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建築 江河 西嶺雪山 清朝 木雕 人間煙火孰知味 2018-12-03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期間,不經意創作的這首絕句,讓大邑縣西嶺雪山家喻戶曉,也讓成都至今仍保有一份桃花源般的詩意。從成都去西嶺雪山滑雪,花水灣泡溫泉,我們中途都會在大邑縣新場鎮稍事休憩。新場鎮始建於東漢時期,興起於明朝嘉靖年間,是川西地區規模最大的水鄉古鎮。新場原名清源市,數百年來商賈雲集,會館商鋪林立,自古就有“一新(場)二唐(場)三灌口”之謄。新場為首,足見其在大邑縣鄉場中江湖地位之高。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西嶺雪

明末清初,許多客商在新場聚集,開辦了江西會館、廣東會館等。這些會館佔地廣闊,建築各有特色,吃住行融為一體。會館主要經銷茶葉,依託絡繹不絕的馬幫,一路經邛崍、康定、昌都運往印度等地。如同麗江一樣,新場也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節點。茶馬古道,並非僅僅賣茶,也會交易毛皮、藥材、山貨、鹽巴和日用器皿。前店後廠的坐商,風塵僕僕的馬幫,以及為之服務的吃住娛樂等,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讓新場整日整夜都充盈著繁華與喧囂。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新場古鎮

清光緒年間,雲南學政張錫榮拜謁當地名士、光緒皇帝蒙師伍崧生,夜宿頭堰客棧,被新場古鎮的風光人情所動,留詩曰:“花外斜陽晚,雲峰暗幾層。人聲三裡市,春夜一街燈。竹屋容高枕,桃源夢武陵。床頭三尺劍,氣欲作龍騰。”春天的夜晚,新場街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對於一個鄉場來說,有如此繁華程度,也算頗為難得了。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茶馬古道

如果遇到天氣晴好,在新場鎮的河邊,可以發現很多都市的男男女女在那裡喝茶、聊天或玩牌。他們的裝扮、談吐跟本地人大不相同,其實喝茶是假,晒太陽是真。有些人索性什麼也不幹,就戴著墨鏡,直挺挺地躺在竹椅上,享受陽光的溫暖。外地人到此定會頗感詫異,他們不知道蜀中多雲霧,陽光於蜀人來說就是奢侈品。只要出太陽,蜀人但凡有空,必會扶老攜幼,相約追逐陽光。陽光、河風、茶肆、廊橋、流水,置身其間,你定會收穫一份難得的愜意。而行走其間的小販,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則讓新場變成了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新場古鎮

隨著茶馬古道的沒落,新場似乎進入了一段衰退期,其聲名早已被擁有建川博物館的安仁鎮超越。但曾經的繁華富足,給新場留下了數十萬平方米原滋原味的古建築。只需要稍加修繕打造,就可以滿足現代人尋古覓幽的懷舊情愫。新場大院落、樓閣較多,青磚灰瓦,木樓木柱,看顏色就知道頗有些年景了。現有保存完好的上正街、下正街、太平正街、太平街、太平橫街、香市街、河壩街等清代古街古巷15條,其民居建築屬明清風格而又凸現出西蜀建築的特色。在古鎮場口,矗立著兩座古樸的碉樓,氣勢非凡。整個碉樓三層格局,兼具歐洲、川西兩種截然不同風格,精美的雕花裝飾依稀可見當年主人的富足和奢侈。碉樓現為“江湖幫派館”,通過圖片的形式記錄了從清朝開始,袍哥、青幫、紅幫三大幫派的發展史,對幫派的組織形式,入會程序、內部幫規、接頭暗語等進行了客觀詳細的說明。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水鄉新場

沿古鎮老街一路前行,許多建築中西合璧,風格讓人眼前一亮,中式結構、封火牆裝飾的房頂,西洋風格的窗格子、羅馬柱、花瓣形的透氣孔……歷史的騰挪跌宕間,不知有多少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在這些青磚灰瓦間上演。那些優雅與富足,被深深地嵌入塵世的煩囂中,融進當地鄉民的血液裡。對外開放的劉成勳將軍故居,能讓人充分領略新場古鎮民居的建築格局。整個故居面積雖不大,但處處透出傳統文化的典雅與精緻。故居門臉不大,僅有一個鋪面的寬度,門匾上題寫著“長樂永康”四字。銅門上的一對鎏金獅子門環平添幾分威武和肅穆。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新場古鎮

