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助推江蘇高質量發展'

"

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科教資源最密集、創新能力最強、產業基礎最好、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創新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不竭動力。國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江蘇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記者近期跟隨“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採訪團走訪江蘇多家科技創新型企業,看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背景下,江蘇如何製造科技創新的翅膀,吸引國內外研發機構、創新中心,吸引更多的企業在我省佈局產業鏈、創新鏈。

小藥丸撬動大產業

電影《我不是藥神》,讓觀眾深切體會到我國新藥研發滯後、依賴進口所導致的悲哀和無奈。這兩年大熱的PD-1單抗藥物,對一些幾乎被判了死刑的癌症病人來說,目前是唯一的治療希望。但對於患者來說,首先遇到的“攔路虎”就是高昂的費用。在美國,這一治療費用每年約為20萬美元。

去年12月,蘇州工業園區的信達生物製藥與國際知名藥企禮來製藥攜手開發的腫瘤藥物“達伯舒”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成為中國首個具有國際品牌的國產PD-1單抗新藥。而企業創始人俞德超最初的使命,就是做“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藥”。未來動輒十幾萬的進口抗癌藥物,也將被更為經濟,更為有效的“中國製造”替代。

看似不起眼的一顆小藥丸、一管注射液,實則是創新智慧和奮鬥的心血。而任何一家突飛猛進的生物醫藥企業背後,一定存在區域產業發展的深厚基礎。信達,就是蘇州加快產業升級、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一個典型。

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集聚了一批像俞德超這樣的海歸高層次人才。大家更喜歡稱這裡為“B村”,這一親切稱呼由產業園英文名BioBay演變而來。這裡已集聚460餘家生物醫藥相關企業,在業內聲名遠揚。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客戶、中間的第三方服務……“村裡”一應俱全;中試、毒理分析、伴隨診斷……“鄰居”們都能做。“B村”成為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生態的一個縮影,蘇州工業園區的目標,就是爭取建設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創新中心。

而放眼長三角,目前這裡聚集著全國最大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信達生物製藥CFO奚浩告訴記者,生物醫藥企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政策配套、市場空間等要素在長三角都非常集聚。記者瞭解到,今年5月28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物醫藥產業聯盟在杭州成立,將使上海松江,浙江嘉興、杭州、金華、湖州,江蘇蘇州,安徽宣城、蕪湖、合肥等三省一市九城市以產業聯盟的方式抱團發展,在長三角共同打造全產業鏈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未來網絡啥模樣

創新是第一動力,南京未來的發展將是建立在科技創新基礎上的高質量發展。當前,南京正聚力打造“4+4+1”主導產業體系,其中的“1”就是指“未來產業”。

未來什麼樣?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記者跟隨採訪團來到位於南京江寧的“未來網絡小鎮”。小鎮的中間,有一個彎彎曲曲的湖泊,像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U”,沿湖岸是幾十棟高低錯落的創新創業孵化器。每天早上,地鐵三號線秣周東路站,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從地鐵站口湧出,紮根在這裡科研、創新,這裡是中國關於“未來網絡”研發創新的核心之地。

2019年5月22日10時05分20秒,就在“未來網絡小鎮”,人類通信連接史上迎來一個里程碑時刻——我國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項目率先在12個主幹節點城市建成連通。北京、太原、合肥、武漢、南京、杭州、廣州、深圳……隨著大屏幕上的城市依次“點亮”,一個更加開放、智慧、安全的全球性“下一代”連接網絡,從夢想照進現實。該項目將獲得超前產業5-10年的創新成果,支撐國家網絡強國戰略。

什麼是未來網絡?打個比方,我們現在互聯網像一條普通的馬路,暢通也結實,不過,在普通馬路上你肯定開不出高速上的速度。用創始人劉韻潔院士的話來說,未來網絡的遠景是什麼呢?它不僅僅是一條高速公路,它的未來應該與人工智能美妙牽手,更加優勝化、更加可定製化。(于丹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