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魯迅,胡適等民國文人真的尊重女性並且很浪漫嗎?

胡適 朱生豪 魯迅 沈從文 半卷 半卷 2017-11-06

民國似乎很浪漫,似乎女性解放了,男人都對女性很好。不僅是你舉的例子,恐怕還有民國四大情書,民國真的是如此嗎?

都看見徐志摩寫給陸小曼,寫給林徽因的信了,你看見了徐志摩怎麼對待張幼儀的嗎?

都說魯迅對許廣平好,怎麼都忘了魯迅原配是朱安呢?

朱生豪,魯迅,胡適等民國文人真的尊重女性並且很浪漫嗎?

沈從文也是浪漫,死皮賴臉寫了那麼多情書給張兆和,尤其是那句“我走過許多地方的路 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數的雲 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殊不知,張兆和懷孕的時候,沈從文精神出軌了。當然了,沈從文當年是老師,張兆和是學生(魯迅和許廣平也是),放在今天大家會怎麼想?輿論會怎麼說?順便說一句,當時校長是胡適。

胡適也有一個故事,當年,好多學生覺得胡適道德高尚,別人去了歐美接受新思想了,他們都和原配離婚,令娶接受的了新思想的女性。在胡適死後,蔣介石贈送了他一副輓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胡適哪裡是道德感強,只是因為家裡的江東秀是太厲害了,胡適又在意他這個學者身份,老婆在外面鬧的這事情,影響他的形象。再加上,江也是持家好手,比如會做績溪的一品鍋,這才沒有離婚。

朱生豪,魯迅,胡適等民國文人真的尊重女性並且很浪漫嗎?

殊不知,當年,胡適喜歡的是曹誠英,寫了不少懷念感情的詩歌。當然最能反映他心境的是:2月22日在北京西山寫的《祕魔崖月夜》: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踏月沉思——

這淒涼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鬆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朱生豪,魯迅,胡適等民國文人真的尊重女性並且很浪漫嗎?

朱生豪和宋清如兩個人的情書,倒也是浪漫。

“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這兩天我很快活,而且驕傲。你這人,有點太不可怕。尤其是,一點也不莫名其妙。”

“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 要是世上只有我們兩個人多麼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負得哭不出來。”

“我知道寂寞是深植在我們的根性裡,然而如果我的生命已因你而蒙到了祝福的話,我希望你也不要想象你是寂寞的,因為我熱望在你的心中佔到一個最寶貴的位置。我不願意有一天我們彼此都只化成了一個記憶,因為記憶無論如何美妙,總是已經過去已經疏遠了的。你也許會不相信,我常常想像你是多麼美好多麼可愛,但實際見了你面的時候,你更比我的想像美好得多可愛得多。你不能說我這是說謊,因為如果不然的話,我滿可以僅僅想憶你自足,而不必那樣渴望著要看見你了。”

朱生豪,魯迅,胡適等民國文人真的尊重女性並且很浪漫嗎?

我看著這情書,頗以為自己是在戀愛,太甜蜜了。但,大家又何曾想過,情書這東西是私下作為兩個人一輩子的回憶好,還是公之於眾,讓大眾欣賞好?宋清如後來把情書出版,無非是紀念斯人,如果,朱生豪一直活著,恐怕,情書也很難出版。至於他們其他人情書,多半也是他們以後去世了,出名了,情書出版出來。戀人之間真正的情書、情詩、情話,怎麼拿的上臺面?作為私下裡兩個人的美好回憶才是最好的,所以,今天人未必不懂浪漫,而是珍藏了許多回憶罷了。

民國有追求愛情、浪漫的人,有堅守道德的人,有幸運的女人,也有不幸的女人。而且,我們今天看那個時代,會存在倖存者偏差的,你會去觀察當時,普通工人、農民的生活?看看政客,文人,學者就行了,底層民眾多半被忽略。然而作為觀察者的我們大多數又何嘗不是普通老百姓呢?以上駟對下駟,惑矣!

相關推薦

推薦中...