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忻州全面保護修繕秀容書院

建築 文物 儒家 明朝 生活晨報忻州新聞 2017-04-11

曾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還有一個感人的孝母故事。4月6日記者在忻州市忻府區老城看到,由山西省古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山西省古建築保護工程有限公司、平遙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忻州老城保護建設指揮部建設的忻州市忻府區秀容書院保護修繕工程各標段正在緊張有序的施工。幾個月後這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完成修繕迎接八方遊客。

曾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忻州全面保護修繕秀容書院

    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

秀容書院起源於唐代興盛於宋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學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形式。書院位於忻州市忻府區南街村秀容巷20號高地,創建於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坐北朝南,東西最寬處132米,南北最長處約255米,佔地面積2132平方米。書院建成後取代了忻州儒學,成為當時忻州最高學府。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稱“新興學堂”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書院地形複雜、高低錯落,依所測高程結合平面佈局分為三個院落,分別為秀容書院下院、中院和上院。2004年6月10日被公佈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戰時期(1940左右)“新興學堂”被侵華日軍做為司法部佔用;解放後50年代初期,恢復了原始學堂功能,農職校入住;1955年—1960年間忻州中學佔用;60年代初期,忻州師範佔用;1966年文革初期忻州師範搬走後,獨立營佔用至1981年;1981年以後忻州三中和忻州聾啞學校共同佔用,1984年忻州三中搬走,1990年前聾啞學校搬走;1990年左右忻州第一職業中學入住,直到2009年,2009年至今一直空閒。

曾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忻州全面保護修繕秀容書院

曾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忻州全面保護修繕秀容書院

    書院傳頌一個感人的孝母故事

書院西坡上先後建有正中的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寥天閣)三個風景亭。

傳說當時知州邱鳴泰是個大孝子,公務之餘念故鄉老母,故而擇高地以築亭,常登高遠望以解思念母親之情。有感於知州的孝心,時人將八角亭命名為“望萱閣”,舊以“萱堂”代指母親的居室,亦指母親,所以“望萱閣”即“望母閣”。明代萬曆二十年至二十二年,以磚石修築忻州城(又稱臥牛城),西段沿九龍崗地形蜿蜒起伏,與平地城牆連接,其輪廓像一頭臥牛,而“望萱閣”和“寥天閣”更似臥牛頭頂的雙角,所以有人稱秀容書院是臥牛之首,雙閣是牛頭上的犄角。

“高標準嚴要求樹精品工程,強管理抓質量建忻州老城” 據忻州老城保護建設指揮部介紹:秀容書院保護修繕工程這次分為三個標段,一標段包括中院白鶴大殿、1、2號教室等七座文物建築;二標段包括文昌寺戲臺院、後宮院、文昌祠、鐵佛寺等29座文物建築;三標段包括寥天閣、望萱閣、文昌殿、教室、丹房及護坡砌體。

82歲的忻州市退休老幹部陳玉良60多年前曾在這裡求學,是當時的老忻中學生,後參加工作。4月4日他當看到自己讀書時的教室保存的完好以及修繕工程的介紹和施工後十分高興。認為秀容書院的修繕給忻州老城改造添了彩,讓數萬曾在此就讀過的學子感到欣慰。

曾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忻州全面保護修繕秀容書院

曾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忻州全面保護修繕秀容書院

山西青年報記者:陳曉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