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中村改造留住山水文化記憶

建築 西湖 農村 三農 浙江新聞 2017-07-17

如何讓改造後的城中村避免百村一貌?杭州城中村改造既換了新顏,也保留住特色,對傳統村落、歷史建築改造時,特別強調因地制宜。

使用小拆小建模式,即對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古村落、歷史文化建築等實施選擇性保護開發和抽疏整治。支持鼓勵使用不拆不建模式,即對工業遺產等舊廠房採取“修舊如舊、重續歷史”的方法,在“保舊”的基礎上實施 “騰籠換鳥”,著重引進文化創意、高端服務等高附加值產業,實現產業和效益“兩提升”。

杭州城中村改造留住山水文化記憶

西湖景中村,村中有景美麗似花園

在風光秀麗的西湖風景區,有不少原生態的村莊農舍。過去,一些村莊缺乏統一規劃,環境顯雜亂。近幾年,經過不斷整治提升,梅家塢、龍井村、滿覺隴、翁家山、南山村、青芝塢等西湖景中村,成為市民遊客體驗慢生活的代名詞。

景中村,村中有景,景中有村。在改造中,杭州特別注重突出保護和整治,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堅持“最小干預、原汁原味、生態優先”原則,儘可能採取就地整治、保留原貌的方式,保留各村較完整的傳統文化習俗和鄉村自然風光,既改善原住民等居住條件,又體現西湖山地茶村的人文和自然風貌。

位於西湖南側的三臺雲舍為改變之前農居建築風格雜亂的面貌,把原來的瓷磚貼片外立面改造成了粉牆,參差不齊的屋頂也統一實施了“平改坡”,恢復了杭派民居標誌性的人字線、直屋脊,就連路旁的燈箱廣告,也被換成了精心設計的復古式牌匾。

一些村實現區域經濟騰籠換鳥,逐步轉型為集聚精品民宿、企業辦公總部等高端業態的“美麗經濟區”。經過集中整治的青芝塢,已成為西湖邊最熱鬧的景點之一。每逢節假日,青芝塢的民宿、青年旅館幾乎爆滿,主幹道上來來往往的遊客絡繹不絕。

杭州城中村改造留住山水文化記憶

原熱電廠區塊,保留煙囪建廣場

一些被時代淘汰的老廠房、老建築,或是承載著幾代人成長記憶的傳統村落、民居、古街古鎮,在時代發展的車輪下,漸漸遠離了往日的喧囂與熱鬧,顯得有些落寞。

在城中村改造中,盤活並利用好這些老廠房、老建築,使其發揮新的價值,關係著文化的傳承。

莫干山路817號,拱墅區三寶村,是老底子的杭州熱電廠,也是浙江最早建設的集中供熱、熱電聯產的節能企業。隨著拱墅區城中村改造地推進和產業轉型升級,2009年起熱電廠停工搬遷,煙囪不再冒煙。

廠房拆除後,煙囪被作為杭州工業遺產保留下來。拱墅區對大煙囪進行了提升改造,把它打造成為熱電廠區塊的地標建築和城北夜景的一個亮點,周邊還將打造一個佔地2萬多平方米的煙囪廣場,作為城市會客廳,實現工業遺址保護與完善城市功能的有機結合。

杭州城中村改造留住山水文化記憶

西興老街,古鎮復興顏值提升

西興老街,位於錢塘江南岸、浙東運河之首。歷史上的西興,萬商雲集,舟車輻輳,市容繁華,在整條中國運河大動脈上,這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

往昔的繁榮,給這一地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濱江西興老街,在推進城中村改造的過程中,遵循“徵遷不徵古蹟,拆遷不拆文化”原則,注重保護利用文化遺存,北海塘、西陵驛遺址、六眼井等上百個古地名全部被保留。

濱江其它如襄七房古建築群、長二古建築群,以及現存古橋、古河道、河埠頭等歷史文化遺存,通過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程,也在逐步恢復昔日的風貌。被譽為“天堂裡的現代化都市村莊”的東冠村,是改革開放後先富起來的典型鄉村代表。在改造中,這裡力推歷史文化與現代化城市建設協調發展,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杭州城中村改造留住山水文化記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