沿著狹長的過道進入前院,隨處可見富有川西特色的木雕和泥雕,圖案內容豐富,工藝精湛,具有濃厚的傳統審美韻味和川西民間特色。天井中陰涼靜謐,屋外雖然驕陽似火,宅院裡卻不帶一絲暑氣。後花園直接與河流相連。推開窗戶,就能聽到流水的潺潺聲。水是出江河活水,經二堰渠,穿鎮而過,整日流淌,讓整個新場水鄉名副其實。河水與古建築交融在一起相映生輝,“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處處可見。這出江河可不簡單,是西嶺雪融化匯聚而成的河流。從高處俯瞰,碧綠的出江河在兩側的群山之間曲曲繞繞,河水清澈到可以看到水面下方的大塊岩石。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新場古鎮

臨街商鋪多為木結構建築,下店鋪,上居貯,後為天井居室。雕花窗飾古樸美觀,封火牆群鱗次櫛比。街面為青石鋪就,頗有歷史滄桑感。街邊的排水孔也很講究,每隔十多米遠就有一個石制小錢,雨水可以從錢眼中排走。既美觀,又實用,顯示出新場人的智慧。如今,新場鎮仍然是大邑縣農副產品加工貿易集散地,具有獨特的地區經濟特性。臨街商鋪多為鋪板門,這應該是明清商鋪的特性吧。清晨開張,將鋪板一塊塊地取下來,按照順序在商鋪邊疊好。到了傍晚打烊時,又將鋪板一塊塊地合上去。這一開一合之間,咿咿呀呀,比起現在實行的捲簾門來說,頗費時間。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新場古鎮

但新場人要的就是這效果,在他們的身上,時光似乎慢了下來。快也活,慢也過,也許在不緊不慢的生活中,我們才能咂摸出生活的本真來。商鋪各式各樣,商品琳琅滿目,涵蓋衣食住行各個門類。篾器、木器較為常見,那些筲箕、竹篩、刷把、提籃和草帽等生活生產用具,就隨意地擺放在臨街的街沿上。生意好壞與否,老闆似乎不太在意。有人問價,就熱情介紹;沒人上門,就在那裡喝茶、聊天,一副氣定神閒的派頭。至於那些沒啥生意做的本地人,則按部就班地生活著,全然不會在意外地客審視的眼光。於他們來說,什麼沒有見過啊。新場現今遊客的逐步增多,不外乎重現了曾經的繁華而已。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新場攤販

我們週末趕到新場時,已是中午,在街上逛了一圈,就覺得飢腸轆轆。早就聽說新場的血花肥腸堪稱一絕,於是我們也決定去嚐嚐鮮。在老字號周血旺的店門前,飯桌已經擺到了街面中間。隔壁的胡鴨子以麻油鴨子出名,排隊的顧客已經站到了五十米開外。見過生意好的,還沒見過如此火爆的,也許這就是四川人所謂的“打湧堂”吧。周血旺的店面極其普通,五六個人在店內忙得不可開交。一口架著塊子柴的土灶,爐火熊熊。上面的毛邊鍋裡,坐著兩個不鏽鋼盆,裡面盛著血旺和肥腸。肥腸段油汪汪的,紅亮亮的,應該是燒好的。印象中,豬血都是單獨燒製的,嫩、滑、爽就是基本印象,燒製的時候要加入酸姜和泡椒,這樣便可以壓制血旺的腥氣。本地就有很多以血旺為特色的飯莊,可以變出很多花樣來,另外也可以加在酸辣粉中,成為血花酸辣粉。總的來說,我是很喜歡吃豬血旺的,特別下飯。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新場血花肥腸

母親說過,血旺化豬毛,去灰塵,相當於腸胃的清道夫。至於肥腸,本地以燒肥腸、蒸肥腸、滷肥腸為主,另外早晨的米粉,也消耗了大量的肥腸,因為燒肥腸是米粉澆頭的主要選擇之一。老闆的血花肥腸端上來了,仍然是油汪汪紅亮亮的,主料就是血花和肥腸兩樣,只不過最上面撒了些辣椒麵而已。我用筷子在碗裡攪拌了一下,裡面僅有少量蔬菜。血花嫩滑,用筷子幾乎夾不起來。肥腸香軟,味道倒還正宗。撈些血花肥腸,跟米飯攪拌一下,吃起來特別爽口。至於隔壁的胡鴨子,味道跟本地的差不多,看來排隊購買的顧客,也跟我們差不多,沒有搞清楚情況。不過讓我選擇的話,我仍然願意吃成都平原的毛血旺,葷素搭配,這才是王道嘛!

在成都新場古鎮戲水晒太陽,感受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

圖注:新場鴨子

跟成都周邊的洛帶、黃龍溪、平洛古鎮相比,新場鎮的開發明顯滯後了。其實這是好事,我們所在意的不是古鎮的川流不息,不是它的塗脂抹粉,而是那份從歷史深處流淌而來的靜謐與祥和,那份裹挾著農耕氣息的原始與質樸。“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在新場,我覺得我們是不虛此行的,至少我們學會了應該怎樣去面對我們的生活。(彭忠富/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