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日英雄蔣光鼐


蔣光鼐的母親臨終之時見“世局日非,文字不足以救中國”,曾囑託他只有棄文從武,才能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蔣光鼐讀了幾年黃埔廣東陸軍小學,後讀南京陸軍中學,就在蔣光鼐在南京第四陸軍中學上學的第二年,“辛亥革命”爆發了。而早在1906年,同盟會成立第二年,蔣光鼐就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這個革命組織。

“辛亥革命”爆發後的第5天,十幾名南京陸軍中學學生奔赴武昌參加戰鬥。他們由陳銘樞率領,蔣光鼐、李章達、殷公武、範其務、張廷輔、袁熙圻、陳果夫等人蔘加、到達武昌後,戰時總司令黃興將他們編為學生隊,直屬總司令部參加戰鬥。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誕生,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由於戰鬥有功,蔣光鼐被保送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

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蔣光鼐選擇了騎兵科。“他很風趣地說起選擇騎兵科的原因:因為他個子小,騎在馬上別人就看不出來了。他在馬上翻滾,可以一下鑽到馬肚子底下去,躲避敵人的進攻,還能再翻上來,非常靈活,所以他騎在馬上飛。”讓家人遺憾的是,“我們現在找不到一張他在馬上的鏡頭。”

1913年7月,蔣光鼐追隨李烈鈞到達湖口,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以後很是驚險,最後跑到上海,化裝成鍋爐工,坐上一個輪船躲到日本去了,在東京黃興等舉辦‘浩然廬’軍事學校學習,待到國內風聲稍微緩和了以後他才回來。”

回國後,他一直追隨孫中山,1917年9月,在大元帥府警衛營任職,1921年他又在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時在警衛團任職。

“父親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因為他個子比較小,也不愛張揚,原來他一直做參謀,做團副,提拔得不快。一直到了1924年的時候才當上一個團長。”1924年1月,孫中山改組粵軍,他調任粵軍第1師第1旅第2團團長,曾經出走的蔡廷鍇被任命為第2團第1營營長,從此開始了“蔣蔡”之間的人生際會。

後來,周恩來說,蔣蔡、蔣蔡,分不開。“父親和蔡伯伯平常在家裡經常討論問題,解放初期我們兩家在一個院住。”

而蔣光鼐的另外一個好友則是葉挺。

蔣光鼐比葉挺年長8歲。1918年,他們都參加了孫中山組建的援閩粵軍,他們都是孫中山大本營警衛團的軍官,“照相都挨著坐在一起”。1922年陳炯明叛變,他們都為保衛總統府而戰鬥。後來,葉挺到蘇聯學習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北伐開始,“父親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0師副師長,葉挺任第4軍獨立團團長”。

“在多次戰役中,他們緊密配合、協同作戰、所向披靡。第10師和獨立團率先攻入武昌城,他們都成了鐵軍的名將。”蔣建國說,“經過血與火的洗禮,8年共同戰鬥的經歷使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蔣光鼐一生中有3位夫人,育有12個子女。“大哥蔣慶瀛早逝;1947年出生的最小的妹妹蔣定桂曾是一名紡織工人,以前五毛錢紙幣上印著的紡織女工推紗錠的圖像就以她為原型。”

長子蔣慶瀛和長女蔣定閩是指腹為婚的第一任妻子譚妙南所生。譚夫人因積勞成疾去世,囑蔣光鼐將慶瀛撫養成人。然而,蔣慶瀛被人玩催眠術導致精神失常成為父親一生的遺憾。“我的大哥在上海讀中學的時候,被同學家的人玩催眠術,沒醒過來,弄得神經錯亂,還專門送到日本去治療也沒治好。他上學時,年年考第一,本是個聰明絕頂的人,身體強壯、活潑可愛。說來也怪,他得病後有時發脾氣打人,但從來對我們弟弟妹妹都很好,樂呵呵的。”

蔣建國說,大哥的病是父親心中的隱痛,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當時的人很看重這一點,李濟深伯伯就有詩云:“有子萬事足,無職一身輕。”

蔣光鼐1948年因支持創辦莞旅中學,將自己居住的廣州西關逢源北街87號大樓用作校舍,由於新居面積狹小而讓慶瀛和大嫂等親人回家鄉虎門居住。慶瀛回鄉後遭受不公平對待,於1952年早逝,死時父子未能見上一面。

"


