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為何比騰訊、永輝更“愛”家樂福 | 樂言商業

近日,關於蘇寧擬以48億元拿下家樂福中國控股權的重磅消息在業界“炸開了鍋”。關於家樂福中國區業務要賣的傳聞由來已久,然而蘇寧“取代”騰訊和永輝成為“接盤俠”還是不免讓人有些意外。

在筆者看來,這背後自有各方的緣由。

蘇寧為何比騰訊、永輝更“愛”家樂福 | 樂言商業

先說家樂福為什麼要賣。儘管家樂福一直強調會長足發展中國市場業務,但畢竟在商言商,家樂福是一家非常講究績效的企業,根據筆者的瞭解,該公司一貫的做法就是——如果在一個區域市場的業績下滑,且無法在這一市場排到前三名時,就會考慮適當退出。

“績效為王”的理念之下,家樂福此前就在中國區成立了CCU(城市採購中心),取代區域採購中心,結束了多年的“店長負責制”,開啟總部集權。家樂福也嘗試開設Esay便利小店、試水智慧零售店Le Marche等,在電商方面也與騰訊等積極合作。

然而激烈的競爭之下,家樂福中國區業務近年發展並不十分順利。公開信息顯示,2009年,家樂福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銷售額首次被大潤發超越;2010年,門店數量又被沃爾瑪趕上;從2012年開始,家樂福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

蘇寧為何比騰訊、永輝更“愛”家樂福 | 樂言商業

蘇寧公告顯示,家樂福中國2018年營業收入約為299.58億元,同比下滑7.6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為5.78億元,而2017年虧損高達10.99億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家樂福中國的負債總額達到137.88億元,資產總額為115.42億元。

據瞭解,家樂福中國賬面淨資產為負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線下零售業態受到互聯網的衝擊,家樂福中國雖然積極地應對,但仍不得不面對階段性的經營虧損。

而把中國區業務控股權賣給蘇寧,家樂福在財務績效上是有所得的。

但讓業界一直存疑的是,明明是騰訊和永輝聯手先戰略投資了家樂福中國業務,為何此番控股權卻花落蘇寧?

在筆者看來,這裡的商業邏輯其實很明顯。騰訊一貫使用的是“去中心化”,因此對於合作伙伴採取的是開放式合作,這給了合作者很大的自由度,從永輝與騰訊的合作就可見一斑,然而這也使得合作雙方的關係和業績捆綁並不明顯。永輝目前在大舉擴張階段,其自身的現金流還不足以寬裕到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的控股權,更關鍵的是,永輝也和家樂福一樣,非常看重財務績效。根據財報,2018年全年,永輝超市實現營收705.1億元,同比增長20.35%,按照家樂福中國區目前的業績來看,永輝如果聯合騰訊去控股家樂福中國業務,財務上並不會好看。而且從業態整合來看,永輝目前正大力發展生鮮板塊,這也並非是家樂福最擅長的,所以永輝並沒有十分的必要去斥資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控股權。

蘇寧為何比騰訊、永輝更“愛”家樂福 | 樂言商業

反觀蘇寧就不一樣了。首先蘇寧“財大氣粗”,拿出48億元並不太困難,而且由於家樂福中國的負債總額達到137.88億元,因此48億元這個價格算是比較划算的。

更為重要的是,家樂福的快消品和鮮食供應鏈是蘇寧目前非常需要的板塊。在蘇寧的商超板塊,目前蘇寧自身有生鮮超市、迪亞天天折扣業態等,這些都以中小型門店為主,相對而言,大賣場這樣的業態是缺乏的,此番將家樂福業態加入後,蘇寧的業態就覆蓋到大、中、小零售實體店,互相之間可以形成互補。蘇寧目前線下超過6000家蘇寧小店可與家樂福門店聯合互動,完善最後一公里配送網絡。

當然,非常根本的作用就是供應鏈支持,儘管這幾年家樂福中國區業務遭遇各種競爭壓力,但其多年來積累下的商品管理和供應鏈資源是非常專業的,這也是蘇寧迫切需要的後臺運作支持。

有業界觀點指出,此次對家樂福中國控股權的收購有利於加速蘇寧大快消品類發展,賦能供應鏈。同時有利於構建蘇寧易購全場景零售業態,與線上超市頻道打通,實現O2O(線上線下合作)數字化經營;探索蘇寧家電家居、蘇寧紅孩子、蘇寧極物、蘇寧金融等業態與商超業態相融合。

綜上所述,家樂福對永輝的互補性要明顯弱於蘇寧,而蘇寧更需要家樂福,因此在“不差錢”的前提下,蘇寧為了發展更多線下消費場景,補全業態和強化後臺供應鏈,只有完善整體業務線,才能讓蘇寧保持持續競爭力。更何況蘇寧此前曾經收購迪亞天天,而迪亞天天也一度與家樂福有過關聯,這次蘇寧拿下家樂福中國控股權事宜也就純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至於家樂福中國市場的門店未來會如何發展,蘇寧要怎樣整合,筆者認為可以參考華潤收編TESCO的模式,讓被收購或被控股的外資零售品牌逐步本土化或許是大方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