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縣城雙景色 廊橋水城迷住採訪團(圖)

建築 乾隆 攝影 李調元 四川新聞網 2017-05-18
羅江縣城雙景色 廊橋水城迷住採訪團(圖)

採風團成員留影

羅江縣城雙景色 廊橋水城迷住採訪團(圖)

拍照留下最美的景色

四川新聞網德陽5月15日訊(甘麗 記者 周鴻 熊強 攝影報道)“一橋跨兩岸,太平連西東。”始建於乾隆五十七年的太平橋不僅是文物保護單位,更是連接兩岸的交通要道。另外,位於羅江縣城紋江兩岸的潺亭水城,因太平廊橋橫跨紋水相連,也是羅江的一大景色。

在羅紋江兩岸的潺亭水城,採訪團成員被太平廊橋和大水車迷住,紛紛拿出相機或手機拍照。據悉,太平廊橋始建於乾隆五十七年,於嘉慶十年建成。古橋總長五十四丈,闊二丈四尺,高二丈六尺,橋兩側石柱石板鑲欄,規模宏大。橋成之年,適逢朝庭平息了白蓮教教亂,故命名“太平橋”。祈願從此天下太平之意。上世紀三十年代川陝公路通車後,作為川陝公路要道上的太平橋,更是接受了來來往往重型車輛的檢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太平橋先後被列為德陽縣,德陽市中區,及羅江縣的“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8月,為了緩解太平橋交通壓力,羅江縣委、縣政府實施了太平橋拓寬設閘工程,即在原橋下方建一座與古橋走向一致,同孔等高新橋,與古橋合為一體,橋下設閘,蓄水成湖,同年8月動工,98年6月竣工,拓寬改造後的太平橋全長223.90米,寬26.20米,過水孔道仍11孔。

潺亭水城位於羅江縣城紋江兩岸,太平廊橋橫跨紋水相連。其名因羅江兩漢時為涪縣之潺亭,南北朝時設潺亭縣而名。沿江建築以清朝乾隆羅江才子李調元生活時代的羅江歷史背景為參照,民居與羅紋江融合一體,“文峰函海”巨型雕塑、碼頭、江湖、古橋、廊橋、古戲樓、古牌坊、文峰雙塔等建築與水體、園林互為其間,構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卷。水城總長約1.2公里,佔地50餘畝,2006年2月3日開工建設,11月底工程全面完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