抗日英雄蔣光鼐


蔣光鼐的母親臨終之時見“世局日非,文字不足以救中國”,曾囑託他只有棄文從武,才能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蔣光鼐讀了幾年黃埔廣東陸軍小學,後讀南京陸軍中學,就在蔣光鼐在南京第四陸軍中學上學的第二年,“辛亥革命”爆發了。而早在1906年,同盟會成立第二年,蔣光鼐就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這個革命組織。

“辛亥革命”爆發後的第5天,十幾名南京陸軍中學學生奔赴武昌參加戰鬥。他們由陳銘樞率領,蔣光鼐、李章達、殷公武、範其務、張廷輔、袁熙圻、陳果夫等人蔘加、到達武昌後,戰時總司令黃興將他們編為學生隊,直屬總司令部參加戰鬥。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誕生,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由於戰鬥有功,蔣光鼐被保送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

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蔣光鼐選擇了騎兵科。“他很風趣地說起選擇騎兵科的原因:因為他個子小,騎在馬上別人就看不出來了。他在馬上翻滾,可以一下鑽到馬肚子底下去,躲避敵人的進攻,還能再翻上來,非常靈活,所以他騎在馬上飛。”讓家人遺憾的是,“我們現在找不到一張他在馬上的鏡頭。”

1913年7月,蔣光鼐追隨李烈鈞到達湖口,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以後很是驚險,最後跑到上海,化裝成鍋爐工,坐上一個輪船躲到日本去了,在東京黃興等舉辦‘浩然廬’軍事學校學習,待到國內風聲稍微緩和了以後他才回來。”

回國後,他一直追隨孫中山,1917年9月,在大元帥府警衛營任職,1921年他又在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時在警衛團任職。

“父親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因為他個子比較小,也不愛張揚,原來他一直做參謀,做團副,提拔得不快。一直到了1924年的時候才當上一個團長。”1924年1月,孫中山改組粵軍,他調任粵軍第1師第1旅第2團團長,曾經出走的蔡廷鍇被任命為第2團第1營營長,從此開始了“蔣蔡”之間的人生際會。

後來,周恩來說,蔣蔡、蔣蔡,分不開。“父親和蔡伯伯平常在家裡經常討論問題,解放初期我們兩家在一個院住。”

而蔣光鼐的另外一個好友則是葉挺。

蔣光鼐比葉挺年長8歲。1918年,他們都參加了孫中山組建的援閩粵軍,他們都是孫中山大本營警衛團的軍官,“照相都挨著坐在一起”。1922年陳炯明叛變,他們都為保衛總統府而戰鬥。後來,葉挺到蘇聯學習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北伐開始,“父親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0師副師長,葉挺任第4軍獨立團團長”。

“在多次戰役中,他們緊密配合、協同作戰、所向披靡。第10師和獨立團率先攻入武昌城,他們都成了鐵軍的名將。”蔣建國說,“經過血與火的洗禮,8年共同戰鬥的經歷使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蔣光鼐一生中有3位夫人,育有12個子女。“大哥蔣慶瀛早逝;1947年出生的最小的妹妹蔣定桂曾是一名紡織工人,以前五毛錢紙幣上印著的紡織女工推紗錠的圖像就以她為原型。”

長子蔣慶瀛和長女蔣定閩是指腹為婚的第一任妻子譚妙南所生。譚夫人因積勞成疾去世,囑蔣光鼐將慶瀛撫養成人。然而,蔣慶瀛被人玩催眠術導致精神失常成為父親一生的遺憾。“我的大哥在上海讀中學的時候,被同學家的人玩催眠術,沒醒過來,弄得神經錯亂,還專門送到日本去治療也沒治好。他上學時,年年考第一,本是個聰明絕頂的人,身體強壯、活潑可愛。說來也怪,他得病後有時發脾氣打人,但從來對我們弟弟妹妹都很好,樂呵呵的。”

蔣建國說,大哥的病是父親心中的隱痛,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當時的人很看重這一點,李濟深伯伯就有詩云:“有子萬事足,無職一身輕。”

蔣光鼐1948年因支持創辦莞旅中學,將自己居住的廣州西關逢源北街87號大樓用作校舍,由於新居面積狹小而讓慶瀛和大嫂等親人回家鄉虎門居住。慶瀛回鄉後遭受不公平對待,於1952年早逝,死時父子未能見上一面。

抗日英雄蔣光鼐

來源:周海濱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