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學校勸退,卻成為民國著名記者,成名後拒給蔣介石當御用文人

他被學校勸退,卻成為民國著名記者,成名後拒給蔣介石當御用文人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籌安會六君子傳》、《蔣百里先生傳》、《袁世凱演義》、《吳佩孚傳》、《督軍團傳》,這幾部著作,是瞭解清末民國曆史,特別是軍閥混戰的必讀書目。而這些著作,均出自一個民國記者之手,此人正是陶菊隱。陶先生如何從一個記者,蛻變為文史大家?

一、以文致禍

陶菊隱先生(1898-1989年),湖南長沙人。其出生之年正趕上大清國搞戊戌維新變法,他的一生經歷了清末、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期,辛亥革命、軍閥混戰、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他都是見證者、參與者。這個角度來講,陶先生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歷史。

陶先生的父親是位私塾老師,在父親的影響下,他自幼就流露出寫作天賦,從11歲起,就開始寫小文章或小說,投給上海的報紙。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14歲的陶菊隱瞞著父親參了軍。不久後,南北議和告成,陶菊隱“被退役”,回原來的學校——明德中學繼續求學。

他被學校勸退,卻成為民國著名記者,成名後拒給蔣介石當御用文人

武昌起義

之後,陶菊隱因文致禍。他在學校寫了一篇作文《飯桶先生傳》,“飯桶先生”鼻樑上架著眼鏡,穿著寬袖長袍,飯吃的不少,肚子裡卻空空如也。

他的國文老師汪根甲看了以後,就對號入座了,非說飯桶先生的原型就是自己。其實,“飯桶先生”純屬虛構。但汪根甲哪裡肯受這般羞辱,就跑去跟校長告狀。校長批評陶菊隱:“你怎麼能影射老師呢?”陶菊隱再三解釋,絕無此意。校長讓他自己去跟汪老師解釋。汪老師說:“我沒有誤會你,相反我很器重你的才華。”陶菊隱聽了很是感動,心想這起風波應該平息了。沒想到校長跟他說:“汪老師可不是這麼跟我講的。他說,要麼開除你,要麼他辭職。”

他被學校勸退,卻成為民國著名記者,成名後拒給蔣介石當御用文人

陶菊隱

汪根甲可是前清解元,學校怎麼也不會傻到開除他。就這樣,陶菊隱背上了目無尊長、大逆不道的帽子,被學校勸退了。

汪老師和校長,到底誰在說謊?這個誤會從明德中學擴大到湖南雅禮大學,陶菊隱被湖南教學界認為是問題學生,自此求學無門。事到如今,再去追究羅生門的真相已經不重要了。

誰能想到,一篇虛構出來的作文,竟改變了陶菊隱的人生軌跡。小小年紀不上學能幹什麼呢?古語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翻譯過來就是,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二、走進報界

1912年,15歲的陶菊隱踏進報界,先後在長沙《女權日報》《湖南新報》《湖南民報》等擔任採訪和編輯工作,同時還兼任上海《時報》的特約作者。《新聞報》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報紙,陶先生曾為其記者。這全賴年幼時父親給培養好的文學功底。

作為記者,陶先生有自己的採編風格。為了獲得鮮活的材料,他常常冒著槍林彈雨,深入軍閥混戰的前線,被譽為湖南新聞界奇才。他用生動的筆觸,將北伐軍血戰汀泗橋、濟南五三慘案等歷史大事件刊諸報端。

他被學校勸退,卻成為民國著名記者,成名後拒給蔣介石當御用文人

由於《新聞報》的國內新聞屢見佳作,銷路節節攀升, 陶菊隱因此正式進入大記者行列。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新聞界有兩大名人,天津《大公報》有張季鸞,上海《新聞報》有陶菊隱,二人名重當時,有“南陶北張”一說。

有一次,陶菊隱請朋友吃飯,打電話給飯店訂位子,服務員問他貴姓,他說我姓陶。服務員不知道“陶”字怎麼寫,就問是不是桃李的桃。陶菊隱說不是。接電員又問你是不是陶菊隱的陶?一個新聞記者,連飯店服務員都知道,可見“南陶北張”絕非浪得虛名。

1941年,《新聞報》被日本接管,陶菊隱被迫離開報界。從1912年進入長沙《女權日報》到1941年離開上海《新聞報》,陶老當記者整整30年。

他被學校勸退,卻成為民國著名記者,成名後拒給蔣介石當御用文人

陶老晚年照片

30年間,陶老親歷歷史變遷,結交了許多軍政要員,熟知政治高層內幕,對時政有著敏銳的觀察和精到的見解。抗戰勝利後,孔祥熙父子曾力邀陶菊隱加盟《時事新報》,為孔家搖旗吶喊,然陶先生有良史風範,不為所動。

蔣介石為人自負,他用人有個特點,忠誠遠比才能重要。他很欣賞陶菊隱對國內外形勢的見解,有心重用。蔣介石統治下的白色恐怖,陶菊隱深有體會,因此委婉拒絕,不願做其喉舌,出賣職業良知。

他被學校勸退,卻成為民國著名記者,成名後拒給蔣介石當御用文人

蔣介石

三、文史大家

抗日戰爭勝利後,軍閥們大多作古,那段混戰的歲月也早已成了歷史的掠影,而陶菊隱甫過知天命之年,身體硬朗,作為一個歷史責任感的報人和文人,他自覺承擔起整理歷史的重任。在文壇和出版界,“陶菊隱”這三個字就是金子招聘。從50年代開始,根據他當年採訪的材料,陶菊隱陸續出版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袁世凱演義》、《記者生活三十年》、《籌安會六君子傳》、《蔣百里先生傳》叢等著作。

他被學校勸退,卻成為民國著名記者,成名後拒給蔣介石當御用文人

陶先生的著作近年多次再版

陶先生文風酣暢淋漓,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特別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從袁世凱發跡講到少帥改旗易幟,完整敘述了北洋軍閥和北洋政府的歷史。出版之初,該書評價不高,很多人以為是小說,因為從文筆來看,太像小說了,沒有正史那種四平八穩、正兒八經的勁兒。隨著有關軍閥史料的挖掘,證明陶先生的史著不僅趣味橫生,而且史實客觀。陶先生不僅抒寫了自己的“小”歷史,更抒寫了中國的“大”歷史,為研究軍閥時期的歷史填補了空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

文史君說

陶菊隱先生是中國第一代記者,作為職業報人,他就像一個孤膽英雄,深入戰火前線,以專業工正的作風向社會報道獨家新聞;作為史家,他晝夜筆耕不輟,以嚴謹客觀的史料,填補了北洋軍閥混戰時期的歷史。1989年,陶先生病逝於上海。今年是陶老去世30週年,文史君特撰小文,以表紀念。

參考文獻

世濤、學全:《中國報壇一老兵——訪老報人陶菊隱》,《中國記者》1988年第4期。

陶端:《父親陶菊隱寫北洋軍閥》,《炎黃春秋》2007年第2期。

朱小平:《陶菊隱與北洋軍閥》,《群言》2011年第9期。

路鵬程:《民國記者在新聞審查制度下的抗爭與調適——以陶菊隱為中心的討論》,《新聞記者》2017年第4期。

陶菊隱:《記者生活三十年》,中華書局1984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青驄馬小史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