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國劇出海只侷限於海外華人,到出口亞洲,再到如今逐步面向全球觀眾,電視劇作為文化輸出的載體之一,“國劇出海”在弘揚文化、促進了國際交流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效益。

今晚,泰國版《匆匆那年》在騰訊視頻上線,由Pattie、Bank及泰國華裔男星Victor鄭逸祥主演。從演員陣容和預告片成色來看,是一次走心的翻拍沒錯了。

本土化處理的國產劇,還能保持原味嗎?

國產劇被翻拍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西遊記》就曾被美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多個國家翻拍,其中日本就有5個不同版本的《西遊記》。除此之外《神鵰俠侶》《花千骨》《還珠格格》等劇都曾被不同國家翻拍。2016年,韓國MBC電視臺翻拍的《步步驚心》播出後深受年輕觀眾的喜愛,在多個社交平臺的掀起熱烈討論。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不過由於文化環境和審美上的差異,這些翻拍劇在拍攝中都做了本土化處理,使得故事偏離了原來的設定,很多經典內容被弱化或捨棄。諸如美國版《西遊記》講的是一個戰士和一個小男孩兒尋找極樂世界的冒險旅程,劇中更有唐僧和觀音的感情戲。而韓國版的《西遊記》中妖怪忙著製造生化病毒,牛魔王和白骨精居然有了感情糾葛,唐僧甚至穿起了高跟鞋。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可以說翻拍劇都面臨著被吐槽的風險,也因為國情和文化環境上的差異,很多作品在翻拍中都無法真正體現原IP的精髓。相較而言,國劇出海似乎更能保證劇集質量。尤其是隨著網劇的精品化發展,電視劇整體質量得到提高,越來越多的國產劇開始邁出國門,走向海外市場。

國家廣電智庫有文章指出,2017年,華策牽頭成立了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成員單位的2000多集影視產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摩洛哥、法國、意大利、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臺灣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營收超過3億元人民幣。

“走出去”的國產劇能否獲得情感認同

事實上自2010年以來,電視劇出口數量及金額逐年增加。2011年是電視劇出海的關鍵年,從電視劇出口總額來看,2010年電視劇出口總額還是7483.51萬元,到2011年出口總額達到14648.95萬元,增長率達到195.74%。2012年國劇出海步伐似有減緩,出口總額也只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370.83萬。

在經過前兩年的迅猛增長後,2013年國劇出海步伐進一步放緩,在2011年15019.78萬的基礎上減少到9249.77萬。不過自2014年起,電視劇出口總額繼續增長,2014年電視劇出口總額達到20795.49萬元,2015年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16909.14萬。2016年電視劇出口總額有所降低,但出口總額也達到了29732.21萬。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隨著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展,越來越多的國產劇開始走出國門,不過從出口國家和地區來看,國劇出海多集中在以亞洲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從2011年到2016年,國產電視劇向亞洲出口總額位列其他地區之首,佔總出口額比例為2011年41.4%,2012年74.18%,2013年71.32%,2014年出口亞洲的電視劇總額佔比達到90.78%。2015年佔比71.82%,而到了2016年這個比例已經突破了94%。

可以說,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亞洲是國產劇最大的海外市場。尤其在東南亞、日本、韓國等文化相近的國家中銷量不俗。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檸萌影業創始人蘇曉認為國產劇在亞洲地區的暢銷,主要源於情感認同,“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同步,老百姓就教育、醫療、養老、住房、貧富差距等問題有共同語言,他們和我們處在大致相同的步調上;第二是對東方價值觀與情感的認同,這就是國劇在東南亞受到追捧的原因,在面對家庭、教育等問題上,大家能有共鳴,也能找到共同的審美趣味。”

不同於在亞洲市場的火熱,國劇在歐美市場的出口則顯得相對疲軟。不過整體來看,還是呈上升趨勢,2011年中國出口至歐洲的電視劇總額只有42.2萬元,2012年增長到156.27萬元,此後兩年均保持在600萬左右。

