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臺“醫”好了老舊小區的“骨傷”

建築 詩歌 社會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2017-04-10
北京豐臺“醫”好了老舊小區的“骨傷”

2016年,豐臺區開始對宛平周邊地區實施了老舊小區樓房屋面平改坡及抗震加固工程,共涉及樓房30棟,最後7棟將於今年9月完工。圖中綠色圍擋中為正在施工的盧溝橋北里小區,其中樓體原有陽臺被拆除後增加的室內建築面積。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攝

“以前這個牆有點酥,釘釘子都不費力,牆體鋼筋少,抗震性能差,居住在這裡沒有安全感。”在家住盧溝橋北里小區3號樓的劉豔霞眼中,這棟40多歲的老舊小區樓房,“再不治療就得骨折。”

盧溝橋北里小區與宛平城一街之隔,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年久失修,存在抗震性能不滿足現行標準、各項居住設施老化嚴重等問題,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同時,一樓的住戶大多自建房屋,雜亂無章的私搭亂建與宛平城景區的建築風貌極不協調。

2016年,豐臺區開始對宛平周邊地區實施了老舊小區樓房屋面平改坡及抗震加固工程,共涉及住宅樓30棟,其中23棟平改坡,已於2016年12月完工。

劉豔霞所在的盧溝橋北里小區去年10月由北京建工集團開始施工作業,看著正在被改造的家,她安了心。

“隔三差五我就過來看看施工進程,小區樓改造用了三指粗的鋼筋加固,抗震性能好,同時牆體加了保溫層,改造了管道,更欣喜的是,我們每戶還多出來十多平米。”劉豔霞高興地說。

據悉,目前正在施工改造的盧溝橋北里和南里小區共涉及樓房7棟,預計在今年6月中旬完成主體工程,9月完成全部工作,計劃11月中旬左右,438戶老百姓將搬入寬敞明亮的新居,安享幸福生活。

給“骨骼”打上“鋼板”

日期,千龍網記者走進盧溝橋北里小區,2號樓、3號樓、4號樓等6棟老舊居民樓正在進行抗震加固改造。

記者瞭解到,老舊小區結構加固分為“板牆式”和“外套式”兩種,根據樓房自身抗震強度不同,採用不同的加固方式。

北京建工四建公司的項目團隊負責人賈洪振告訴記者,“板牆式”是在建築的外立面噴塗一層混凝土形成新的結構,可以帶戶施工。不過,北里小區這幾棟老舊樓採用“板牆式”加固遠遠不能達到抗震標準,需要採用“外套式”加固。

賈洪振說,“外套式”就是給舊樓的“骨骼”套上鋼筋籠,往鋼筋籠裡澆築混凝土,這就相當於在建築的原有結構外“套”上一道新的結構,與“板牆式”相比更加複雜,也更加考驗施工團隊的技術和水平。

“我們在原來樓梯的南北兩條邊沿打下54個樁孔,樁孔完成後把鋼筋籠放入孔中澆築混凝土,形成54根樁基,植入鋼筋到原有樓體結構內,是為了讓新老結構通過鋼筋的強大拉力緊緊連接在一起,形成堅固的整體。”賈洪振告訴記者。

家屬配合好 疾病治的快

給老樓看病,必須家屬上下一心,與“醫生”配合,才能治療地更快更好。

“外套式”加固不能帶戶施工,意味著居民要搬離,這是難點。“許多老人不願意麻煩,還有些一層居民有自建房不願意拆,這項工作需要做大量思想動員工作。”豐臺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樑文斌說。

“從2016年初,我們就聯合街道、居委會給居民做工作,因為居民一般工作之餘才有時間諮詢,諮詢處的工作人員每天8、9點下班,週末加班都是常事。”

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居民從不理解到主動搬離,熱情很高,“其中3號樓的居民一個月就完成了搬遷。”

記者瞭解到,在為期7個月的改造施工期間,小區居民全部遷出,在北京市、豐臺區兩級政府的協調下,臨時租住在距小區不遠的週轉房。

老陽臺拆了,房子卻變大

在小區改造前,李秋紅與父母、丈夫及女兒一家五口“蝸居”在面積不足50平方米的兩居室內,母親和女兒同睡,父親每晚睡在沙發,一旦家中有客留宿,空間更是捉襟見肘,只能打地鋪。

“甭太多,再多出個10平方米,屋裡就能寬敞多了。”這句話李秋紅唸叨了好多年,沒想到,在2017年冬天到來前,這個10平方米的“小夢想”就真的可以實現了。

多出來的面積是怎麼回事?

據悉,“外套式”加固方式需要在原有樓體的南北兩個立面外各澆築起一道混凝土框架結構,以更好地支撐原有建築結構,形成堅固的整體。

記者在盧溝橋北里3號樓施工現場看到,居民樓原來的挑出陽臺已被全部拆除,不過,項目團隊在原有外牆到南北兩側新立起的外牆距離分別為1.5米或2.1米,這其中多出來的空間也就成為各家各戶住房中的新增面積。

“雖然打掉了老陽臺,但是將來搬回新居的居民會明顯地感覺到面積增大了,環境也敞亮了”,賈洪振表示,居民回遷後,他們的項目團隊還將與屬地政府密切配合,依據相關規章制度完成新增住房面積的確權,讓各家各戶儘快將新增的面積穩穩地“攥”在手裡。

“樓房加固好,屋頂又美化;人人見了人人誇,居民伸出拇指笑哈哈。”家住盧溝橋北里小區一名85歲的老紅軍陳友善看到老舊樓房改造後,激動地寫下了讚頌詩歌。老人用顫抖的聲音告訴記者,樓房加固改造是他多年的夢想,如今,夢想終成真。(文/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

北京豐臺“醫”好了老舊小區的“骨傷”

2016年,豐臺區開始對宛平周邊地區實施了老舊小區樓房屋面平改坡及抗震加固工程,共涉及樓房30棟,最後7棟將於今年9月完工。圖中綠色圍擋中為正在施工的盧溝橋北里小區。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攝

北京豐臺“醫”好了老舊小區的“骨傷”

2016年,豐臺區開始對宛平周邊地區實施了老舊小區樓房屋面平改坡及抗震加固工程,共涉及樓房30棟,最後7棟將於今年9月完工。圖為盧溝橋北里小區居民,85歲的老紅軍陳友善向記者展示他所創作的小區改造讚頌詩歌。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