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長久以來,歷史建築保護與城市升級換代之間的矛盾從來沒有停息過,城市需要更新,建築需要保護,然而往往城市的建設更迭都伴隨著傳統建築的“佔位”窘境


隨著傳統建造工藝的遺失和建築材料的不可再生,優秀的歷史建築已成為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那些設計精巧構思驚奇的傳統優秀建築是先輩留給我們的歷史積澱,更是城市魅力的一道風景線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這些年,伴隨建築技藝的進步與成熟,政府不惜花重金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平移並修繕這些傳統的優秀建築


據統計,從1993年開始,光魔都上海平移保護的建築就不止12座,無論是外灘邊的建築天文塔,還是民居沈家大宅,這些成功的平移案例不僅僅代表著我國高超建築工藝的水準,同時也表明了人們對於文物保護意識的強化與重視


那麼,下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上海曾經平移過哪些優秀的歷史建築


❀ 外灘天文臺 ❀


坐落於中山東一路和延安東路口,曾用來作為通告黃浦江上往來船隻水文、氣象信息,原是通過在旗杆頂端懸掛不同顏色旗幟來代表不同水情信息,後隨著社會進步設備升級,頂端配備精密儀器,並塔身改用磚砌,採用三段紅磚標識,並於周身砌築一座長方形群房建築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1993年,隨著外灘區域的重新規劃,這座已失去功能屬性的建築被列入了規劃整改的範疇,出於建築保護,政府決定對這座建築進行平移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經過一天幾釐米的進度,這座重達450噸的建築終被平移24.5米,並得到修繕,如今,這座建築仍屹立於黃浦江畔,建築內部一層為歷史陳列館,二層為咖啡館,三層為觀光圓臺,這是上海平移史上首例平移案例,它的完美成功為上海後面的平移經典奠定了基礎與底氣


❀ 四明公所 ❀


四名公所原名寧波會館,是1797年由寧波旅同鄉集資而建,早期的時候佔地30餘畝,建面約800平,主要用於安放寧波同鄉的遺骸亡靈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解放後,公所的原始職能逐漸沒落,這裡便成了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1998年,上海興建中國人壽大廈,為了大廈的建設,僅存的四明公所整體平移23米,建築西側則用新設計建造的屏風玻璃跟人壽大廈高樓隔離


❀ 劉長勝故居 ❀


1946年至1949年間,時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書記的劉長勝以“榮泰煙號”的老闆在這座寓所裡從事地下工作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2001年,隨著九百城市廣場的規劃,已度過80個年代的劉長勝故居面臨著被平移的命運,藉助此前平移成功案例的經驗,這次的平移採用轉角平移法僅用30個多小時就完成了33米的平移


而由於某種原因建築分為兩次平移,第二次的平移則整整平移100米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2004年,劉長勝故居作為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對外開放,927平的建築內設有三層展示區,底層為三四十年代三個上海地下黨祕密聯絡點的場景介紹


❀ 上海音樂廳 ❀


始建於1930年,前身是南京大戲院,原是作為電影放映及其他活動使用,隨著時代的進步及電影事業的發展,大戲院內原有的音響設備已不支持現代電影的放映要求,1959年恰逢上海音樂展示的需要,無意中發現大戲院的構造與音響的混響無縫的滿足音樂演奏的需求,因此這裡便被改作為音樂廳使用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2003年,為滿足延安高架路的修建,這座建築被進行了平移,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的平移伴隨著升高的工作同步開展,先是頂部加高了1.7米,後向南平移66.46米,在新址上又頂升了1.68米,面積也足足增加了4倍,同時,施工團隊對音樂廳進行了全面修繕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如今的上海音樂廳處於閉館修繕升級狀態,預計2020年1月將以全新的面貌公諸於世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 民立中學校舍(查公館) ❀


民立中學原是上海灘著名顏料大王邱信山、邱渭卿兩兄弟的私人府邸,兩座建築獨立構造但園內相通被稱為雙子花園洋房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1940年,東側的建築被民立中學買下作為校舍使用


2010年,因地鐵13號線及大中裡項目的規劃建設,這座歷經百年曆史的大宅向東南方向整體平移57.6米,同時升高0.4米,這也是上海首例採用爬坡升高式平移建築的案例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如今,這裡作為興業太古匯高端商業運營


❀ 玉佛禪寺 ❀


玉佛禪寺始創於1882年,現存的建築是寺院從江灣遷到安遠路後而建,因年代久遠,禪寺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為了消除這些隱患,2014年,禪寺開始了預計長達5年的修繕工作,修繕過程中,玉佛寺保留了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同時增設了觀音殿


當城市更新遇上建築保護,盤點上海那些曾平移過的經典建築



為了騰出更多的活動空間,建築方決定將大雄寶殿進行平移,從計劃到施工歷經近3年,最終,建築向北平移30米,平移後的玉佛寺殿前面積由原本的495米擴大到了995米,而平移施工期間寺院的職能仍沒有停止


除上述案例以外,小編了解到的上海平移項目還包括瑞華樟園、福興第三面粉廠、大洋房、梅林正廣和大樓、啟秀中學東樓、沈宅


正是這些不惜耗費巨資平移的案例才使得這些珍貴的優秀建築得以保留,它們是先輩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更是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積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