2015年是電視劇出口大年,不僅出口總額超過37000萬,向歐洲出口的電視劇總額也翻了5倍,向美國出口的電視劇總額增長了6.4倍。不過到2016年隨著電視劇整體出口總額下降,向歐美地區的出口總額又“一夜回到解放前”。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從右至左,2011年至2016年電視劇出口額)

缺乏文化共鳴是國產劇不能在歐美市場流行的原因之一。《甄嬛傳》在國內收視口碑雙豐收,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0。被Netflix購買後,根據當地觀眾的審美需求,將76集的電視劇減至6集,敘事邏輯,人物關係均被破壞。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尤其是對劇中很多經典臺詞的翻譯,完全失去了原來的意思,豆瓣評分9.0的宮鬥標杆劇在Netflix上評分一度只有2.5星。“一個側重於塑造人物關係和細膩情感的宮鬥劇轉變成為了強情節的懸疑劇。”有業內人士感嘆。

尋找共鳴,完善品質,用精品開拓海外市場

不過有一個明顯的轉變是,隨著網劇精品化步伐的加快,在敘事方式和題材方面接近歐美劇集的懸疑類作品開始被歐美地區所接納。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白夜追凶》《無證之罪》先後被流媒體巨擘Netflix購買版權,除此之外《無證之罪》還遠銷東南亞、日韓、北美、歐洲等地。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總裁助理許志敏認為《白夜追凶》《無證之罪》等刑偵懸疑劇能挺進歐美市場,也源於歐美主流用戶的觀劇喜好,刑偵類作品在美劇中製作比較成熟,也深受觀眾喜愛。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過去的國產刑偵劇大多是一條線索平鋪直敘講下去,而《白夜追凶》劇情既有一條主線,同時男主角帶著疑問又在突破一個又一個副線案情,主副穿插,形成完整的結構。國外觀眾看到會覺得,只是演員比較陌生,情節已經跟《福爾摩斯》之類的歐美一流刑偵劇很類似了。”

在許至敏看來,國劇銷往歐美市場與網劇的精品化發展不無關係。“今天的網劇比幾年前有巨大的進步,原先劇集生產都是以電視臺為主,網絡只是輔助的發行平臺,但如今網絡公司在劇集方面的投入大大提升,有了更多的預算,我們網劇的畫面、攝影、服裝、道具等各個方面,已經基本不輸英美劇。”

相較於呈現傳統文化,偏向於展現個人價值的作品更容易受到歐美觀眾的喜愛。慈文傳媒出品的《花千骨》《楚喬傳》先後出海,其中觀看《楚喬傳》美國用戶貢獻的收入佔海外收入的50%左右。馬中駿認為這與《楚喬傳》表達的個人價值觀有關。“尊重個人的價值觀,這種表達更具現代藝術,更為年輕人所接受。我認為故事被讀懂,根本在於人心相通,文化有交互和共鳴,才能有效地傳遞信息、傳遞價值。”

泰版《匆匆那年》上線,國產劇如何獲得海外觀眾情感認同?

最初國劇出海只侷限於海外華人,如今面向全球觀眾。“原來只是在古裝劇題材類型上走出去,如今愛情劇也備受歡迎;原來更多在海外小眾的衛星頻道、華人電視臺播出,如今開始走進主流頻道、主流黃金時段。”作為文化輸出的主要載體,國劇出海在弘揚文化、促進了國際交流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效益。

不過就像蘇曉說的,“對國內的製作團隊來說,走出去不急著賺錢,應該立足於在海外當地主流人群中形成影響力。另外,走向海外要做到研究不同的區域市場,研究某一題材劇在這一國家受歡迎的原因;或者有針對性地將自身作品翻譯成當地語言,從中慢慢尋找共鳴點,完善自身作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