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南風窗官方微信公眾號:南風窗(SouthReviews)

身材已經不是自己的事了,它悄咪咪地進入了道德評判和社會評價的領域。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盼望著,盼望著,夏天的腳步近了,減肥的號角吹響了。

我們身處一個愛美的時代,這個時代痴迷於青春和肉體,擁有完美身材似乎是通往一切美好的通行證。

在減肥這條路上,瘦=美=幸福。

因此,減肥是現代人的一項終生事業,對女性尤其如此。

不過,人類對多樣性和豐富性的渴求,又讓審美變得,不那麼簡單。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美貌即勝利

從深植於基因的生物本性來講,人類是脂肪的朋友。我們在食物方面的一切愛好,都對體重不怎麼友好。

炸雞、火鍋、甜甜圈,披薩、奶茶、快樂水,高熱量帶來高幸福。

但在審美這件事上,理性又完全與慾望對抗。我們憑本事攢下來的脂肪,從來不受待見。

對那些脂肪富餘的同志,稱呼其胖子不夠,還得在前頭冠一個“死”,以示厭惡得徹底。

腹有詩書的高曉鬆從沒被誇讚過“氣自華”,還要被揶揄為“矮大緊”。不過在外表這件事上,社會對女性苛刻得多。

男人沒了顏值似乎並不是多麼大不了的事,有能力就行。而女人,卻少有不化妝打扮、扛著一副臃腫身材、頂著一張粗糙面龐去做女強人的。

以至於《新週刊》曾經專門出過一期雜誌,主題就叫“醜陋的中國男人”,不耽挑起兩性矛盾,明示當今的中國男人在外表上是怎麼配不上中國女人的。

社會對女性美的定義,不僅要身材苗條,還要皮膚白皙、身型高挑、大眼小嘴、腰細乳圓、尖下巴高鼻樑。

基本上,這就是整容的範本。

有了現代科技和醫學,人對美的追求不僅成為了可能,還逼近了無限。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健身宣傳早已爛大街,身在一線城市,誰在街上沒遇上過十個八個發傳單的。“美女,健身游泳瞭解一下?”

整容也成了一件沒什麼了不起的事。削骨、隆鼻、墊下巴、豐胸、打瘦臉針、割雙眼皮,新時代的美麗配方,越發走入尋常百姓家。

聽朋友講起,她老家村子裡從小玩到大的六七個朋友中,有三四個都整了容,肉眼可見的那種。可想而知,整容的群眾基礎已多麼深厚。

在微博上,身體力行的美妝博主“糊奔奔”晒出自己剛剛削完的下巴,評論大呼帥氣;把自己P成“蛇精”的“劉寶寶_Vincent”表示,只要不在臉上動刀就不算整容,至於打針,太平常了。

引導潮流的明星們紛紛晒出自己的健身照和輕食餐,有兩位女星還說,“胖就是犯罪”“生命在於靜止與不吃”,獲得粉絲一片掌聲。

減肥機構的宣傳語到處叫喊著“連自己的體重都控制不了,還怎麼控制自己的人生”“要麼瘦、要麼死”!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於是乎,美,更準確地說,是某種類型的美,帶著相當的道德正當性,站到了價值金字塔和利益金字塔的頂端。

現在,身材已經不是自己的事了,它悄咪咪地進入了道德評判和社會評價的領域。一個身材走樣、不修邊幅、滿臉痘痘的人,不僅在外表上被降了等,還可能意味著懶惰、不夠自律、不可信賴。而且,它還影響著一個人的社會待遇、辦事效率、工作機會、配偶選擇。

如今的信條是:外表就是一切。管理外表,就意味著管理機會,管理資本,管理人生。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安全感

有沒有說過,或者聽到過這些話?

