生的建築垃圾都拉過來,資源化處置之後產生的建築材料又在不同領域得到了應用。”都市綠源公司總經理楊玉傑說,除此之外,他們還會主動去區裡的各種拆除現場,說服施工方進行資源化處置。

第二步▶ 從入料到出料 土砼金各歸其位

建築垃圾拉到廠子裡,接下來就是展示技術的時刻了。

下午,預分揀破碎單元已經開始作業:不停噴出水霧的除塵霧炮下,工人正在檢視堆成小山的建築垃圾表層,是否有肉眼可見的無用成分,如苫蓋、橡膠、木材、塑料等;旁邊的空地上,換上了鑽頭的鉤機正在破碎過大的建築垃圾;剷車緩緩發動,將尺寸適當的建築垃圾推入埋在地下的顎式破碎機的入口,入口上方一片朦朧的白色。

從工地到廠房再到工地 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的冒險之旅

用再生骨料製成的彩色透水磚。

“如果不特殊說明,很多人會以為這是作業過程中產生的揚塵,其實不是,這是雙流體霧炮噴出的水霧和壓縮氣體的混合物,就是為了減少揚塵而裝置的。”破碎生產線負責人閆愛軍解釋道。

原料進入,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生產線開始運轉起來。曾波說,整條生產線的邏輯其實就是把建築垃圾按成分分離,將高附加值的成分製備成可再次使用的原料:“第一次破碎之後,皮帶把料送上去,經過一個除鐵器,把大塊的金屬分離出來回收,主要就是鋼筋;接著過重型篩,把土篩出來,直接進到渣土倉;篩完土的料進入正壓風選裝置,用風把一些比較大的輕物質吹出去,比如塑料、木片、紙張。”

第一輪破碎篩分除雜結束後,料已經比較乾淨、成分也比較單一,基本就是混凝土塊或者磚塊。緊接著,它們會進入反擊式破碎機,在反覆的旋轉擊打中變成直徑幾毫米到幾十毫米不等的顆粒,即再生骨料。

“不同粗細的骨料用途不同,我們通過水平篩和圓振篩把它們分開,再生骨料就可以按照粗、中、細尺寸分別進入貯存料倉了,後續應用時再按比例進行調配。”曾波說。

第三步▶ 從廠房到工地 道路公園再相見

再生骨料已經生產完畢,它將去向何方?

曾波告訴記者,建築工程中,砂石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路面基層的攤鋪、砂漿的配製、混凝土和磚塊的生產,都少不了砂石在其中承擔骨架與填充作用。但砂石資源有限,且過度開採會帶來生態隱患,而再生骨料則可以在符合技術標準的前提下代替砂石的使用。

大興區青雲店鎮青小路,光看瀝青路面,這裡與任何一條道路沒有不同,但在瀝青之下,有一段2008米的路段在攤鋪基層時,使用了4722.3噸再生骨料與水泥配合而成的無機料。

“為了推動再生產品的應用,去年大興城管委特意提供了兩條路作為全再生試驗應用段,在性能檢測合格之後都已交付使用了。”賈寧寧說。

從工地到廠房再到工地 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的冒險之旅

用再生混凝土鋪設的透水車位。

而在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當下,透水混凝土和各式各樣的透水磚都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再生骨料作為砂石的環保廉價替代品,市場空間自然可觀:“步道透水磚、盲道透水磚,各種形狀的,加上顏料可以變成各種顏色。”

都市綠源廠區內,曾波用再生骨料與水泥配合成的再生混凝土鋪設了兩個透水車位,在保證強度的同時,達到了每秒1.5毫米的透水率,完全可以應用在停車場建設中;在公園裡,再生混凝土加上顏料,就可以鋪設成各種顏色鮮豔的步道、跑道。

即使不與水泥等其他材料配合,再生骨料也可以單獨發揮作用:在園林造景中,先用粗骨料堆出地面的起伏,上蓋一層有機土壤,再鋪一層細骨料,再鋪上一層有機土壤,最表層植樹種草,就形成了既能透水也能蓄水的海綿型土壤。

政策送利好 觀念改變還需時間

從工地到廠房再回到工地——建築垃圾的再生之旅已經規劃完畢,先行者也已證明此路可通,而近兩年頻繁出臺的政策,更是意味著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已經成為決策層的共識。

根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數據,目前全市積存建築垃圾共計3695.74萬噸,分佈在571個點位,要在今年8月底之前全部處置完畢。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座資源化處置工廠,85座臨時性資源化處置設施,年處置能力為9000萬噸。

“這兩年,市建委和市城管委牽頭出臺了諸多建築垃圾管理和資源化的相關政策,建築垃圾資源化產業越來越規範,也越來越具有美好的前景。”都市綠源公司總經理楊玉傑說, “這個行業是環保公益性質的,必須得有政策推著走。現在各個部門聯合發文,都是非常細化的配套保障政策。”

當然,光有政策還不夠,還要看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楊玉傑說,一旦沾上垃圾兩個字,很多人都會有偏見,覺得髒、不安全,不願意購買選用,但其實,所有產品都是檢驗合格的:“我相信隨著人們環保理念的提升,以及政府對設計方、施工方的引導,資源化產品的應用會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建築垃圾的治理自然也就更加順暢。”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白歌

流程編輯:RB01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