“如果我再瘦一點就好了,可能他就不會走了。”

“如果我更美一點就好了,也許我的生活會更好。”

現如今,在我們的孤寂生活中,美不再是美本身,還被附加了諸多其他意義,承擔了不少美好目的。

所以沒有美,或者美得不完美,就變成了一件不那麼單純的事。身材和外表寄託著關於生活的希望和安全感。只要安全感無法被徹底滿足,焦慮就如影隨形。

可焦慮的消除並不是在擁有了標準美的那一刻實現的。一日擁有不意味著永遠擁有,墮落的風險隨時存在,要一直保持下去,就得時時刻刻保持體重、保養皮膚

正因此,對外表的焦慮才如此難纏,對身材的過度關注、對自我的厭惡、對失控的憂慮才那麼普遍。即使是身材不能再好的模特,卻仍表示自己是最沒有安全感的。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為了維持身材,只吃蔬菜、拒絕碳水、患上厭食症的女明星不在少數。

這些美的獲益者,也未嘗不是美的受害者。

廣告、影視劇和美妝市場、時裝工業相配合,共同塑造了對女性身體的完美定義。

被定義的美不斷被社會所認同和展示,大眾被無一例外地捲入其中,唯一能做的,就是向著標準,靠近、靠近、再靠近。

可如今的審美標準,並不是消費時代才形成的。楚王也曾好細腰,黛玉嬌弱尤可憐。與其說是消費時代定義了美,倒不如說,是消費時代規範了美,並第一次讓普羅大眾相信,自己也能美。

現在,不完美不僅僅被視為是不自然的、需要被改變的,更重要的是,不完美也完全有可能被改變。

無所不在的可視化媒體不斷把光鮮亮麗的明星送到觀眾眼前。想想看,不論是西方女神寡姐約翰斯嘉麗、黴黴泰勒斯威夫特、安妮海瑟薇,還是東方女神林青霞、王祖賢、王菲,都美得如此近在眼前,那麼觸手可及。

她們,或他們,在廣告裡告訴你:穿上這件衣服,你也可以;塗上這支口紅,你也可以;刷上這支眼影,你也可以。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相信自己,我能!”

這雞湯一碗一碗地喝下,每天起床先問自己一句:今天的我,有變得更美嗎?

可以說,我們在丟掉安全感的同時,也收穫著希望,但也是從這時開始,全社會跑步進入了瘋狂逐瘦逐美的歷史。

這一新近的歷史並非那麼理所當然,這裡面交織著一重有趣的矛盾,對消費的刺激和對縱慾的譴責同時存在。

消費主義來臨後,享樂和規訓不再水火不容。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流變的審美

並非要對消費主義時代的審美髮起一輪聲討。只是不要想當然地以為,我的審美我做主。

既然美可以被定義和規範,那麼承載美的身體,也就從來都不只是那一具肉體。

相反,人類的身體深深浸淫於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中,受到權力關係和經濟關係的塑造。無疑,女性的身體是被改造的中心。

審美是流變的,從身體這個窗口,可以窺探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基本樣貌。

如今的不少胖女孩,一定夢想過回到以體態豐腴為美的唐朝;而現在看來極度畸形的小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都被視為大家閨秀該有的“高端美”。

你若是南美洲玻利維亞的西瑞諾女孩,一定得夠胖,才能被族人認可,順當地嫁人生子。

你若身在非洲的摩爾西族部落,又一定會努力把圓盤嘴撐得大一點,再大一點。

不過,讓我們暫且放過這些多元文化中的小眾審美,哪怕在中西最主流的文化形態上,人們對身體的態度,人與身體的關係,都與如今大不相同。

在前現代時期,衣服可不是為了凸顯身體的線條和美感而存在。遮蔽身體,才是首要功能。不論是主張身體、心靈二分的基督教文化,還是以儒家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身體都不能獨自承擔價值和意義。不僅如此,在崇高的精神面前,身體還可能是墮落的,拖後腿的。

所以,許多宗教苦修都以折磨身體為昇華靈魂的要途,身體的美,既不是目的,也不能被自然表達。

你都那麼瘦了,為什麼還要減肥?

資本主義改變了這一切,當現代消費主義時代來臨,身體終於獲得瞭解放,比基尼的性感被視為美而非淫蕩不堪,對生理慾望的刺激獲得了無可置疑的正當性。

但是,曾被靈魂壓制的身體,在此刻真的獲得了主導權嗎?還是它又被重新納入一套新的系統之中,無法自拔?

如果說,傳統思想中對身體的蔑視與遺忘是對身體的戕害,那麼把身體等同於生理感官,並以一套標準的模式去規定它的美,是否同樣是對身體的粗暴與遮蔽?

不過至少,目前的大眾審美比起向政治人物看齊的時代要豐富有趣多了,一種更開放的體系,更具美感的體系,一定是像羅素所說的那樣:須知參差百態,乃是幸福本源。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董可馨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GINNY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